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材料

搜索文档
斯迪克(300806) - 斯迪克调研活动信息
2025-07-08 17:08
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269,055万元,较2023年的196,852万元增长72,204万元,涨幅37% [2] - 光学显示业务2024年收入55,159万元,较2023年增长29,404万元,涨幅114% [2] - 新能源业务2024年收入47,108万元,较2023年增长17,817万元,涨幅61% [2] - 微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11,222万元,较2023年增长2,142万元,涨幅24% [2] - 民用胶带业务2024年收入47,030万元,较2023年增长6,417万元,涨幅16% [2] - PET薄膜业务2024年收入14,080万元,较2023年增长8,620万元,涨幅158% [2] - 其他功能胶粘产品业务2024年收入94,457万元,较2023年增长7,804万元,涨幅9% [2] 增收不增利原因 - 2024年折旧、人工、研发、财务费用大幅上升,主要费用项目合计较2023年增长26,127万元,涨幅36% [2][3] - 重大建设项目完工转固计提折旧,2025年预计折旧4.4亿,后续不再大幅增加 [3] - 研发、技术等投入及新项目投产致人力成本增加,未来仍将持续投入研发和人才引进 [3] - 项目转运营期,部分借款费用费用化,2025年预计财务费用随销售规模增加而上升 [3] 未来销售收入预期 - 2025-2027年,限制性股票100%解锁下,销售收入考核目标分别为37.67亿、47.09亿、59.20亿,较2024年增长40%、75%、120% [5] 销售收入增长动因 - 大规模扩产建设完成,销售收入进入爬坡期,硬件基础为增长提供条件 [6] - 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新客户,具备为头部企业开发和交付产品的实力与经验 [6][7] - 国际形势下,“卡脖子”材料进口替代趋势为公司带来机遇 [7] 重点业务板块 - 光学显示板块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大但美日供应商占主导 [7] - 公司在折叠屏和VR眼镜领域积累经验,收入快速增长,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7] 实控人减持情况 - 实控人自2019年上市后首次减持,因个人资金需求,不影响公司治理和经营,不导致控制权变更 [7]
斯迪克(300806) - 斯迪克调研活动信息
2025-05-19 17:0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电话交流 [2] - 参与单位有方正证券、Willing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中信建投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9日,地点在江苏省太仓市青岛西路11号及线上 [2] - 总接待次数为2场,接待人员有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吴江) [2] 2024年各业务板块销售收入情况 - 光学显示业务2023年25755万元,2024年55159万元,增长29404万元,增幅114% [2] - 新能源业务2023年29290万元,2024年47108万元,增长17817万元,增幅61% [2] - 微电子业务2023年9081万元,2024年11222万元,增长2142万元,增幅24% [2] - 民用胶带业务2023年40613万元,2024年47030万元,增长6417万元,增幅16% [2] - PET薄膜业务2023年5460万元,2024年14080万元,增长8620万元,增幅158% [2] - 其他功能胶粘产品业务2023年86653万元,2024年94457万元,增长7804万元,增幅9% [2] - 合计2023年196852万元,2024年269055万元,增长72204万元,增幅37% [2] 未来三年销售收入预期 - 2025年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础增长40%,对应金额37.67亿元 [3] - 2026年增长75%,对应金额47.09亿元 [3] - 2027年增长120%,对应金额59.20亿元 [3]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动因 - 大规模扩产建设基本完成,销售收入进入爬坡期,硬件基础提供必要条件 [4] - 新产品和新客户开发持续推进,具备为头部企业开发和交付产品的实力和经验 [4] - 国际形势下“卡脖子”材料进口替代是趋势,公司做好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准备 [4] 最值得期待的业务板块 - 光学显示板块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大,美国和日本供应商占主导,公司在折叠屏和VR眼镜领域有经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5] 2024年增收不增利情况 - 折旧、人工、研发费、财务费用大幅上升,折旧摊销从25000万元增至37218万元,增幅49%;人工成本从30689万元增至37516万元,增幅22%;研发费用(不含人工和折旧)从8932万元增至12610万元,增幅41%;财务费用从7240万元增至10643万元,增幅47%;小计从71861万元增至97988万元,增幅36% [6][7] - 费用上升原因包括重大建设项目完工计提折旧、公司多方面投入及人力成本增加、项目转运营期借款费用费用化,未来部分费用预计有变化,随着销售规模上升固定成本将被摊薄 [8]
