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固收理财

搜索文档
业绩比较基准仍具吸引力 封闭式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偏离度收窄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36
理财行业整体表现 - 6月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兑付年化收益率为2.78%,落后基准0.16个百分点 [1] - 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差距逐渐缩小 [1] - 业绩比较基准在制定投资策略、限定风险容忍度、约束投资经理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开放式与封闭式产品收益分化 - 开放式固收理财平均兑付收益率达2.73%,环比上涨7BP,超出业绩基准4BP [2] - 封闭式固收理财平均兑付收益率为2.78%,环比下跌3BP,落后业绩基准16BP [2] - 开放式产品通过灵活申赎机制捕捉债市波段行情,增配中短端利率债及信用债实现收益 [2] - 封闭式产品受持有到期策略限制,重仓1~3年期信用债涨幅微弱,叠加估值整改影响操作空间 [2] 封闭式产品收益与基准偏离度变化 - 封闭式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偏离度明显缩窄,波动下降 [3] - 2023年3月末落后业绩基准100BP,2023年12月末缩窄至58BP,2024年6月末进一步缩至14BP [3] - 封闭式产品需更高择时能力,资产处置成本高,非标资产流动性风险和集中度风险更高 [3] 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与作用 - 业绩基准区间设定需有逻辑,反映产品定位、规范投资策略、限定资产风险范围 [4] - 业绩基准是核心产品要素,投资经理基于此制定策略并控制偏离 [4] - 业绩基准设立需科学合理、动态调整、易于销售端与客户沟通 [4] - 业绩基准制约投资经理过度追求风险,确保产品以客户为中心 [4] 业绩达标率考核优化 - 理财公司引入业绩波动率、最大回撤控制、兑付业绩与基准偏离度等指标综合考核投资经理 [5] - 达标率应与产品风险波动程度匹配,高波动率下高达标率反映投资经理能力过硬 [5] - 业绩比较基准用于考察投资经理是否尽到职责,达标率仍是硬性考核指标之一 [5]
理财业良性信号凸显!产品到期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度正持续缩窄
券商中国· 2025-07-08 22:14
银行理财市场表现 - 6月开放式固收理财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达2 73%,环比上涨7BP,超出平均业绩比较基准4BP [1][2] - 封闭式固收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为2 78%,环比下跌3BP,落后平均业绩基准16BP [1][2] - 开放式产品通过灵活申赎机制捕捉债市波段行情,增配中短端利率债及信用债实现收益 [2] - 封闭式产品受持有到期策略限制,重仓1-3年期信用债涨幅微弱,叠加估值整改影响操作空间 [2] 兑付收益与业绩基准偏离度变化 - 封闭式产品兑付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偏离度持续缩窄:2023年3月末差距近100BP,2023年12月末缩至58BP,2024年6月末进一步缩至14BP [3] - 偏离度缩窄反映产品波动性明显下降 [3] 业绩比较基准的功能与优化 - 业绩比较基准用于制定投资策略、限定资产端风险容忍度、约束投资经理行为 [1][4] - 区间型业绩基准需上下限设定合理,反映产品定位并规范投资策略 [5][6] - 科学合理的业绩基准需动态调整市场变化,便于销售端与客户沟通 [7] - 达标率考核需匹配产品风险波动程度,高波动率下高达标率体现投资能力 [7] 投资经理考核体系演进 - 除业绩达标率外,引入波动率、最大回撤控制、兑付业绩与基准偏离度等综合指标 [8] - 业绩基准作为核心要素,确保投资策略以客户为中心,避免过度追求风险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