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DC充电枪
icon
搜索文档
应收账款走高,沃尔核材赴港IPO前大手笔分红
搜狐财经· 2025-07-15 08:56
公司概况 - 沃尔核材成立于1998年6月,2007年在A股主板上市,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招商证券国际 [2] - 公司是高速数据通信与可替代能源电力传输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高分子辐射改性新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 [2] - 产品涵盖高速铜缆、汽车数据通信线、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线缆等2500多种,应用于通信行业和可替代能源行业 [2] 市场地位 - 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市占率24.9% [2] - 全球热缩材料行业龙头,市占率20.6%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DC充电枪市场份额高达41.7%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6.6亿元、7.58亿元、9.21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7.59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35.86% [4] 应收账款情况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26.04亿元、29.66亿元、35.79亿元 [6] -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8.79%、51.86%、51.72% [6] -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由2022年1.33亿元增至2024年1.75亿元 [7] 现金流与债务 - 2022-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逐年减少,分别为1.3亿元、7792.3万元、237.3万元 [9]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77亿元,短债规模10.82亿元,存在2.05亿元缺口 [10] - 2024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7.74亿元,租赁负债32.98万元 [11] 分红情况 - 2022-2024年分别派息4410万元、5040万元、2.12亿元 [11] - 2025年6月16日递表当天宣布再度派息1.71亿元 [11]
新股前瞻|多行业龙头,业绩稳健的沃尔核材能否博得投资者青睐?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2:0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全球第二大及中国最大的高速铜缆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24.9%,同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DC充电枪最大制造商,市场份额41.7% [1] - 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3.87%,净利润复合增速18.1%,2025年Q1收入17.59亿元(同比+26.6%),净利润2.7亿元(同比+36.5%),账上货币资金9.66亿元 [1] - 业务分为电子通信业务(2024年收入43亿元,占比62.2%)和可替代能源电力传输业务(2024年收入24.6亿元,占比35.6%) [2] 业务表现 电子通信业务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1.37%,其中通信电缆和电子材料分别增长11.8%和11.3%,2024年收入份额分别为24.6%和37.6% [2] - 通信电缆产品包括高速铜缆(全球市场份额24.9%)、汽车数据通信线等,电子材料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力基础设施等关键行业 [2][3] - 高速铜缆通过全球领先AI企业认证,用于运算服务器,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9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30.4%,预计2029年达49亿元 [3][7] 可替代能源电力传输业务 - 新能源汽车电力传输产品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29.5%,份额提升4.6个百分点至20%,DC充电枪市场份额41.7% [5]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DC充电枪市场规模391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74.9%),预计2029年达971亿元 [10] - 充电枪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行业三大制造商合计收入10亿元,市场份额82.2% [10] 财务数据 - 2024年电子通信业务毛利润贡献61.3%,电子材料产品毛利率39.1%(毛利润贡献48%),新能源汽车电力传输产品毛利率从29.2%下降至23.3% [5]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稳定在30%-31%,销售费用率从5.9%降至5.1%,研发费用率从5.7%降至5%,财务费用率从1.7%降至0.9% [5][6] - 2024年净利率13.3%(提升1个百分点),ROE为13.83%,2025年年化ROE达16.93% [6] 行业前景 - 高速铜缆行业集中度高,全球前五大制造商合计市场份额86.8%(收入10.8亿元),多通道800G/1.6T/3.2T需求将上升 [7] - 全球电缆市场规模2024年375亿元(复合增速高单位数),预计2029年达490亿元,公司以10.6%份额稳居中国第一 [10] - 充电枪市场2024年中国安装超160万台,预计2029年达500万台 [10] 产能与扩张 - 截至2024年12月拥有9个中国制造基地和1个越南基地,已签署马来西亚160000平方米土地购买协议 [11] - 2024年国外收入占比11.7%,海外产能有望持续释放业绩 [11] - A股当前PE估值31倍,市值290亿元,港股上市估值或略微打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