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嫦娥二号
icon
搜索文档
人类“拜访”过这些小行星
环球网资讯· 2025-05-30 11:21
2000年2月,尼尔号进入环绕小行星运行轨道。此后3个月里,它逐渐靠近爱神星,通过搭载的6台仪 器,获取爱神星的尺寸、质量、密度、磁场、岩石成分以及元素组成等情况。2001年2月12日,尼尔号 降落在爱神星表面,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小行星表面着陆的探测器。 2003年5月9日,日本发射该国首个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飞向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丝川小行星。 隼鸟号共采集了约1500颗微粒样品,总质量约0.0018克。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有两颗著名小行星:灶神星和谷神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提出 新定义,将谷神星升格为矮行星)。它们都形成于太阳系早期,并且因为木星引力作用而演化迟缓。灶 神星是与地球类似的岩状天体,谷神星则是典型的冰雪天体,这样两个极不相同的天体竟能同处一个小 行星带,令科学家充满好奇。 2007年9月27日,美国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升空,开始了环绕灶神星和谷神星的探测之旅。经过近4年漫 长旅行,黎明号于2011年7月飞抵灶神星,围绕它运行了14个月,采集了数据和图像。2015年3月,黎明 号进入谷神星轨道,在这里完成了全部使命,直至2018年其燃料耗尽,与地球失去联系。 来源:科技日报 ...
焦点访谈|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一起去看20年探月传奇
央视网· 2025-04-24 21:18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下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当天领命出征。同时,在以"海上 生明月,九天揽星河"航天日主题下,各地纷纷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展现出全民对航天事业的热情与关注。其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期两个月 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正在对公众展出,展览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吸引了 众多观众。 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影像,展现了几代航天工作者用奋斗铺就的探月之路。在展览开篇的"探月之旅"展区,记者首先关注到了这张中国首 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这张珍贵的纸质全月图,是由嫦娥一号在实现我国首次绕月探测时拍摄的。"绕"是中国探月工程追逐梦想的启航阶段,2007 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腾空而起,飞向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卫星的国家。 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立项之初就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这三步就像攀登月球的三个台阶,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每一次跨越都凝聚 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作为"绕"阶段的接力者,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