斯迪克(300806) - 斯迪克调研活动信息
2025-05-15 17:08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华夏基金、中邮基金等多家机构 [2] - 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地点在北京,总接待次数3场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吴江) [2] 2023 - 2024年各业务板块销售收入情况 - 光学显示业务2023年金额25,755万元,2024年55,159万元,增长29,404万元,增幅114% [2] - 新能源业务2023年29,290万元,2024年47,108万元,增长17,817万元,增幅61% [2] - 微电子业务2023年9,081万元,2024年11,222万元,增长2,142万元,增幅24% [2] - 民用胶带业务2023年40,613万元,2024年47,030万元,增长6,417万元,增幅16% [2] - PET薄膜业务2023年5,460万元,2024年14,080万元,增长8,620万元,增幅158% [2] - 其他功能胶粘产品业务2023年86,653万元,2024年94,457万元,增长7,804万元,增幅9% [2] - 合计2023年196,852万元,2024年269,055万元,增长72,204万元,增幅37% [2] 未来三年销售收入股权激励目标 - 2025年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础增长40%,对应金额37.67亿元 [3] - 2026年增长75%,对应金额47.09亿元 [3] - 2027年增长120%,对应金额59.20亿元 [3]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动因 - 大规模扩产建设基本完成,销售收入进入爬坡期,硬件基础为增长提供条件 [4] - 新产品和新客户开发持续推进,具备为头部企业开发和交付产品的实力和经验 [4] - 国际形势下,“卡脖子”材料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公司做好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准备 [4] 最值得期待的业务板块 - 光学显示板块研发投入最大、产品附加值最高,市场大,美日供应商占主导 [5] - 公司在折叠屏和VR眼镜领域积累经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5] 2024年增收不增利情况 - 折旧摊销2023年25,000万元,2024年37,218万元,增长12,218万元,增幅49% [7] - 人工成本2023年30,689万元,2024年37,516万元,增长6,827万元,增幅22% [7] - 研发费用(不含人工和折旧)2023年8,932万元,2024年12,610万元,增长3,678万元,增幅41% [7] - 财务费用2023年7,240万元,2024年10,643万元,增长3,404万元,增幅47% [7] - 小计2023年71,861万元,2024年97,988万元,增长26,127万元,增幅36% [7] 主要费用项目变动原因 - 重大建设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25年折旧费预计4.4亿,后续不再大幅增加 [8] - 公司在多方面投入大,新项目新车间投产使人力成本、研发费用和人工费用上升,未来持续投入 [8] - 项目由建设期转运营期,部分借款费用费用化,2025年销售收入增加,预计财务费用上升 [8] - 费用多为固定成本,销售规模上升将摊薄成本,体现规模效益 [8]
斯迪克(300806) - 斯迪克调研活动信息
2025-05-12 17:1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有中欧基金、兴全基金等5家,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地点在上海各基金公司办公地,总接待次数4场,接待人员有董事、财务总监等 [2] 2024年各业务板块销售收入情况 - 光学显示业务2023年为25755万元,2024年为55159万元,增长29404万元,比例114% [2] - 新能源业务2023年为29290万元,2024年为47108万元,增长17817万元,比例61% [2] - 微电子业务2023年为9081万元,2024年为11222万元,增长2142万元,比例24% [2] - 民用胶带业务2023年为40613万元,2024年为47030万元,增长6417万元,比例16% [2] - PET薄膜业务2023年为5460万元,2024年为14080万元,增长8620万元,比例158% [2] - 其他功能胶粘产品业务2023年为86653万元,2024年为94457万元,增长7804万元,比例9% [2] - 合计2023年为196852万元,2024年为269055万元,增长72204万元,比例37% [2] 未来三年销售收入预期 - 2025年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础增长40%,对应金额37.67亿元 [2] - 2026年增长75%,对应金额47.09亿元 [2] - 