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护士到家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2024年高调推出的几十种“到家服务”,尝试扭转亏损,秘籍是跟B端共生?
第一财经· 2025-10-16 10:13
业务战略调整 - 京东健康的“护士到家”业务在C端持续亏损后,正积极拓展B端客户以寻求新的盈利点,目前已与某器械品牌就持续血糖监测仪(CGM)产品达成合作,为其客户提供佩戴及护理指导服务 [1][3] - 业务转向B端旨在获得更稳定的业务量、更低的获客成本与更高的毛利,同时通过“打包价”提前锁定服务收入和客户规模 [2][5] - 公司医疗体系整体向B端发展,护理业务作为增值服务与医疗侧布局高度关联,旨在提升品牌方销售体验并吸引其加大在平台上的投入 [6][8] 财务与运营表现 - “护士到家”业务中的居家快检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做一单就亏几十块钱,离打平还有很大的缺口” [2] - 配备“护士到家”服务后,2025年一季度京东健康CGM品类整体退货率环比下降超7%,换货率环比下降超16%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有超过1.2万名护士入驻平台,服务项目扩展至7大类64项 [8] 内部定位与协同效应 - 在公司内部,“护士到家”业务的最高优先级KPI并非营收或利润,而是扮演“辅助位”,旨在通过协同效应促进电商和医疗业务增长 [7] - 该业务能为其医药电商引流,打通“医+检+诊+药”的闭环,并为平台上的药、械品牌方提供配套服务,形成正循环 [8] - 业务与互联网医院形成协同,例如居家快检服务可完整复制线下门诊就诊历程,三小时即可出具检验结果 [9] 行业格局与挑战 - 全行业范围内,“护士到家”服务尚未跑通商业模式,尤其单一面向C端市场面临普遍亏损,早期独立创业公司多已退出市场 [2][12] - C端纯自费市场占比不足行业整体规模的两成,受公立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家政公司入局挤压,行业前景预估不乐观 [13] - 惠民保合作在后续年份因保司压价而难以盈利,企业多将其视为节约获客成本的入口 [13] 未来展望与机遇 - 京东健康等大厂入局正在为业务探索新玩法,其旗下医疗、护理、家政业务在家庭场景中可实现相互转化,以承接银发经济需求 [14][15] - 在老龄化趋势下,大厂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广泛布局可能为该项业务寻得新的商业出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