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向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资管一线 | 逆向加仓 不惧短期波动 外资为何执着 “捡漏” 中国科技股?
新华财经· 2025-11-04 19:44
毕盛资产创始人王国辉也表示,尽管市场经历阶段性调整,但大量A股和港股科技标的交易价格仍显著 低于其内在价值,"洼地"机会依旧清晰。"两年前,我们就判断当时中国股票市场的担忧和风险已充分 体现在股价中,而标的估值已处于合理偏低水平,于是果断反向加仓,坚定布局长期机会。" 今年以来,中国科技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亮眼,成为全球资金的重要配置方向。伴随这一趋势,外 资对中国科技板块的关注度与布局力度同步升温,多家外资机构密集开展调研,布局动作频频。 从最初的观望试探到如今的坚定加码,外资持续加仓的背后,既得益于中国科技股显著的估值优势,更 源于产业基本面的进步。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外资的持续投入并非短期投机行为,而是基于深度研究的 资本配置,彰显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估值吸引力与逆向布局,外资眼中的"黄金坑" 新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多个科技细分板块实现大幅上涨,其中通信设备板块上涨 116.37%,光通信模块板块上涨111.59%,CPO概念板块上涨95.24%,算力板块上涨70.95%,展现出强 劲增长动能。 在此背景下,多家国际机构加大了对中国科技企业的调研力度。近一个月以来,摩根士丹利调研了 ...
社保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追求高性价比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本报记者 张韵 截至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已完成三季报业绩披露。Wind数据显示,从已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榜单信息 来看,社保基金今年三季度对股票的投资范围明显扩大,且对金融板块情有独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则 对电子类标的更为青睐。相较于二季度末,金融、地产、农牧、化工、水泥等板块获得社保基金、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较多增持。 社保重仓金融板块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进入617只个股的前十大股东行列。相较于第二季度末的 574家有所增加,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79家更是几乎实现大幅度增长。 截至三季度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合计持有春风动 力约795万股,总市值超过2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八组合合计 持有正泰电器约4884万股,总市值接近15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持有传音控股1553万股, 总市值约14.6亿元。 广发证券、蓝晓科技、宏发股份也跻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仓市值前列品种,三只个股均获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超10亿元持有。 不过,相较于二季度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三季度对传音控股、蓝晓科技、正泰电器有所减持, ...
陈光明专户“封盘”!多只公、私募基金开启限购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11:18
产品“封盘”事件 - 睿远基金创始人及投资经理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封盘”,暂停新老客户申购 [1][3] - 该系列产品在2018年和2021年发行时均引发销售热潮,洞见价值一期首发募集金额突破百亿元,洞见价值二期尽管设有500万购买门槛和5年锁定期,首日销售额仍超过116亿元 [1][4] - 除睿远基金外,宁泉资产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申购,睿郡资产和衍复投资也在2024年先后暂停了部分产品的新客户申购 [6]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 - 陈光明是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者,倡导长期投资,其投资理念的核心进化是准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中的未来价值 [5] - 投资实践侧重于以合理估值投资优质企业并长期持有,分享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强调企业质地、增长确定性和估值的严格评估 [5] - 采用逆向投资策略,在牛市保持谨慎、熊市积极投资,并长期持有中国优秀企业 [5] 行业限购趋势与背景 - 公募基金亦出现限购潮,例如永赢基金高楠管理的多只基金自11月3日起设置单日50万元申购上限,富国基金范妍管理的基金自10月31日起设置单日100万元申购上限 [7] - 限购行动旨在控制产品规模、保护持有人利益,并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 [1] - 行业背景是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改革,新规要求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和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权重,推动从“卖方思维”向“买方思维”转变 [7][8]
陈光明专户,“封盘”!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10:25
产品封盘事件 - 睿远基金创始人及投资经理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宣布“封盘”,暂停新老客户申购 [2][4] - 该系列产品此前已长期严控规模,不接受新客户申购,此次封盘意味着老客户追加申购也同时暂停 [4] - 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一期专户产品在2018年首发时募集金额突破百亿元 [4] - 睿远洞见价值二期专户于2021年发行,尽管设置500万元购买门槛及5年锁定期,首日仍大卖超116亿元 [4][5] 投资理念与策略 - 陈光明倡导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其理念是“做时间的朋友”,以农民“长期耕种”的心态进行投资 [7] - 他认为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进化是准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中的未来价值 [6][7] - 投资策略上注重以合理估值投资优质企业,分享其长期价值创造,并保持长期视角和逆向思维 [7] - 他是坚定的逆向投资者,在熊市大家觉得不可投资时进行投资并长期持有优秀企业 [8] 行业限购动态 - 近期多家公私募基金发布限购令,宁泉资产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 [9] - 睿郡资产董承非管理的产品自6月8日起暂停接受新客户申购,衍复投资自7月1日起关闭部分指数增强产品的新客户申购 [9] - 公募基金方面,永赢基金高楠管理的多只基金自11月3日起设置单日50万元申购上限,富国基金范妍管理的基金自10月31日起设置单日100万元申购上限 [9] 行业考核机制转变 - 新的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要求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和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权重 [10] - 此举旨在推动基金公司从“卖方思维”向“买方思维”转变,通过限购抑制投资者冲动入市,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0] - 长期看,新机制有助于让更多投资者真正赚到钱,建立好口碑,实现规模的良性发展 [10]
邓晓峰、冯柳、夏俊杰、董承非等百亿私募大佬2025年三季度重仓股出炉!
