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录取通知书
icon
搜索文档
@大一新生丨入学必备物品清单,速来抄作业!
人民网· 2025-09-08 10:12
重要证件类 - 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身份证为入学必备三件套,缺一不可 [4] - 需准备团员档案和学籍档案,并注意保持密封条完整 [4] - 建议准备1寸和2寸蓝白底证件照各一版,并同步存储电子版至云端 [4] - 需根据学校通知准备户口迁移证明,供需要迁移户口的同学使用 [4][5] 生活用品类 - 衣物准备包括当季衣物、内衣袜、睡衣,在南方上学可加购防潮用品 [5] - 床上用品如三件套和被褥,需提前查清学校是否统一发放 [5] - 个人清洁用品如牙膏牙刷毛巾和洗护套装,可优先选择旅行装,到校后再补货 [5] - 收纳工具如收纳盒和压缩袋,有助于保持整洁 [5] - 建议携带保温水杯 [5] 学习用品类 - 学习工具包括笔记本、草稿纸,用于预习和复习 [6] - 书写工具需准备黑色书写笔、2B铅笔和橡皮,作为考试套装提前备好 [6] - 可配备护眼台灯,作为深夜学习工具 [6] 电子设备类 - 通讯娱乐设备包括手机、充电宝和耳机,被形容为6G冲浪三件套,需认准3C标识 [8] - 建议携带带USB接口的多孔插线板,使用更为便捷 [8] - 可携带小功率吹风机,但需提前确认学校要求和电压限制 [8][9] - 建议选择内存稍大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存储学习资料 [7] 健康防护类 - 常备药品包括感冒灵、布洛芬,用于应对基础病症 [7] - 应急用品包括创可贴和碘伏棉签,用于磕碰等紧急情况 [7] - 防暑用品如藿香正气口服液,为军训必备 [7] - 个人护理用品包括暖宫贴和蒸汽眼罩,用于生理期和疲劳时刻的自我关怀 [7] - 军训防护组合包括防晒霜、花露水、湿巾和芦荟胶,需做好防晒和晒后修复 [8] 服饰鞋履类 - 需准备正装套装,用于社团面试、辩论等正式场合 [9] - 鞋类包括运动鞋和休闲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9] 宿舍用品类 - 可准备小礼品,优先选择家乡特产,作为与室友破冰的工具 [9] - 隐私保护工具包括隐私床帘,用于打造私人空间 [10] - 休息辅助工具包括静音耳塞和遮光眼罩,减少宿舍成员间的互相干扰 [10] - 安全用品包括密码锁,用于衣柜抽屉防盗 [10] - 便利用品包括小药盒或药箱,用于药品分装 [10] - 可配备手机支架 [10] - 便利工具包括床边挂篮,便于随手拿取琐碎物品 [10] - 可配备迷你带灯化妆镜,用于日常和熄灯后的护肤化妆 [10] 购物建议类 - 慎买大功率电器如电煮锅等,需提前查阅校规 [11] - 大量洗发水、文具、纸巾等物品,若路途较远不方便携带,建议到校内采购 [11]
录取通知书设计“出新”更“走心”(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09:02
高校录取通知书设计趋势 - 录取通知书已成为高校展示文化底蕴和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内涵挖掘、设计理念、审美意趣、用料材质等方面不断创新[1] - 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录取通知书设计为"书灯",融入陕北公学历史画面,传递精神滋养[1]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采用航天材料制作通知书,搭载卫星心愿收集功能,体现科技特色[1] - 浙江工业大学使用环保材质实现0油墨0溶剂0染料,随机校徽盲盒增强互动性[1] 高校社会责任体现 - 复旦大学120周年特别版录取通知书礼盒包含帮扶地区云南永平的茶砖,体现乡村振兴支持[2] - 通知书设计融入家国情怀元素,鼓励学子勇攀科学高峰,如哈工大航天主题[1][2] 教育行业品牌建设 - 创新型通知书通过互动形式(如扫码写心愿)增强学生情感共鸣,提升品牌认同[1][2] - 特色设计成为高校差异化竞争手段,如人大历史传承、复旦社会责任等不同侧重点[1][2] 材料与工艺创新 - 环保材质应用成为趋势,浙江工业大学实现完全无污染的印刷工艺[1] - 高科技材料运用显著,哈工大采用与航天器相同的热防护材料[1]
马上评|录取通知书,为何连自家校名都能写错
新浪财经· 2025-06-23 16:40
高校录取通知书及毕业证错误现象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录取通知书上出现校名错误,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院"漏掉"学"字,校方已收回错误通知书并重新寄出[2] - 类似错误在高校中频繁发生,去年有高校将"录"打成"寻","University"拼错为"Unversity"[2] - 今年毕业季武汉某高校将"授予"印成"授子",长沙某高校让毕业生集体"结业"[2] 高校管理问题分析 - 此类错误反映出高校工作流程存在纰漏和管理疏忽[4] - 证书错误不仅影响学校形象,更体现对待学生和教育态度问题[4] - 录取通知书是高校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毕业证将伴随学生一生,校方应更加重视[4] 社会影响与反思 - 证书错误事件频繁成为热点新闻,给涉事高校带来巨大尴尬[2] - 高校证书不仅面向学生个人,也代表学校社会形象[2] - 证书不要求精美但必须严谨规范,校名准确是最基本要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