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智孔明AInnoGC
icon
搜索文档
从技术狂欢到盈利拷问,中国AI2.0的集体造血焦虑
虎嗅· 2025-06-25 16:19
中国AI2.0企业生存图景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高成本、商业化落地迟滞、客户转型困难等共性挑战,呈现集体"造血焦虑"[2] - 资本输血速度放缓,细分赛道可持续模式成为破局关键,行业进入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残酷下半场[3] - 五家代表企业通过迥异路径探索商业化与技术创新平衡点:商汤转型生成式AI、黑芝麻聚焦智驾芯片、萤石深耕智能家居、群核专注空间设计、创新奇智锚定制造业[4][26][41][57][81] 商汤科技业务转型分析 - 2024年实现收入37.72亿元(+10.75%),近三年首次正增长,生成式AI贡献63.7%收入达24.04亿元(+103.1%)[5][10] - 业务结构从传统AI(占比<30%)转向生成式AI+智慧汽车,完成从CV龙头到生成式AI的转型[7][8][9] - 毛利率从2020年70.6%降至2024年42.9%,主因算力中心硬件成本增加,五年累计亏损464亿元[16][18][25] 黑芝麻智能商业模式 - 2024年收入4.74亿元(+51.92%),自动驾驶芯片贡献92.4%,以华山A1000(单价300美元)等平价产品切入市场[27][30][31] - 采用"芯片+软硬一体"捆绑销售模式,毛利率从24.68%提升至41.14%[35][36]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4年14.35亿元达收入3倍),导致经调整亏损13.04亿元[38][39] 萤石网络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54.42亿元(+12.41%),智能摄像机贡献54%收入,全球出货量1831万台保持第一[44][45] - 云平台服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收入从5.38亿元增至10.52亿元,毛利率提升至76%[49][50] - 营销费用占比15.77%侵蚀利润,净利率从11.63%降至9.26%[53][56] 群核科技市场定位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5.53亿元(+13.19%),98.3%来自空间设计软件订阅,市占率22.2%[66][68][79] - 拥有物理特性仿真数据库构建护城河,毛利率持续改善至80.47%[72] - 期间费用率超100%,24Q3经调整亏损0.94亿元(净利率-17%)[76][78] 创新奇智发展困境 - 2024年收入12.22亿元(-30.21%),汽车装备等制造业场景收缩导致首次收入下滑[85][87] - 采用外包模式控费,期间费用率66.3%低于同行,毛利率微升至34.62%[90][91] - 2024年亏损收窄至1.17亿元,但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94]
研判2025!中国工业大模型行业产业链图谱、政策、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华为、科大讯飞等积极布局,工业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正在不断推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7 10:11
行业概况 - 工业大模型是大模型赋能工业应用形成的新产业形态,通过通用大模型与专业小模型协同构建三类形态(通用/行业/场景大模型),深度融合数据、算力、模型、应用四要素[2]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应用市场规模达87亿元,较2018年8亿元增长近10倍,预计2025年将超140亿元[1][7] - 工业大模型应用场景覆盖外观设计、工业代码生成、知识管理、问答助手等细分领域,已渗透研发、生产、管理等全链条[1][2] 技术路线 - 当前形成通用大模型与专用小模型协同发展路线:通用大模型适配数据易获得场景(占比75%),专用小模型聚焦垂直行业痛点(占比15%)[3] - 工业大模型现阶段以交互式浅层应用为主(如设备诊断、知识查询),未来潜力包括设备更新、科学问题突破等[3] - 技术演进方向包括多模态融合(文本/图像/语音/传感器数据)、Transformer架构优化、分布式训练效率提升[1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基础支撑层(AI芯片/服务器/云服务/工业数据),中游为研发层(华为/中控技术/创新奇智等),下游为应用层(汽车/家电/能源管理等)[5] - 2024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达49.2万亿元,同比增长3.39%,占GDP比重36.48%,为工业大模型提供广阔应用基础[7] 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工业大模型发展,如《"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深化AI/5G/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制造环节应用[8][11] - 科技部等六部门明确鼓励制造业探索工业大脑、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8][11] -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产业链重构,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11] 企业竞争格局 - 主要厂商包括华为盘古5.0(汽车设计周期缩短至1-2周)、中控技术TPT时序大模型、创新奇智AInno-15B(150亿参数)、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等[13][15] - 华为盘古大模型已实现3D汽车数字模型生成,创新奇智工业大模型支持知识生成/数据分析等能力,科大讯飞2024年软件收入229.62亿元(+18.91%)[15][17] - 卡奥斯COSMO-GPT落地工业指标优化,羚羊工业大模型具备文本生成/代码生成等五大核心能力[14][15]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多模态与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结合,构建全链条智能体系(如设备故障预测、虚拟调试优化)[19] - 小型化:通过剪枝/量化技术缩减参数,推动边缘智能应用(如液压系统实时监测)[20] - 国产化:突破算力/数据瓶颈,建立自主生态(如医疗影像误诊率下降,神经形态芯片研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