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科普月 | 跨界融合创新:新材料与多领域协同发展路径
人民网· 2025-09-19 17:54
新材料与多领域协同发展 - 新材料以及多领域协同发展赛道成为观众关注焦点 [1] - 高校在新材料多领域协同发展领域走出创新之路 为活动增添跨界融合创新底色 [1] 清华大学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 机器人融合力学 材料学 电子控制等多领域技术 攻克"连续变形与锁定"技术难题 [2] - 研发团队学科背景多元 涵盖力学 材料科学 微电子科学 机器人科学等多个方向 [2] - 研发过程以力学为牵引设计结构 结合数值仿真 引入智能材料 利用微电子控制行为 [2] - 利用空气导热性能差调整材料排布间隔 消除热串扰 经过近六个月试验完成优化 [2] - 驱动器相比传统微型电机驱动方式具有重量轻 厚度薄 体积小优势 [3] - 可实现连续变形和任意构型锁定 运动形式更多样 技术在国际上处于较领先地位 [3] - 跨领域多学科协作是未来科创主要趋势 需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前沿问题的思维模式 [7] 空军工程大学激光锻打印技术 - 研发"激光锻打印技术" 将"锻造"与"打印"融为一体 源于十余年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积累 [4] - 致力于航空航天高端零部件抗疲劳制造研究 攻克金属增材构件"易疲劳损坏"国际难题 [4] - 技术核心是极高速 高精度闭环控制系统 实现在线监测熔池形貌 温度场并毫秒级调整激光参数 [4] - 最大挑战是实现"热打印"与"冷"锻打在时空上无缝衔接且互不干扰 [5] - 通过精确控制激光束开关 定位和切换时序 在每层打印后即刻进行微观锻打实现改性 [5] - 实验数据推动理论模型修正 揭示更深层次科学规律 验证从原理突破到工程成熟的创新迭代过程 [5] - 科研应摒弃先理论后实验的线性模式 采用"需求牵引"式学习 构建跨学科导师生态实行"双导师"制 [7]
快讯|世界最小最轻,清华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世界首款无线防水仿生手臂问世;云鲸再获1亿美金融资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17:21
清华大学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 团队研发出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体长9厘米,重25克 [1][3] - 利用新型薄膜状微型驱动器,可实现连续形状变化并锁定特定形态,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3] - 未来可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地质及文物勘探等复杂危险环境下的任务 [3] Open Bionics 仿生手臂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无线防水仿生手臂Hero Pro,速度与力量均提升2倍,为市场最轻便且唯一全身防水产品 [7] - 通过无线肌电传感电极MyoPods读取肌肉信号,实现IP67级防水,支持模块化替换手部工具 [7] - 自2014年创立以来,已通过3D扫描与打印技术为超过1,000名截肢者提供定制化义肢 [7] 日本NTT无人机闪电诱导系统 - 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无人机闪电诱导系统,并于2024年12月13日完成全球首次实地验证 [8][10] - 在实验中,无人机飞至300米高空,通过导线成功触发闪电,导线与地面间电压超过2000V [10] - 技术可确保无人机遭雷击时不失灵,基于电场波动的雷电诱导技术实现闪电触发 [10] 触觉反应滚轮抓取器研究 - 斯坦福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团队在IEEE TRO发表新型触觉反应滚轮抓取器(TRRG)研究论文 [11][12] - 抓取器结合可转向滚轮指尖和高分辨率触觉传感,实现高效手内操作与物体表面重建 [12] - 实验验证滚轮操作优于传统重新抓取方法,触觉反馈提升操作稳定性和精度 [12] 云鲸智能融资与业务进展 - 公司于2025年4月14日完成1亿美元Pre-IPO轮融资,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 [13][16] - 资金将重点投向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研发,目标通过搭载自研机械臂与三维视觉系统实现家庭立体空间清洁与收纳全托管 [16] - 2024年营收同比大增130%,海外市场增速近700%,双十二期间扫地机市占率行业第一,洗地机业务增速50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