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理念

搜索文档
成都38所新建学校9月投用 新增学位6.3万个,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学段
四川日报· 2025-08-20 15:23
新增学位5310个 幼儿园9所 小学14所 新增学位30690个 初中12所 新增学位20100个 在这些新建学校中,备受关注的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金融城校区)已完成全部开学准备工作,将 于9月1日正式迎来首批800名初一新生。作为七中育才教育集团的第五个校区,该校延续了母体的办学 理念和文化底蕴,同时融入了现代化教育元素。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校建筑群由教学楼和综合楼组成,通过连廊有机连接。教学区配置了60间 AI智慧教室,并创新打造了"五育共享空间",按楼层分别设置活力、科技、书香、艺术、国际主题功能 区。图书馆采用双层设计,除传统阅读功能外,还将作为"整本书阅读课"的特色教学场所。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本部骨干、跟岗培养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该校副校长周玲介 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全面部署了课堂智能教学反馈系统,可对师生课堂行为进行全过程数据采集 和分析,实现精准教学。" 记者了解到,该校全面配备的AI智慧教室,利用课堂智能教学反馈系统,可实现对课堂上老师的 讲授、提问、板书、巡视、互动,学生的听讲、举手、应答、读写等信息进行全程全方位的采集,从而 生成评价报告,对课堂进行针对性调整改进。 ...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世运会10项保电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中国能源网· 2025-07-17 08:59
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建设 - 国网四川电力10项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包括1项500千伏工程 7项220千伏工程和2项110千伏工程 新建线路长度320公里 新增变电容量336万千伏安 [1] - 工程精准提升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东部新区 高新区等八大核心赛区的电网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 为赛事奠定坚实能源基础 [1] -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无人机放线 智能张力控制 机械化跨越架等先进智能化施工技术 大幅提升建设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2]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四川电力创新升级数智保电管控平台 将35个关键场所纳入重点保电范围 对104座变电站和232条输配电线路实施重点监测与特巡特护 [3] - 开展多轮次 多场景实战化应急演练 全面检验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 - 成都东部新区作为主赛区之一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统筹推进7项工程 2100余名电力建设者参与设备调试和系统优化 [2] 电网结构优化 - 罗家店—尖山改接大林220千伏线路工程将攀西地区清洁水电引入成都南部电网核心区域 缓解500千伏主电网负荷压力 [3] - 工程投运后天府新区核心区形成由川西和攀西两大清洁能源基地共同支撑的"双源共济"供电新格局 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 [3] 工程建设管理 - 充分发挥市 区两级专班协同机制优势 深化政企联动 高效破解难题 [2] - 精心编制"施工作战图" 严格把控关键节点 倒排工期 挂图作战 [2]
绿色消费为经济发展积蓄发展后劲
经济日报· 2025-05-22 08:13
绿色消费发展现状 - 绿色消费是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覆盖吃、穿、住、用、行等最终消费领域,对经济拉动和资源环境保护作用明显 [1] - 绿色消费能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1] - 绿色消费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生产消费回收成本、市场供需匹配、政策标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1]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碳足迹全程追溯 [2] - 推动数智化赋能绿色供应链,优化物流组织配送方式,减少包装物浪费和污染 [2] - 强化生产者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责任,提升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2] 绿色消费场景创新 - 拓展绿色消费场景,推广"以旧换新",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2] - 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推动社区二手交易平台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 [2] - 发展绿色商场、智慧社区等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消费体验 [2] 绿色消费制度标准建设 - 建立健全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和服务标准 [2] - 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标识制度,完善审核体系,提升绿色标识公信力 [2] - 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国际接轨,提升"中国能效标识"等认证的影响力 [2] 绿色消费激励措施 - 出台财政、金融、价格等支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2] - 制定节水、节能、回收等财政补贴政策,推动银行开发绿色消费信贷产品 [2] - 推行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和采购补贴,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积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