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血糖监测仪(CGM)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2024年高调推出的几十种“到家服务”,尝试扭转亏损,秘籍是跟B端共生?
第一财经· 2025-10-16 10:13
业务战略调整 - 京东健康的“护士到家”业务在C端持续亏损后,正积极拓展B端客户以寻求新的盈利点,目前已与某器械品牌就持续血糖监测仪(CGM)产品达成合作,为其客户提供佩戴及护理指导服务 [1][3] - 业务转向B端旨在获得更稳定的业务量、更低的获客成本与更高的毛利,同时通过“打包价”提前锁定服务收入和客户规模 [2][5] - 公司医疗体系整体向B端发展,护理业务作为增值服务与医疗侧布局高度关联,旨在提升品牌方销售体验并吸引其加大在平台上的投入 [6][8] 财务与运营表现 - “护士到家”业务中的居家快检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做一单就亏几十块钱,离打平还有很大的缺口” [2] - 配备“护士到家”服务后,2025年一季度京东健康CGM品类整体退货率环比下降超7%,换货率环比下降超16%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有超过1.2万名护士入驻平台,服务项目扩展至7大类64项 [8] 内部定位与协同效应 - 在公司内部,“护士到家”业务的最高优先级KPI并非营收或利润,而是扮演“辅助位”,旨在通过协同效应促进电商和医疗业务增长 [7] - 该业务能为其医药电商引流,打通“医+检+诊+药”的闭环,并为平台上的药、械品牌方提供配套服务,形成正循环 [8] - 业务与互联网医院形成协同,例如居家快检服务可完整复制线下门诊就诊历程,三小时即可出具检验结果 [9] 行业格局与挑战 - 全行业范围内,“护士到家”服务尚未跑通商业模式,尤其单一面向C端市场面临普遍亏损,早期独立创业公司多已退出市场 [2][12] - C端纯自费市场占比不足行业整体规模的两成,受公立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家政公司入局挤压,行业前景预估不乐观 [13] - 惠民保合作在后续年份因保司压价而难以盈利,企业多将其视为节约获客成本的入口 [13] 未来展望与机遇 - 京东健康等大厂入局正在为业务探索新玩法,其旗下医疗、护理、家政业务在家庭场景中可实现相互转化,以承接银发经济需求 [14][15] - 在老龄化趋势下,大厂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广泛布局可能为该项业务寻得新的商业出路 [15]
九安医疗(002432) - 002432九安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0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有两大核心战略,一是发挥 iHealth 知名度和口碑,推出家用医疗电子产品和 IVD 产品;二是推进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运用新技术助力糖尿病全病程综合照护,今年加快 AI 赋能 [3] - 公司在国内柯顿工厂、美国工厂及外协工厂有产能布局,考虑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建设产能,加大非美市场开拓力度,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及关税风险 [5] - 公司科创投资方向包括抓住中国工程师红利,投资硬科技等领域;抓住 AI 浪潮,出资覆盖算法、算力、应用数据 [14] 产品业务进展 呼吸道检测产品 - 上呼吸道病毒筛查产品在美国有基础性市场需求,每年甲流、乙流感染人数在 2000 万到 4000 万之间,家用自测试剂盒产品已普及 [4] 糖尿病照护业务 - 2024 年全年,糖尿病照护业务相关收入达 7,616.19 万元;国内在 50 个城市、394 家医院推广,照护病人约 32.9 万人;美国合作 74 家诊所、388 名医生,照护患者约 2 万人 [6] AI 相关产品 - 开展糖尿病诊疗照护 O+O 新模式积累私域大数据,打造糖尿病管理领域 AI 垂直大模型,推动 AI 赋能该模式,未来迈向“多病种家庭医助”“AI 家庭医生”;2024 年末在中美组建 AI 专业团队,开展“AIoT 糖尿病家庭医助”等项目研发,试点多款工具级 AI 应用 [7][8] - AI 智能助听器在研发中,预计今年末、明年初进行注册准备工作,打造新架构和算法,实现创新 OTC 助听流程 [9] 持续血糖监测仪(CGMS) - 已在国内开展正式临床工作,2025 年加大投入提升进度,中美均建立专利团队应对专利问题 [15][16][20] 其他产品 - 家庭自测类产品推出甲乙流及新冠三联检试剂盒,后续拓展可检测病毒序列;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将推出洗鼻器、新款额温计等,升级传统产品 [17] - 国内九安品牌产品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将持续推出新品 [19] 资产配置与财务情况 - 公司在香港成立子公司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涵盖固定收益、权益、股权类资产等,目标是保值增值,计划用部分利润在国内做科创投资 [10] - 截至 2024 年末,多元化配置资产组合中,现金类资产占比 2.2%,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 65.2%,公开市场权益占比 19.3%,私募股权占比 11.7%,对冲基金占比 1.6% [13]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2.66 亿元,去年同期为 2.47 亿元,同比增长 7.62% [33] - 2024 年度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 7.40 亿元,投资收益金额约 7.12 亿元 [34] 研发与销售情况 - 研发投入类别包括“AIoT 糖尿病家庭医助”“持续血糖监测项目(CGMS)”、AI 智能助听器项目及传统产品研发 [18] - 新产品推出渠道和营销方式与原产品类似,2024 年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度略有提高,销售团队规模基本稳定 [24] 市值管理与股价问题 - 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回馈股东,已完成 4 次股票回购,总金额近 24 亿人民币,2025 年 2.5 亿至 5 亿规模的股份回购计划正在进行中 [20] - 公司认为适用市净率 + 市盈率估值模型,希望通过经营业绩和发展成果获资本市场价值认可 [29][30] 其他问题解答 - 公司新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主体,拓展新零售业务渠道,与小米、小鹏等合作建立汽车销售网络 [32] - 员工持股计划是薪酬体系一部分,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分三年解锁,有限售期安排;公司 2013 年成立欧洲子公司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