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icon
搜索文档
百年老校“向新力”!河海大学这样绿色发展添“新能”——
扬子晚报网· 2025-10-10 18:34
高校如何实现"科技+产教"双融合?河海大学有妙招。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依托传统水 利、土木等学科交叉优势,赓续能源专业悠久办学历史,通过"产教+科教"双融合,全链条添翼能源转 型发展。在新能源领域捷报频传,2024年以来,获批5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摘得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充分彰显了百年老校的"向新能力"。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新能源领域专业发展,2008年就开办了全国首批和江苏省最早的"风能与动力工 程"专业,后发展成为现今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结合学校水利、电气、力学、流体机械 等方面学科优势,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2011年成为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 2021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得交叉学科博士点。"新能源学院副院长、全国风电本科专 业发起人之一许昌教授说。 近年来,河海大学专家还逐步开拓海洋新能源。"我们不断拓展学科方向,瞄准潮流能、波浪能、海上 风能、海上光伏等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在海洋能资源评估、海洋工程结构安全设计和多能互 补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港航院管大为教授说。 1986年,面对能源重镇常州兴盛的 ...
新工科专业崛起!高考报志愿应锚定大赛道、次新专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5:41
绿牌专业榜单 - 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均为工科专业[1][3]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工作,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成为电厂操作人员,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则主要从事机器人工程技术工作[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近五年均上榜4次,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均上榜3次,车辆工程为首次上榜[3] 就业质量表现 - 2024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均月收入7282元,位列本科高薪专业第2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平均月收入7018元,位列第10位[5] - 四川大学2024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超70%进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近九成在国有企业就业[5] - 信息安全专业连续多年薪资排名第一,2024年平均薪资达7599元[10] 专业供需特征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毕业生规模仅6000-7000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7000-8000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到10万人[9] - 复旦大学数据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未来5年需高层次人才近十万名,而国内年培养能力仅1-2万人[8] - 计算机类专业如信息安全、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近三年未进入绿牌榜单,反映产业更迭趋势[10] 专业设置背景 - 绿牌专业均面向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如芯片、碳中和、智能制造等政策重点扶持方向[3][8]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12年首次出现在本科专业目录,机器人工程2020年才进入目录[8] - 华东理工大学实施工科试验班招生培养模式,设置智能与机器人等4个试验班和5个实验班[13] 产教融合趋势 - 北京物资学院成立期货学院和京东学院,构建产业-专业-职业三业融通培养模式[14] - 西南民族大学与顺丰、华为等共建低空经济、现代畜牧产业学院及华为ICT学院[14] - 教育部强调引导高校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