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利转型机遇
icon
搜索文档
警告!宏利基金因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罚款7万元
新浪基金· 2025-07-25 11:28
监管处罚与外汇管理违规 - 宏利基金因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处以7万元罚款,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五)项 [1][2][5] - 违规行为涉及《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第十条第一款(前期费用登记及账户管理)和第十七条(资本变动登记要求) [2][3] - 此次处罚发生在公司外资独资化转型关键期(2022年11月完成股权收购后更名),暴露外资机构适应中国监管规则的操作执行挑战 [2] 公司发展困境 - 资产规模增长乏力: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总规模955.6亿元(非货币616.4亿元),行业排名第64/162,虽较2024年底增长158.46亿元,但远落后于同期成立的招商基金(8,998.87亿元)、万家基金(5,066.76亿元)等 [6][8] - 核心人才持续流失:2025年1月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王鹏卸任(曾管理规模占公司权益类产品近半),2024年研究部总监张勋、权益投资总监刘欣相继离职 [8] - 高管层频繁变动:2022年外资控股后董事长/总经理更迭,2025年3月总经理高贵鑫离任由丁闻聪接替 [9] 产品结构与费率问题 - 产品结构失衡: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仅19%(股票型73.12亿元+混合型110.05亿元),债券型(414.01亿元)+货币型(339.22亿元)合计占比79% [9][10] - 费率政策滞后:权益类产品管理费维持1.5%高位,显著高于行业普遍降至1.2%以下的趋势 [9] 局部业务亮点 - 国际业务表现突出:香港强积金市占率27.6%保持领先,2025年7月参与澳门非强制央积金制度推出10款产品 [10]
外资公募首秀浮动费率,宏利基金与投资者“利益共生”
点拾投资· 2025-06-02 19:19
外资控股公募基金行业影响 - 外资控股公募基金推动中国资管行业成熟化,在投研体系、产品设计、人员架构等方面加速复制海外成熟模式 [1] - 宏利基金是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100%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全市场3/127(银河证券,截至2024/12/31) [1] 宏利基金发展历程与创新 - 宏利基金产品创新基因显著:2003年发行首只行业伞形基金,2017年成为首批FOF管理人,2024年推出首只绿色普惠主题基金 [2][7] - 2022年完成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变革,融合宏利金融集团130年国际经验与中国市场生态 [7] - 依托宏利金融集团全球20多国业务布局及1.1万亿美元资管规模,构建"全球视野+长期视角"投研框架 [8] 投研能力与市场表现 - 获16座金牛奖、11座金基金奖、17座明星基金奖(截至2024/12/31),三年期综合评级AAAAA(天相投顾) [9] - 权益团队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2年,投资年限超6年,覆盖新能源、医药等16个行业研究 [9] - 近一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全市场3/127(银河证券) [9][27] 浮动费率产品创新 - 宏利睿智领航混合型基金为首批外资参与的浮动费率试点产品,采用"业绩挂钩收费"模式,结合海外对称式支点费率与欧洲弹性报酬机制 [4][5] - 产品基准为沪深300(70%)、恒生指数(1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20%),引入港股增厚收益 [27] 基金经理孟杰投资风格 - 均衡成长风格,连续两年入选TOP 100基金经理榜单,管理宏利睿智稳健A近五年收益88.48%,跑赢沪深300指数83.02%,同类排名前6% [11][27] - 逆向投资特征显著,注重估值与质量,任职以来最大回撤-29.59%,低于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14][16] - 自购超100万份基金份额,实现与持有人利益绑定 [25] 产品四好要素分析 - 产品好:浮动费率绑定长期超额收益,基准设计优化 [27] - 舵手好:孟杰选股能力突出,机构持有人占比超50% [18][27] - 团队好:投研体系融合全球配置与本土研究,人才梯队稳定 [9][27] - 时机好:当前权益市场处于历史底部,日均成交额1.7万亿(截至2025/4/3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