私募排排网· 2025-10-31 11:33
总体持仓概况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冯柳、邓晓峰等7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合计现身43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市值总计270.87亿元 [3] - 7位基金经理重仓股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涨幅为30.85% [3] - 冯柳持股市值最高,达140.2亿元,是唯一一位持股市值超100亿元的基金经理;邓晓峰持股市值为94.08亿元 [3] - 夏俊杰持有公司数量最多,为14家;冯柳持有12家;董承非持有7家;邓晓峰持有5家 [3] 邓晓峰持仓动向 - 邓晓峰三季度末持有5家公司,总市值94.08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23.24% [3] - 主要操作包括对紫金矿业进行年内首次减持,旗下产品合计减持约1862.79万股,最新持股市值约为53.01亿元 [7] - 新进建筑材料行业的北新建材,持股2481.3万股,持股市值5.87亿元 [8][9] - 邓晓峰认为有色金属行业中长期供需结构已发生根本转变,当前市场认知与产业现实存在预期差 [8] 冯柳持仓动向 - 冯柳三季度末持有12家公司,总市值140.2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12.69% [3] - 主要操作是对海康威视进行减持,减持5800万股,连续四个季度减持该股,最新持股2.8亿股,持股市值88.26亿元 [9][10] - 持仓变动以减持为主,共减持8家公司;加仓2家公司;新进和持股不变各1家 [9] 卓利伟持仓动向 - 卓利伟三季度末仅持有潮宏基1家公司,持股市值1.46亿元 [3] - 对潮宏基进行加仓425.55万股,该股受益于黄金和新消费行情,年内涨幅高达149.54% [11] 夏俊杰持仓动向 - 夏俊杰三季度末持有14家公司,总市值11.9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30.08% [3][12] - 新进4家公司,包括华域汽车和思泰克,华域汽车成为其第一大重仓股,持股市值3.38亿元;思泰克持股市值3965.54万元 [12][13] - 夏俊杰表示算力板块像黑洞一样吸走市场资金和注意力,但泡沫难言顶 [12] 董承非持仓动向 - 董承非三季度末持有7家公司,总市值20.63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48.06% [3][14] - 持仓高度集中于半导体行业,5家为半导体公司,年内平均涨幅达65.16% [14] - 新进1家电子行业公司,持股市值3.28亿元 [14][15] - 董承非视半导体为长周期投资故事,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正经历从1到N的过程,国产厂商将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提升市占率 [14] 蒋彤持仓动向 - 蒋彤三季度末持有1家计算机公司石基信息,持股市值1.39亿元,该股年内上涨49.89% [3][6][15] - 对石基信息进行减仓200.39万股,持股总市值由二季度末约1.98亿元降至约1.39亿元 [15][16] - 蒋彤看好AI从模型能力转向实际生产力工具的未来方向,包括数字资产、量子计算、AI应用和机器人 [16] 吴伟志持仓动向 - 吴伟志三季度末持有3家基础化工公司,总市值1.21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33.65% [3][6] - 新进湖南海利,持股市值3240.05万元;对中旗股份进行加仓69.62万股 [6][15][16] - 吴伟志判断市场处于春夏之间,继续看好后市,今年以来增配周期、科技、医药等成长性板块,未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方向 [16][17]
投资就是投资,不要给自己“加戏”
虎嗅APP· 2025-10-29 21:37
以下文章来源于思想钢印 ,作者思想钢印 思想钢印 . 雪球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用户,私募基金经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思想钢印 (ID:sxgy9999) ,作者:思想钢印,原文标题:《三类逆向投 资者,你是哪一种?》头图来自:AI生成 投资泡沫未必不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标着你无法理解的天价商品时,你会摇摇头离去,但在投资的世界里,你更可能 投身其中。 这就是金融世界里,最常见也是最令人费解的现象——金融泡沫。 传统的投资理论总是把泡沫归咎于投资者的非理性,但泡沫才是人类"有限理性"的必然结果。 比如"害怕错过"心理 (FOMO) :泡沫没有明确的标准,取决于基本面的后续发展;即便是泡沫, 其最终的泡沫程度和破裂的时间更是无从判断。这就导致,即便是一个专业投资者,用各种估值方法 都无法理解股价的乐观从何而来,他也不敢轻言泡沫。 比如从众心理:个体希望得到社会认同、避免被孤立,倾向于随大流,相信多数人的选择更安全,尤 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更容易模仿市场主流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Asch (1951) 的从众实验显示:即便知道大多数人是错的,仍有超过1/3的被试者会 选择随大流。 还有,"投身泡沫"有时是 ...
