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股价月涨超50%后,中国核建遭原始股东减持
新浪财经· 2025-10-28 18:09
股东减持与持股情况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计划减持不超过301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1] - 中国信达当前持有公司约3.0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0.26% [2] - 若按公告日收盘价13.93元计算,中国信达顶格减持可套现约4.2亿元 [1] - 中国信达为公司发起人股东之一,其持股成本约为每股1.47元,此次减持可获浮盈约3.76亿元 [2] - 中国信达在2017年9月、2021-202年曾进行过减持 [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比例56.76%,实控人为国资委 [2] 近期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 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55% [1][4]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3.38元,下跌3.95%,市值为403.25亿元 [6]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9.54,市净率为1.87,显著高于所属基础建设行业平均值(市盈率10.05,市净率0.72) [6] 公司经营与财务业绩 - 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534.72亿元,同比减少2.11%;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减少16.48% [3] - 分业务看,核电工程建设实现营收177.54亿元,同比增长17.71%;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营收303.76亿元,同比下降14.92% [3] - 公司主攻核电工程、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是国内核电工程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 [2] 核聚变概念与业务参与 - 公司近期股价大涨与核聚变概念集体拉升有关 [4] - 公司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实现主机安装第一阶段相关任务,并为"中国环流三号"等聚变装置改造提供工程支持 [4] - 除公司外,其他核聚变概念股如合锻智能近一月涨幅达39.41%,上海电气涨幅11.62%,西部超导涨幅42.1% [4] 核聚变行业进展 - 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包括"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以及"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双亿度"运行 [5]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预计将在两年后建成,并有望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6] - BEST项目有望在2027年竣工,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6]
中国核建累建96台核电机组 前5月新签合同665亿增14.3%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5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665.06亿元,同比增长14.3% [1][2][3] - 2025年前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9.22亿元,同比增长3.77% [1][2][3] - 已完成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目标的35.62%,新签合同额目标的40.11% [1][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35.41亿元,同比增长3.80%,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 [2] - 2024年净利润为20.64亿元,同比增长0.07%,连续两年超20亿元 [2] 订单与业务结构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新签项目数量达1026个,总金额1634.37亿元,在手订单总金额2777.91亿元 [2] - 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1082.93亿元,营业收入693.19亿元,覆盖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 - 2025年目标为营业总收入1177亿元,新签合同额1658亿元 [2] 核电业务进展 - 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即将迈向100台里程碑 [1][4] - 同时在建32台核电机组,包括漳州一二期、田湾四期等项目 [5] - 具备华龙一号、CAP1000等多种堆型建造技术,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4] - 已具备同时建设超过40台核电机组的能力,建造能力持续提升 [1][5] 行业背景与项目突破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全球首位 [4] -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设 [5] - 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封顶、国内最大LNG一期项目投产等民用工程突破 [3] 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4元(含税),占净利润比例13.72% [5] - 已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回馈股东力度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