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建设服务
搜索文档
股价月涨超50%后,中国核建遭原始股东减持
新浪财经· 2025-10-28 18:09
股东减持与持股情况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计划减持不超过301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1] - 中国信达当前持有公司约3.0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0.26% [2] - 若按公告日收盘价13.93元计算,中国信达顶格减持可套现约4.2亿元 [1] - 中国信达为公司发起人股东之一,其持股成本约为每股1.47元,此次减持可获浮盈约3.76亿元 [2] - 中国信达在2017年9月、2021-202年曾进行过减持 [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比例56.76%,实控人为国资委 [2] 近期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 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55% [1][4]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3.38元,下跌3.95%,市值为403.25亿元 [6]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9.54,市净率为1.87,显著高于所属基础建设行业平均值(市盈率10.05,市净率0.72) [6] 公司经营与财务业绩 - 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534.72亿元,同比减少2.11%;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减少16.48% [3] - 分业务看,核电工程建设实现营收177.54亿元,同比增长17.71%;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营收303.76亿元,同比下降14.92% [3] - 公司主攻核电工程、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是国内核电工程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 [2] 核聚变概念与业务参与 - 公司近期股价大涨与核聚变概念集体拉升有关 [4] - 公司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实现主机安装第一阶段相关任务,并为"中国环流三号"等聚变装置改造提供工程支持 [4] - 除公司外,其他核聚变概念股如合锻智能近一月涨幅达39.41%,上海电气涨幅11.62%,西部超导涨幅42.1% [4] 核聚变行业进展 - 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包括"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以及"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双亿度"运行 [5]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预计将在两年后建成,并有望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6] - BEST项目有望在2027年竣工,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6]
中国核建股价月内涨57% 中国信达陪伴15年拟减持不超1%
长江商报· 2025-10-28 14:40
股价表现 - 10月27日公司股价收报13.93元/股,单日涨幅为4.82% [1][4] - 10月23日至27日三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达23.38% [1][5] - 10月以来公司股价从8.85元/股涨至13.93元/股,区间涨幅约为57.40% [1][7] 近期股价异动原因 - 股价大涨与近期火热的可控核聚变概念相关,公司被市场列为可控核聚变概念股 [1][8] - 国家战略级布局加速,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核聚变列为"未来产业重点",上海、安徽、四川三地竞相布局产业集群 [8] - 2025年9月23日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正式挂牌亮相,宣布开建新一代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8] 经营与合同情况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新签合同额1129.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67.32亿元增加62.30亿元,同比增长约5.8%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为284.87亿元 [10] - 近期子公司签署海阳核电5、6号机组核岛土建施工、安装施工两份合同 [1][9]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合同负债为147.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4亿元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135.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64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73.53%和158.32% [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98亿元,同比下降16.48% [16] - 上市9年半以来公司累计盈利133.91亿元 [17] 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 [1][18] - 公司掌握包括CNP、M310、华龙一号、高温堆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可同时承担40余台核电机组建造任务 [18]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其中64台已投产运营,在建机组32台 [18]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2.60亿元 [1][18]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16.35亿元、28.77亿元、32.15亿元 [1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165人,占员工总数的20.65% [18] 股东动态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过公司1%的股份 [1][19] - 中国信达投资公司已有15年,目前持有公司10.26%的股权 [1][21]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4:33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13:00-14:00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3][6] - 投资者可在2025年8月22日至8月28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dong_sh@cnecc.com提前提问 [2][5] - 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独立董事、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参会交流 [4] 参会方式与后续安排 - 投资者需登录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在线参与业绩说明会 [5][6] - 说明会结束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7] - 联系方式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1-31858860或邮箱dong_sh@cnecc.com [5][7] 核电工程进展 - 公司子公司近期签署核电工程合同 具体细节未披露 [8] - 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
中国核建:子公司签署核电工程合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7:09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子公司近期签署三门核电5、6号机组核岛及配套BOP土建工程合同和安装工程合同 [1] 项目合作 - 合同涉及核岛及配套BOP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 [1]
