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按需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终结网约车“保险裸奔”困局需疏堵结合
金融时报· 2025-10-29 10:07
行业核心问题 - 新能源网约车行业存在“投保难、保费贵”的现实症结,导致部分司机以私家车名义购买保费更低的“非营运”保险 [1][3] - 私家车从事高强度网约车运营(如事发前8个月接单超千笔)导致出险概率发生根本性上升,但车主仍要求保险公司以低保费覆盖高风险,违背保险合同公平原则 [2] - 行业催生了以非营运险“蒙混过关”的灰色做法,甚至滋生了不受监管的“统筹保险”等金融替代品,使司机处于毫无保障的状态 [3] 司法判决与责任界定 - 法院判决明确指出,被保险人在车辆用途变更、风险显著增加时负有法定告知义务,厘清了网约车和家用车的责任边界 [2] - 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运营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有权拒赔,车主需自行承担赔偿责任,此类案件并非孤例 [1][2] 平台方责任与行动方向 - 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营组织者和受益方,有责任对旗下车辆的保险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应将购买合规营运险作为司机接单的前置条件 [4] - 平台应通过技术手段核验保单性质,并加强对司机的风险宣传与政策引导,以保障司乘人员权益和行业良性生态 [4] 保险行业产品与监管创新 - 传统的“营运/非营运”二分式保险产品分类模式已滞后于网约车新业态,保险公司需探索开发更灵活、更具适配性的保险方案 [4] - 保险产品创新方向包括基于行驶里程、接单时长的“按需保险”,以更合理的产品定价满足兼职司机需求 [4] - 监管部门需强化市场引导与监督,打击非法保险产品,并推动构建既覆盖风险又让司机负担得起的普惠保险体系 [4]
金融助力低空经济增长的思考
金融时报· 2025-07-28 10:31
行业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处于孕育发展加速阶段 [1] - 国家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近20个省份颁布支持政策 20省市成立产业基金总规模1135亿元 专项债金额54亿元 [2] - 近五年行业获得728次创投融资 92次融资金额超1亿元 无人机领域总投资额达455.2亿元 [2]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仍在探索阶段 呈现形势复杂 [3] - 具有技术颠覆性和发展路径不确定性特征 存在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 [3] - 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和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1][3] 融资支持体系建设 - 需建立传统授信与新型融资协同 政策资金与民间资本互补的融资体系 [3] - 建议实施差异化授信策略 开发专属金融产品 推进投贷联动业务 [4] - 鼓励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以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初创企业 [4] - 运用融资租赁缓解设备购置资金压力 成熟企业可通过债券、资产证券化融资 [4] 差异化金融赋能路径 - 针对共享经济模式需优化平台支付结算 开发灵活贷款和按需保险产品 [5] - 对全链条模式应以链主企业为核心 通过供应链金融提升融资可得性 [5] - 针对物流、农业、旅游等场景需加强场景化金融产品设计和理赔体系 [5] - 跨领域协同模式需加强跨行业联合融资及收益分享机制设计 [5] 保险保障体系构建 - 需为企业技术研发中断、知识产权侵权、设备毁损等风险提供保障 [6] - 应针对物流配送、航空器载人、城市管理等场景创新保险产品 [6] - 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完善基础数据库 支持风险评估与精准定价 [6][7] 配套机制与政策激励 - 需加快明确低空行业监管框架 完善空域管理和飞行安全规范 [7] - 建议运用财政贴息、专项奖励、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成本 [7] - 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补偿银行贷款损失 提升信贷投放积极性 [7] - 需搭建低空经济数据资产交易平台 推动数据资产有效融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