大麦网

搜索文档
大麦网回应老年机号抢到演唱会门票:并没有新号优待政策
新浪财经· 2025-05-30 17:00
演唱会票务市场现象 - 老年机号成功抢到许嵩演唱会门票引发网络热议,大麦网回应称所有账号抢票机会均等,不存在新号优待政策 [1] - 抢票成功率主要受网络状况、运气因素和设备性能影响,建议提前设置观演人信息和免密支付可提升抢票速度 [1] - 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爆,热门场次门票经常开售即告罄,反映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2] 大麦网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类现场娱乐票务平台,覆盖演唱会、话剧、音乐剧及体育赛事等领域 [3] - 2017年被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后,升级为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现场娱乐事业群,品牌定位更新为"去现场,为所爱" [5] - 2025财年(2024年3月-2025年3月)阿里影业财报显示,大麦网贡献12.30亿元分部业绩,成为最赚钱业务板块 [6] 公司战略布局 - 业务向上游延伸,深度布局现场娱乐内容领域 [6] - 已建立虾米音乐娱乐、Mailive、当然有戏、酷小麦等六大内容厂牌 [6] - 内容覆盖演唱会、音乐节、话剧、展览、脱口秀等多种娱乐品类 [6] 财务表现 - 阿里影业2025财年总收入67.02亿元,同比增长33% [5]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8.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 [5]
阿里影业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阿里影业(战略转型为虎鲸文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转型**:阿里影业改名为虎鲸文娱,战略重心从电影业务转向线下娱乐和演出业务,旨在让市场关注公司新定位,成为全娱乐票务平台型公司 [4][5] - **估值情况**:截至最新收盘,阿里影业市值约 212 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 195 亿元),当前估值接近 20 倍水平,考虑转型及核心业务高增长潜力,该估值仍具吸引力 [6] - **财务表现**:2024 年处理影视资产致投资亏损约 5 亿港币,加回亏损后归母净利润可达 8.8 亿港币,大麦网贡献 6.3 亿港币,IP 授权业务贡献 2 亿港币,合计占比 95% [2][8] - **发展方向**:未来集中于线下演出和 IP 授权两大核心业务,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未来三年将推动公司成长 [7] - **投资价值**:已成功转型为线下娱乐票务平台,主要业务高增长,不到 20 倍市盈率具有投资价值,现在是买入股票好时机 [9] - **线下演出市场** - **市场表现**:疫情后持续高增长,音乐类演出票房同比 2019 年翻倍,2025 年 4 月和五一假期票房分别同比增长 42%和 70%以上,跨城观演需求占比超 60%,观众频次上升驱动未来持续增长 [2][11][12] - **未来展望**:未来三年预计保持 30%以上高增长,大麦购票成功率不到 20%,5000 人以上大型演唱会未满足需求空间至少 1500 亿元 [2][13] - **大麦地位**:在音乐类线下演出市场占约 80%市占率,作为一级代理与艺人经纪团队和场馆对接,有更强资源优势和合规要求 [2][19] - **佣金率差异**:不同艺人票务平台佣金率差异大,顶级艺人约 3%,中腰部艺人可达 10%甚至更高,整体约 5% - 6% [20] - **运营方式**:分为票务代理和演唱会主办两个方向,票务代理占据龙头地位,演唱会主办提高参与度和分账比例 [22] - **IP 业务**:通过阿里鱼平台进行 IP 授权,与欧美头部 IP 公司合作,以保底加佣金形式获收入,2025 年上半财年阿里鱼同比增速 40%,下半财年整体收入增长超 90% [4][23] - **业绩预期**:线下演出大麦业务和 IP 运营预计保持 30%左右同比增速,2024 年归母净利润 8.8 亿元,95%利润来自这两块业务,未来三年有望继续增长 [24] - **电影业务策略**:过去广撒网多捞鱼,现采取保守策略,控制成本投入,释放储备项目,票务平台淘票票市占率 20%,凤凰云智市占率 30%,预计 2025 年略有改善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政策影响**:政府对线下演出市场高度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增加演唱会密度,鼓励游客观演,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支撑供给端 [17] - **供给端增长**:供给端有增长空间,需更多艺人举办巡回演唱会、增加场次,大麦与顶级场馆合作提高使用频次 [18] - **大麦娱乐战略改革**:2025 年将淘票票电影票务整合到大麦平台,扩大本地演出、文旅演出和体育赛事等市场份额,打造综合性全娱乐演出票务平台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