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保电管控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多维度透视这份亮眼绿色“成绩单”!100秒解锁首届“碳中和”世界运动会
央视网· 2025-08-15 10:23
央视网消息: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正在四川成都市举行。这次世运会致力于打造首届"碳中和"世界运动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成都从场馆建设、能源保障、交通出行、赛事组织等各环节,全面采取减碳措施,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赛事全程。 为践行低碳交通,赛事期间,成都市投入了7000多台新能源公交车。场馆区域设置了18台"碳基魔方"智能回收箱。这些回收箱通过 智能识别、自动称重和积分奖励,引导观众精准投放垃圾,提高资源循环意识。这些积分可在世运会特许商品店进行消费。此外, 世运村内还设置了多处智慧厕所。 成都世运村科技服务业务主管李佳颖介绍,这个智能厕所可以自动判断地面清洁程度,以及厕所内是否有人,从而实现节水、节 电。 相关部门与赛事执委会,共同发起了"成都世运会碳中和领航员"计划倡议,建立碳信用捐赠企业库,希望以赛事为突破口,进一步 守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赛事期间,世运会组织方充分利用四川水电资源优势,在开幕式、主媒体中心、世运村、竞赛场馆等场景广泛应用清洁能源电力, 部分场馆还加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实现"自发自用",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成都世运会电力保障前线指挥部负责人干建伟介绍,他们创新采用了先进的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实 ...
科技“守护”成都世运会赛场内外 解锁赛场外那些新鲜事
央视网· 2025-08-11 13:22
央视网消息:赛场内比赛激烈,赛场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鲜事? 这几天,运动员们居住的运动员村文化活动也拉开序幕。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还能体验竹编、剪纸等非遗活动。 意大利运动员乔尔吉娅表示,她很喜欢这个绳编的手环,对她来说还挺容易的,也是她在成都的一次很有趣的体验。 运动员村非遗体验活动丰富多彩 塞浦路斯运动员迈克尔·乔治欧表示,看到这些新奇的东西让他很开心。在他看来,中国文化非常特别。他曾多次因工作来到中国, 每一次都喜欢看看这里的新鲜事物、精美的手工礼品和独特的文化,这种体验让他觉得非常美好。 赛场内外科技"守护" 保证盛会精彩纷呈 场内的各项赛事有条不紊,场外的文化体验丰富多元,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背后,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保障工作。为了在细节上"刷 新"全球旅客的体验感,成都在赛事场馆及周边重点站设置70个志愿服务小站。423座地铁车站已全部配备支持10多种外语实时翻译 的多语种翻译机,方便国际乘客咨询、乘车。 为确保用电无忧,此次世运会创新采用了"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实时监控电力供应情况。从500千伏变电站到开幕式插座的50公里关 键线路,被1:1三维全景复现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平台可实时调配队伍、车辆 ...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世运会10项保电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中国能源网· 2025-07-17 08:59
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建设 - 国网四川电力10项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包括1项500千伏工程 7项220千伏工程和2项110千伏工程 新建线路长度320公里 新增变电容量336万千伏安 [1] - 工程精准提升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东部新区 高新区等八大核心赛区的电网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 为赛事奠定坚实能源基础 [1] -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无人机放线 智能张力控制 机械化跨越架等先进智能化施工技术 大幅提升建设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2]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四川电力创新升级数智保电管控平台 将35个关键场所纳入重点保电范围 对104座变电站和232条输配电线路实施重点监测与特巡特护 [3] - 开展多轮次 多场景实战化应急演练 全面检验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 - 成都东部新区作为主赛区之一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统筹推进7项工程 2100余名电力建设者参与设备调试和系统优化 [2] 电网结构优化 - 罗家店—尖山改接大林220千伏线路工程将攀西地区清洁水电引入成都南部电网核心区域 缓解500千伏主电网负荷压力 [3] - 工程投运后天府新区核心区形成由川西和攀西两大清洁能源基地共同支撑的"双源共济"供电新格局 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 [3] 工程建设管理 - 充分发挥市 区两级专班协同机制优势 深化政企联动 高效破解难题 [2] - 精心编制"施工作战图" 严格把控关键节点 倒排工期 挂图作战 [2]
成都世运会10项保电工程全部投运护航赛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21:06
电力工程建设 - 成都空港新城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成功送电,标志着国网四川电力10项成都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全部建成并投运 [1] - 10项工程涵盖多电压等级,包括500千伏工程1项、220千伏工程7项、110千伏工程2项,新建线路320公里,新增变电容量336万千伏安 [2] - 工程精准覆盖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八大核心赛区,显著提升了区域电网承载能力与供电质量 [2] 技术创新与施工管理 -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无人机放线、智能张力控制等新技术,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2] - 2100余名建设者参与攻坚调试,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期完成 [2] 清洁能源与电网升级 - 罗家店-尖山改接大林220千伏线路工程将攀西清洁水电引入成都南部电网,形成川西与攀西清洁能源"双源共济"格局 [5] - 该工程使天府新区供电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 [5] 数智化保电体系 - 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同步上线,35个关键场所、104座变电站及232条线路纳入重点监测 [5] - 通过多轮应急演练强化处置能力,助力成都呈现绿色低碳理念的体育盛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