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原抗体检测试剂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4:22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元(含税),总股本83,871,721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85,163,851.40元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203,097,240.84元,其中195,000,000.00元用于现金管理 [2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3.15%,新增国内注册证/备案凭证8项,国际认证15项,新增国内发明专利3项 [47][48]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在巴西投资300万美元设立孙公司,以深化国际业务布局,提升订单交付能力 [75][78]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31.32%,登革病毒检测试剂盒成为国内首家通过WHO诊断试剂专家评审组列名的产品 [49] - 公司通过海外本土电商平台进入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顶尖高校供应链,并完成印尼市场多项准入认证 [49]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0.84亿元,超过融资金额6.86亿元 [51] - 2024年支付超过1.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并注销,2025年上半年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7,201,639股 [51] - 公司发布首份ESG报告,荣获"2024年度上市公司ESG价值传递奖"等多项荣誉 [5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612,933,570.00元,已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15,396,911.09元 [21][27] - 2021年使用超募资金4,813.12万元投资建设"硕世生物快速检测产品项目",2023年该项目结项 [30] - 2022年将"硕世生物泰州总部产业园项目中的医学检验场所"结项,注销募集资金专户 [36]
硕世生物: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8: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4,660,000股 发行价格46.7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685,794,800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12,933,570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50,096,761.44元 其中以前年度使用450,096,761.44元 本年度使用0元[1]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203,097,240.84元 包含理财产品收益36,069,896.03元及利息净收入4,190,547.11元 其中195,000,000元用于现金管理[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于2024年4月25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1] - 与浦发银行泰州分行、招商银行泰州分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与硕世检验签署四方监管协议[1] - 银行专户具体存放情况:浦发银行泰州高新区支行账户余额137,437,028.23元 招商银行泰州分行账户余额65,660,212.61元[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投项目累计投入450,096,761.44元 其中泰州总部产业园项目投入387,650,000元 医学检验场所投入15,020,589.43元 快速检测产品项目投入47,426,172.01元[5] - 2019年使用募集资金115,396,911.09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2] - 2025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 其中浦发银行结构性存款130,000,000元实现收益1,300,000元 定期存款130,000,000元 招商银行定期存款65,000,000元[2] 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 使用超募资金48,131,200元投资建设快速检测产品项目 主要扩产抗原抗体检测试剂 实际投入47,426,172.01元 完成进度98.54%[5] - 尚未明确投向的超募资金余额162,152,370元[5] - 因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导致抗原检测需求下降 公司对快速检测项目投入资源进行整合[5]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0年变更医学检验场所实施主体为硕世检验 实施方式由自建改为租赁 实施地点变更 涉及募集资金金额由2,132万元调整为1,500万元[4] - 变更原因系抢抓第三方检测市场机遇 提高检测能力 该变更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 - 截至2022年4月14日 医学检验场所项目累计投资15,020,589.43元 超支20,589.43元[5] 项目结项情况 - 2022年4月医学检验场所项目结项 2023年4月泰州总部产业园项目及快速检测产品项目结项[5] - 医学检验场所项目结项后节余资金为利息收入 其余项目无节余资金[4] - 公司将对节余资金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合理规划使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