中国核建累建96台核电机组 前5月新签合同665亿增14.3%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5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665.06亿元,同比增长14.3% [1][2][3] - 2025年前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9.22亿元,同比增长3.77% [1][2][3] - 已完成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目标的35.62%,新签合同额目标的40.11% [1][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35.41亿元,同比增长3.80%,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 [2] - 2024年净利润为20.64亿元,同比增长0.07%,连续两年超20亿元 [2] 订单与业务结构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新签项目数量达1026个,总金额1634.37亿元,在手订单总金额2777.91亿元 [2] - 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1082.93亿元,营业收入693.19亿元,覆盖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 - 2025年目标为营业总收入1177亿元,新签合同额1658亿元 [2] 核电业务进展 - 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即将迈向100台里程碑 [1][4] - 同时在建32台核电机组,包括漳州一二期、田湾四期等项目 [5] - 具备华龙一号、CAP1000等多种堆型建造技术,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4] - 已具备同时建设超过40台核电机组的能力,建造能力持续提升 [1][5] 行业背景与项目突破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全球首位 [4] -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设 [5] - 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封顶、国内最大LNG一期项目投产等民用工程突破 [3] 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4元(含税),占净利润比例13.72% [5] - 已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回馈股东力度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5]
中国核建(601611):核电工程订单收入同比高增,充分受益核电景气上行
天风证券· 2025-05-01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核电工程订单、收入同比分别+44%、+35%,公司作为核电工程建设龙头,中长期核电景气有望持续扩容,但24年业绩不及预期,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26.0、29.3亿元(25 - 26年前值为25、28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 各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93.85亿、1135.41亿、1209.14亿、1307.74亿、1415.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34%、3.80%、6.49%、8.15%、8.27% [4]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63亿、20.64亿、23.16亿、26.03亿、29.3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57%、0.07%、12.21%、12.38%、12.70% [4]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12.45、12.44、11.09、9.86、8.75,市净率分别为0.90、0.84、0.81、0.75、0.70,市销率分别为0.23、0.23、0.21、0.20、0.18,EV/EBITDA分别为3.81、4.40、5.68、5.37、5.18 [4] 核电工程延续高景气,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 核电工程:24年实现收入322.12亿元,同比+34.63%,毛利率13.37%,同比-0.12pct;新签订单551.44亿元,同比+43.61%,新增中标14台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截至24年末,在建核电机组32台,累计建设96台,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2] - 工业与民用工程:24年实现收入693.19亿元,同比-7.73%,毛利率9.84%,同比+0.32pct;新签订单1082.93亿元,同比-3.51%,其中新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285.68亿元,同比+11.71%,占比26.38% [2] 毛利率稳步提升,现金流仍有改善空间 - 24年毛利率11.7%,同比+0.37pct,期间费用率7.12%,同比+0.24pct;25Q1毛利率同比+0.41pct至8.94%,期间费用率同比+0.15pct至5.98% [3] - 24年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1.80亿元,同比多损失0.70亿元,净利率2.46%,同比-0.09pct [3] - 24年CFO净额为-33.40亿元,同比多流出30.25亿元 [3]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2153.36亿、2258.86亿、2247.28亿、2402.80亿、2551.90亿元 [11]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1768.57亿、1843.02亿、1813.13亿、1933.99亿、2049.47亿元 [10] - 2023 - 2027E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384.79亿、415.83亿、434.15亿、468.81亿、502.43亿元 [10]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93.85亿、1135.41亿、1209.14亿、1307.74亿、1415.91亿元 [11]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969.69亿、1002.29亿、1066.86亿、1151.26亿、1244.18亿元 [11]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63亿、20.64亿、23.16亿、26.03亿、29.34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5亿、-33.40亿、14.09亿、20.17亿、26.76亿元 [12]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4.70亿、-10.12亿、-9.03亿、-8.14亿、-8.03亿元 [12]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0.74亿、-21.34亿、3.51亿、-0.56亿、-6.14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4%、3.80%、6.49%、8.15%、8.27%,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2%、6.39%、11.03%、9.27%、15.2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7.57%、0.07%、12.21%、12.38%、12.70% [12]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1.35%、11.72%、11.77%、11.97%、12.13%,净利率分别为1.89%、1.82%、1.92%、1.99%、2.07%,ROE分别为7.19%、6.77%、7.33%、7.59%、7.98%,ROIC分别为8.45%、8.01%、7.53%、7.52%、7.94% [12]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2.13%、81.59%、80.68%、80.49%、80.31%,净负债率分别为126.65%、138.25%、139.66%、132.31%、126.13%,流动比率分别为1.09、1.08、1.13、1.16、1.17,速动比率分别为1.00、1.00、1.03、1.07、1.07 [12]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67、2.63、2.65、2.59、2.52,存货周转率分别为9.11、9.64、9.23、9.36、9.44,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3、0.51、0.54、0.56、0.57 [12] - 2023 - 2027E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68、0.68、0.77、0.86、0.97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10、-1.11、0.47、0.67、0.8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52、10.12、10.48、11.37、12.19元 [12]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12.45、12.44、11.09、9.86、8.75,市净率分别为0.90、0.84、0.81、0.75、0.70,EV/EBITDA分别为3.81、4.40、5.68、5.37、5.18,EV/EBIT分别为5.12、6.07、8.54、7.89、7.4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