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御风未来M1B eVTOL
icon
搜索文档
卖爆了?!市场质疑eVTOL“表演式”订单泛滥!
证券时报· 2025-11-17 08:47
两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亮相"十五五"规划建议,低空经济无疑是近两年最火热的未来产业赛道之一, 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视为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创新载体。 在不久前的第八届进博会上,有主机厂把eVTOL客运起降点搬进了会场,并模拟了从购票、候机到登 机的全过程,"空中的士"蓝图照进了现实。与此同时,各大主机厂如同接力赛般官宣eVTOL订单,这些 订单往往达百架级,总金额以亿元计,行业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评论称,业内绝大多数eVTOL订单明确为意向订单,不具备法律效应,不 需要支付定金,带有一定的"仪式"性质。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绝大多数地区缺乏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系 统、地面基础设施等,加之低空空域管理细则、统一的行业标准等必要的顶层设计缺失,eVTOL很 难"飞起来",近年内仍将困在蓝图中。 围绕外界质疑和行业瓶颈,多名低空经济从业者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头部eVTOL主机厂大多处于推 进适航审定的阶段,在取得适航认证后,才能进入交付、量产和商业化等环节。密集的意向订单既 有"浮夸"的部分,也涵盖了真实的商业探索和必要的市场预热。同所有新兴产业一样,低空经济必然会 经历资本追捧的 ...
卖爆了?!市场质疑eVTOL“表演式”订单泛滥!
证券时报· 2025-11-17 08:34
文章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是热门未来产业赛道,eVTOL被视为最具市场潜力的创新载体,行业目前处于发展早期,充满机遇与挑战 [1] - 行业当前存在密集的意向订单,但多数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反映了市场预热和真实商业探索并存的现状 [1][4] - eVTOL商业化面临适航取证、基础设施缺失、技术成熟度等多重瓶颈,预计2027年是关键分水岭,但大规模城市空中交通网络运营需到2030年后 [2][5][13] - 行业发展需遵循“先载货后载人”等原则,需要时间和耐心,是一个曲折反复的长期过程 [6][13][14] 行业现状与订单分析 - 各大主机厂官宣的eVTOL订单达百架级,总金额以亿元计,但业内绝大多数订单明确为意向订单,不具备法律效应,不需要支付定金 [1][4] - 意向订单的签署包含市场预热、提升融资能力和抢占风口的考量,部分也反映了真实的商业需求 [4] - 头部eVTOL主机厂大多处于推进适航审定的阶段,尚未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难以进行大规模量产 [5] 适航取证与商业化路径 - 国内载人eVTOL中,仅有亿航智能EH216-S获得全部必要证书,可实现从设计、制造到商业运营的闭环 [5] - 头部主机厂普遍预计2027年左右获颁型号合格证,完成适航取证后即可进行商业化交付 [5] - 基于“先载货后载人”原则,部分公司如御风未来正推进货运eVTOL商业化,其M1B型号预计2026年完成货运适航取证,已有确定性订单在沟通 [6] 基础设施挑战与建设 - 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缺乏完善的eVTOL常态化运营所需的“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 [9] - 低空交通指挥规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空白状态,各地自主建设的平台缺乏统一标准,易形成“数字孤岛” [9] - 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估计为3至5个月,现有运输机场、通用机场经过改造可满足需求,eVTOL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互动协调过程 [10] 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 - 头部主机厂探索政企联动模式,系统性打造从基础设施、航线网络到商业场景的完整生态,例如时的科技在安徽构建“设计—制造—运营”的闭环 [11] - 取得适航认证后,eVTOL仍需至少一年左右的准备周期用于常态化运行验证,才能进入商业化运营 [14] 发展时间线与行业共识 - 业内预测eVTOL货运应用将率先普及,客运载人应用预计2027年左右出现零星应用,大规模城市空中交通网络运营则要到2030年后 [13] - 行业共识是发展需要“耐心”和“稳妥”,将其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历程类比,预计eVTOL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