2027年增长120%,对应金额59.20亿元 [2]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动因 - 大规模扩产建设基本完成,销售收入进入爬坡期,领先硬件基础提供必要条件 [3] - 新产品和新客户开发持续推进,具备为头部企业开发和交付产品的实力和经验 [3] - 新国际形势下,“卡脖子”材料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公司做好准备 [3] 最值得期待的业务板块 - 光学显示板块研发投入最大、产品附加值最高,市场大,公司在折叠屏和VR眼镜领域有经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进口替代进程有加速预期 [4] 2024年增收不增利情况及原因 - 折旧摊销2023年为25000万元,2024年为37218万元,增长12218万元,比例49%,因重大建设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5][6] - 人工成本2023年为30689万元,2024年为37516万元,增长6827万元,比例22%,因公司多方面投入及新项目投产 [6] - 研发费用(不含人工和折旧)2023年为8932万元,2024年为12610万元,增长3678万元,比例41%,因公司多方面投入 [6] - 财务费用2023年为7240万元,2024年为10643万元,增长3404万元,比例47%,因项目转运营期,借款费用费用化,2025年预计随销售收入增加而上升 [6][7] - 小计2023年为71861万元,2024年为97988万元,增长26127万元,比例36%,这些费用多为固定成本,随销售规模上升将摊薄成本体现规模效益 [6][7]
斯迪克(300806) - 斯迪克调研活动信息
2025-04-30 17: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共22人,包括中泰证券、新华资产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地点在上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吴江) [2] 2024年各业务板块销售收入情况 - 光学显示业务2023年金额25,755万元,2024年55,159万元,增长29,404万元,比例114% [2] - 新能源业务2023年29,290万元,2024年47,108万元,增长17,817万元,比例61% [2] - 微电子业务2023年9,081万元,2024年11,222万元,增长2,142万元,比例24% [2] - 民用胶带业务2023年40,613万元,2024年47,030万元,增长6,417万元,比例16% [2] - PET薄膜业务2023年5,460万元,2024年14,080万元,增长8,620万元,比例158% [2] - 其他功能胶粘产品业务2023年86,653万元,2024年94,457万元,增长7,804万元,比例9% [2] - 合计2023年196,852万元,2024年269,055万元,增长72,204万元,比例37% [2] 未来三年销售收入预期 - 2025年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础增长40%,对应金额37.67亿元 [3] - 2026年增长75%,对应金额47.09亿元 [3] - 2027年增长120%,对应金额59.20亿元 [3]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动因 - 大规模扩产建设基本完成,销售收入进入爬坡期,硬件基础提供必要条件 [4] - 新产品和新客户开发持续推进,具备为头部企业开发和交付产品的实力和经验 [4] - 新国际形势下,“卡脖子”材料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公司做好准备 [4] 最值得期待的业务板块 - 光学显示板块研发投入最大、产品附加值最高,市场大,美国和日本供应商占多数份额 [5] - 公司在折叠屏和VR眼镜领域积累经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进口替代进程有加速预期 [5] 2024年增收不增利情况 - 折旧摊销2023年25,000万元,2024年37,218万元,增长12,218万元,比例49% [6] - 人工成本2023年30,689万元,2024年37,516万元,增长6,827万元,比例22% [6] - 研发费用(不含人工和折旧)2023年8,932万元,2024年12,610万元,增长3,678万元,比例41% [6] - 财务费用2023年7,240万元,2024年10,643万元,增长3,404万元,比例47% [6] - 小计2023年71,861万元,2024年97,988万元,增长26,127万元,比例36% [6] 主要费用项目变动原因 - 重大建设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25年折旧费预计4.4亿,后续不再大幅增加 [7] - 公司在多方面投入大,新项目新车间投产,人力成本、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上升,未来仍会持续投入 [7] - 项目由建设期转运营期,部分借款费用费用化,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上升,2025年预计随销售收入增加而上升 [7] - 费用多为固定成本,随销售规模上升,固定成本将被摊薄,规模效益将体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