4000点一步之遥!盘点近五年净值频频创新高的主动权益基金
聪明投资者· 2025-10-27 15:08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于10月27日收涨1.18%,报收3996.94点,盘中一度触及3999.07点,接近4000点大关 [2] - 在结构性行情推动下,市场持续向上,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屡创新高 [3] 绩优基金筛选标准与概况 - 筛选标准为任职超5年、规模超1亿元、2025年二季度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大于50%的主动权益基金 [4]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自2020年以来有42只基金(仅A份额)单位净值创新高次数超过100次 [5]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自2020年以来单位净值创新高达284次,平均每年超50次 [6] - 单位净值持续创新高反映了基金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回撤修复弹性 [7] 量化策略基金经理表现 - 马芳、王平、孙蒙、苏秉毅等量化选手管理的基金近五年单位净值创新高次数均超百次,净值走势整体平稳 [9] - 马芳与姚加红共同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自2020年9月3日任职以来回报率达111.41%,年化回报15.67%,今年以来收益45.59% [25] - 国金量化多因子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选股模型,考量基本面与情绪面变量,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 [26][27][28][29] - 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自2016年3月任职以来总回报278.01%,年化回报14.83%,近五年创新高151次 [35] - 王平采用PB-ROE框架,结合30个指标筛选低估值、高盈利能力的股票,以基本面策略为主,技术面为辅 [38][39][40] - 苏秉毅管理的大成景恒混合A自2018年6月任职以来总回报245.5%,年化回报18.42%,近五年创新高117次,投资风格聚焦小盘股,注重均值回归 [42][43][44] 灵活配置型基金策略演变 - 部分灵活配置型产品如华宝新价值、融通新机遇、华商元亨等,其净值创新高主要出现在债券配置比例高于权益仓位期间 [9] - 近两年这些产品权益仓位大幅提升,占基金净值比从约40%上升至80%左右 [10] 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分析 - 董辰、徐彦、周云三位基金经理在2022-2024年中有两年收益为正,且能修复当年最大回撤 [52] - 董辰管理的华泰柏瑞富利混合A近五年收益超150%,创新高110次,任职年化回报19.32%,投资风格侧重周期股,擅长性价比评估 [56][59][60][62] - 徐彦管理的大成竞争优势混合A自2019年底任职以来总回报125.78%,年化回报14.93,注重安全边际,行业配置分散但集中度高 [69][70][71] - 周云管理的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自2015年9月任职以来总回报238.04%,年化回报12.79%,投资理念结合逆向选择与趋势尊重,组合均衡分散 [81][83][85] 行业配置与风格切换 - 金元顺安元启在2024年提升电子行业占比,下半年转向铁路公路、银行等传统行业;2025年上半年加仓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19][20] - 国金量化多因子在2023年重仓电子、半导体,2024年下半年增加电力、银行等红利资产,2025年呈现科技与红利并重的杠铃配置 [30][31][32] - 董辰在2020年底重仓黄金股,2024年开始减持,转向钢铁、地产、医药、电力等均衡配置 [62][64][65]
银华基金和玮:知行合一,将持有人体验放在首位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12:19
