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

搜索文档
从83号到6673号,特别致敬这支连队!
环球网资讯· 2025-08-17 17:26
8月16日 《感动中国 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 来源:央视军事 科学家栾恩杰 抗战老兵李登月 退伍军人范振喜 获得"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荣誉 节目还特别致敬 抗日英雄连队刘老庄连 一起致敬向上的力量! "我们到月亮上去不是我的事 是国家民族的事"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长河中 月球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栾恩杰大学学习的是电机专业 从小的梦想是当一个会修手表的工程师 他从没想自己会与航天打交道 大学毕业后 因国防工业发展需要 他被分配到航天工业部工作 多年来 栾恩杰直接参加和主持了 1990年 中国成功发射了 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 时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的栾恩杰 第一次萌生了探月的想法 中国多个航天运载型号 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 和航天工程研制工作 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9个月后 68岁的栾恩杰 2007年10月24日 担任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两个重大项目的顾问 2014年 国际天文联合会 命名太阳系、火星和土星 之间的一颗小行星为"栾恩杰星" 以表彰中国探月工程 为人类天文学和航天技术进步作出的贡献 2020年 嫦娥五号 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 标志着中国进入 世界月球探 ...
焦点访谈|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一起去看20年探月传奇
央视网· 2025-04-24 21:18
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历程 - 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采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实现首次绕月探测,成为全球第五个发射月球卫星的国家[6] -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2011年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并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创下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6] - 嫦娥三号2013年12月2日发射并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创下月面工作时间最长世界纪录[8] - 嫦娥四号2018年12月8日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11] 关键技术突破 - 嫦娥五号采用4个航天器组合设计(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比前代多2-3个航天器,2020年12月17日成功带回1731克月壤样本[13] - 嫦娥六号2024年6月25日完成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人类获取月背样本空白[13] - 采用"人在回路"控制方案解决38万公里外精准采样难题,集成人工智能算法辅助地面决策[15] - 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实现月球样品采集分装、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突破[17] 科研成果与应用 - 从嫦娥五号样品中发现月球第六种新矿物"嫦娥石",已发表100多篇科研论文[19] - 月球玄武岩钛含量显著高于地球,具有重要资源开发潜力[19] - 研制出全球首面玄武岩材质月球国旗[21] - 月壤研究揭示月球地质演化规律,嫦娥石可能成为月球玄武岩岩浆演化分异程度标志[19] 未来发展规划 - 嫦娥七号计划探测月球南极水资源[22] - 嫦娥八号将建设月球南极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并尝试利用月壤制砖为月球空间站建设奠定基础[22] - 未来10-20年将通过国际合作持续推进探月工程,目标建设月球科研站[22] - 持续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等深空探测任务[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