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数字湖南” 勇闯 “人工智能 +” 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21:19
湖南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与目标 - 湖南省委省政府邀约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湖南加速落地,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1] - 湖南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在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领域的应用 [10] - 湖南计划到2026年实现智能算力3600PFLOPS、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 [10] 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与优势 - 湖南省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是国家唯一的计算产业集群,超算算力达223PF,位居全国第三 [3] - 湖南拥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两院院士10名,长沙新增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000余名,企业研发中心集聚人才超万人 [4] - 湖南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新增13933个、增长44.9%,其中创办企业新增6105家、增长38.9%,构建完整人才链 [5] 湖南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 - 湖南将超算能力导入细分领域,仅在工程机械行业就孵化出12个专用算法模型 [3] -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发布一批在湘AI行业大模型,覆盖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领域 [7] - 湖南独特的“AI+制造”路径将算法深度植入生产流程,例如AI视觉质检系统精度达0.1毫米,预测性维护模型将故障预警提前72小时 [5] 湖南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启用,未来3年将吸引100家鸿蒙生态企业入驻,构建完整产业链 [8] - 湘江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企业达532家,正加快建设全场景AI智慧园区,规划部署超600个智慧应用场景 [8] - 长沙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政策支持体系 [10] 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与建议 - 湖南发展AI产业注重差异化竞争,结合本省在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优势,与AI进行深度融合 [11] - 建议在关键场景突破、全球人才汇聚和产业集群走出去三个方面发力 [11] - 企业通过提供研发岗首年年薪可达百万元等优厚条件吸引全球高端AI人才入湘发展 [11]
何以中国|“津”彩跃动,彰显“何以中国”深厚底气
环球网· 2025-08-10 10:39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杨柳青年画传承人苏丽妍通过"哪吒"系列文创和数字藏品为四百年艺术注入青春血脉 [1] - 非遗音乐家褚琪桂梓创作《九河谣》展现津腔津韵的深沉律动 [1] - 天津大学霍元甲玄孙霍静虹通过武术彰显文化自信 [1] - 《镇馆之宝》节目通过可视化叙事串联大运河文明、近代开埠风云、津门民俗精华与平津战役红色精神 [1] 科技创新驱动 - 飞腾公司首席科学家窦强团队致力于国产CPU原始创新,为国家信息产业安全筑基 [2] -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学家孟祥飞利用"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并赋能千行百业 [2] - 天津大学刘秀云院长团队推动前沿脑机接口技术在医学重症领域的应用 [2] 文明交流与国际化 - 南开大学俄籍学子巴丽娜以汉字为桥传播中国故事 [3] - 土耳其青年欧阳岚在南开园中领悟东方智慧 [3] - 马达加斯加青年唐磊通过快板和相声让中华曲艺焕发青春光彩 [3] - 《京津冀240小时》《美美与共》等节目记录各国青年在津求学、生活、筑梦的温馨画面 [3] - 天津作为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办城市,以其文化底蕴与时代魅力吸引世界目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