基金经理和玮的投资理念 - 追求产品状态为“让投资者偶尔会想起来,但大部分时间会忘记”,注重风险收益比与客户持有体验 [1] - 不刻意追求排名极致,投资决策核心是安全边际和长期主义 [1] - 投资终极目的是让持有人安心托付资产,经历时间沉淀收获稳健回报 [1] 大资金管理经验的影响 - 管理长期大资金的经历塑造了其投资哲学,使其成为长跑型选手 [2] - 大资金规模促使投资思路带有“左侧”与“逆向”基因,成为情绪稳定器 [2] - 基于长期价值判断而非短期情绪博弈,内化为清晰稳固的投资框架 [2] 投资框架与策略 - 持股周期更长,很多重仓股持有三年左右,每年带来较好回报 [3] - 构建宏观长期视角与中观行业分析相互验证的决策体系 [3] - 非常看重买入股票的价格,估值是决定风险收益比的关键一环 [3] - 警惕行业景气高点时看似低廉的市盈率估值以及估值很高、交易拥挤的赛道标的 [3] 对市场与行业的看法 - 从长期维度看好A股,认为中国资产全球性价比高,安全性非常高 [7] - 国际资本未来将趋势性提高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市场大概率长期向上 [7] - 有色金属是近三年核心关注方向,源于对美元信用体系下行的长期展望 [7] - 铜和铝与新能源紧密相关,供需结构长期向好,是中长期确定性较好的方向 [8] 对科技股的态度 - 将当前人工智能浪潮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类比,指出盈利模式尚远、依赖融资现金流的特点 [9] - 对现阶段部分科技股保持警惕,在组合中对此类资产保持较低参与度 [9] - 通过配置其他板块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减少不必要波动风险 [9]
银万资本余涛:周期底部“翻石头” 喧嚣中坚守价值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9:33
投资理念 - 投资方法论核心在于估值与周期,遵循公司未来盈利预测和估值水平进行评估 [3] - 投资策略为自下而上翻石头,对每个行业保持学习心态,分析公司基本面、行业格局、竞争力及管理层,在合适价格买入 [7] - 不进行择时操作,若自下而上找到足够多具安全边际的优质标的组成满意组合,则保持满仓运行 [2] 投资案例与回报 - 今年为组合带来丰厚回报的标的包括CXO个股、港股消费股和铜矿股,均是在市场极度悲观时布局 [2] - 布局CXO行业时,部分个股股价因遭遇外部冲击出现惊人调整幅度 [2] - 布局一些港股消费品种时,其因短期业绩增速下滑被市场抛售 [2] 当前关注领域 - 当前将目光投向白酒龙头、家居产业链中集中度提升的龙头企业等暂时被市场冷落的领域 [3] 对特定行业的看法 - 认为AI产业方兴未艾,但当前相关上市公司标的整体估值较高,且产业快速变化超出能力圈 [4] - 在AI产业链中寻找慢变投资链条,重仓铜矿股,逻辑是AI的尽头是电力,电力传输离不开铜 [4][5] - 分析铜的边际开采成本在过去五到十年间呈几何级增长,而需求端受AI电力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全球老旧电网改造等多重因素驱动,未来五到十年可能出现百万吨级以上缺口 [5] - 认为铜矿股足够便宜,又有足够发展空间,相对确定性比较大 [5] 长期市场观点 - 认为决定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走势的核心驱动力根植于中国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 [6] - 相信市场中会不断涌现出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力强大并能创造新需求的企业 [6]
银万资本余涛: 周期底部“翻石头” 喧嚣中坚守价值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5:12
投资策略核心 - 采用自下而上、不进行择时的满仓投资策略,核心能力在于持续发掘被低估的个股 [1][2] - 投资方法论核心在于“估值”与“周期”,遵循公司未来盈利预测和估值水平进行评估,利用周期底部低廉价格提供安全边际 [3] - 将投资比喻为“翻石头”,对每个行业保持学习心态,不断分析公司基本面、行业格局、竞争力及管理层,在合适价格买入 [7] 逆向布局案例 - 今年为组合带来丰厚回报的标的包括CXO(医药研发外包)个股、港股消费股和铜矿股,这些均是在市场极度悲观时布局的品种 [2] - 当前正将目光投向暂时被市场冷落的领域,如白酒龙头、家居产业链中集中度提升的龙头企业 [3] 对AI产业的观点与替代选择 - 肯定AI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但因产业快速变化超出当前能力圈,且相关标的整体估值较高,选择不参与 [4] - 在AI产业中寻找“慢变”的投资链条,重仓铜矿股,逻辑是AI对电力的巨大需求确定,而电力传输离不开铜 [4][5] - 分析认为铜的边际开采成本在过去五到十年间呈几何级增长,需求端受AI电力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全球老旧电网改造驱动,未来五到十年可能出现百万吨级以上的缺口 [5] 长期市场驱动力 - 决定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走势的核心驱动力根植于“中国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相信市场会不断涌现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力强大并能创造新需求的企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