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型景区
icon
搜索文档
抓住“文旅+百业”发展契机
经济日报· 2025-10-14 11:26
假日经济表现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假期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选择,假日经济展现出韧劲活力 [1] 驱动因素 - 政策端通过调整列车班次、减免高速费、规范假日市场等举措为出行提供保障 [2] - 服务端数字化服务与交通网络升级,高铁网络覆盖超95%的热门旅游城市 [2] - 供给端经营主体创新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细分场景,文旅融合型景区、科技赋能型街区等是重要发力点 [2] - 夜经济推动体验型消费升级,无人机、水幕、全息投影等技术重构夜间视觉体验,夜间消费集聚区持续火爆 [2] 行业挑战 - 热门景区和小众目的地客流突破承载上限,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不足,出现生态破坏问题 [3] - 部分互动式体验项目流于表面,如非遗技艺展示局限为摆摊售卖,中小城市时节性实景演出产品同质化、浅层化 [3] - 部分文化地标堆砌商业业态,"消费刺客""诱导购物"等市场乱象制约市场良性发展 [3] 发展建议 - 运用科技手段建立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网络,通过分时段预约、弹性开放等方式调控流量 [3]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将影视、游戏、非遗、演艺等文化资源与旅游场景深度转化,发展康养慢游、研学营地等 [3] - 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商家信用档案,对违规行为实施跨区域联合惩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4] - 释放入境消费政策红利,拓展免签范围与停留时长,配套开发精品线路与离境退税服务 [4]
刘敏:抓住“文旅+百业”发展契机
经济日报· 2025-10-14 08:34
假日文旅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8天长假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日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日增加1081.89亿元 [1] - 假期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选择,假日经济走热带来文旅消费需求极大增长及关联产业发展 [1] 假日经济驱动因素 - 5G等新技术普及应用和消费新场景出现,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与消费需求同频共振形成良性循环 [1] - 高铁网络覆盖超95%以上的热门旅游城市,数字化服务与交通网络持续升级 [2] - 部分航线"空空中转"机票价格比直飞机票低30%以上,为大众出行创造条件 [2] - 经营主体创新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细分场景,文旅融合型景区、科技赋能型街区、多元业态商圈是重要发力点 [2] 夜间经济与消费新业态 - 夜经济推动体验型消费升级,运用无人机、水幕、全息投影、功能型机器人等技术重构夜间视觉体验 [2] - 博物馆夜游延时成假日常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持续火爆 [2] - 夜食、夜娱、夜购、夜游、夜养协同发力 [2] 行业现存问题与挑战 - 热门景区和小众目的地客流突破承载上限,出现基础设施不足、植被受损、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生态破坏问题 [3] - 部分互动式体验式文旅消费项目流于表面,如非遗技艺展示局限为摆摊售卖,中小城市时节性实景演出产品存在内容同质化、浅层化、粗糙化问题 [3] - 部分文化地标堆砌商业业态,"消费刺客""诱导购物"等市场乱象仍然存在 [3] 行业优化与发展方向 - 运用科技手段建立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网络,热门景区通过分时段预约、弹性开放等方式调控流量 [3]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将影视、游戏、非遗、演艺等文化资源与旅游场景深度转化,推动康养慢游、研学营地等深度融入假日经济 [3] - 用好"跟着IP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通过"百城百区"行动等促消费政策引导资源向县域与新兴目的地倾斜 [3] - 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商家信用档案,对"消费刺客""诱导购物"等行为实施跨区域联合惩戒 [4] - 释放入境消费政策红利,有序拓展免签范围与停留时长,配套开发精品线路与离境退税"无感申报"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