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系统
搜索文档
潘功胜:重启国债买卖
北京商报· 2025-10-28 01:03
货币政策工具操作 - 人民银行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2][3] - 该操作是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 旨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增强国债金融功能 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 [2][3] - 2024年8月至12月期间 人民银行通过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实现净买入1万亿元 [2] - 操作将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 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 灵活开展双向操作 [3] 征信体系优化 - 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 [4] - 征信系统对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五年 新举措将帮助已归还贷款但仍受记录影响的个人重新获得信贷资格 [5] - 该举措旨在改善信贷生态 减少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的摩擦成本 带动消费回暖并降低信贷僵化与风险评估偏差 [5]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 宏观审慎管理聚焦系统性风险 旨在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 阻断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 [6] - 人民银行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包括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 完善重点机构和领域风险防范 [7] - 工作重点包括关注金融机构杠杆水平和期限错配 及时阻断流动性风险与利率风险累积 遏制金融市场"羊群效应" [7] - 人民银行正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性安排 [7]
潘功胜:央行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
新浪财经· 2025-10-27 17:26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 人民银行运营的征信系统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对企业和个人的金融违约行为进行记录,并供金 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进行查询和风险评估,20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 重要作用。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在征信系统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过去几年,受新冠疫 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 生活。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 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 统中不予展示。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的程序后,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 在明年初执行。(金融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