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极耳大圆柱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7.11-深圳丨睿恩新能源 重点支持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6-28 17:30
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7月10-11日,由 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的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 技术高峰论坛 将于 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2楼国际厅正式举办。 本次论坛将聚焦第五届聚焦两轮车及换电、两轮车锂电、钠电池的技术 高峰论坛,高倍率、超快充、新材料、新工艺等前沿技术深度探讨和思维碰撞。论坛将邀请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细分重量级企业, 600+企业高层汇聚共论行业发展。 经活动组委会确认, 江苏睿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金牌赞助商重点支持本次大会举办,同期 睿恩新能源 国内销售副总经理 谢志明 将 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内容为: 全极耳圆柱电池在电摩和轻型两轮车的应用 !敬请期待! 企 业 介 绍 江苏睿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 "新能源之都" - 中国常州。 重磅!睿恩新能源INR21700-RS50全球量产发布会圆满落幕,高能锂电时代正式开启 精 彩 推 荐 更多内容: 睿恩联袂蔡司:以高精密检测技术赋能全球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睿恩无极耳21700-6Ah电池全球首发,携手蔡司共绘质量新篇章 睿恩新能源掀起"无极耳"技术风暴,创新实力引爆行业关注! 睿恩新能 ...
后浪力华出手:大圆柱“热-力-电”三角困局告破
高工锂电· 2025-06-06 17:45
46系大圆柱电池赛道重启 - 特斯拉、宝马等车企押注46系大圆柱电池路线,带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ES等全球TOP动力电池企业加速产业化布局[1] - 新玩家如力华电源、睿恩新能源以46系大圆柱为核心产品进入赛道,背后有明星资本支持[1] - 2024年成为转折点,制造技术进步使大圆柱在良率、效率、成本等方面具备量产条件[2] - 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电动化场景兴起,重构电池性能需求[2] - 全球动力电池竞争进入"效率与性能"双重博弈阶段[3]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相比传统方壳电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比软包电芯更高安全性[7] - 圆柱结构在成组时具有极高灵活性,可实现热电分离的高安全性[7] - 标准化结构在生产制造和成组制造上有巨大成本节约空间[7] - 适配快充、高倍率、长循环、安全、标准化等多元场景需求[8] - 2024年150kW以上快充桩新增占比达50%,快充能力成为核心需求[9] 产业化挑战与突破 - 壳体焊接细节、产线制造良率、设备速度等工程化难题曾制约放量[8] - 2024年自动化产线成熟与工艺优化推进,制造门槛被迅速攻克[8] - 力华电源采用"全通路无极耳"结构设计,取消传统焊点与转接片,使电芯在50C脉冲放电下温升控制在11.2°C[15] - 铝壳方案替代钢壳设计,最高温升降低3~5°C,热分布均匀性提升20%[18] - 开发多相均衡传导技术,提升锂离子传输效率约30%[18] 力华电源的差异化布局 - 聚焦4695与46120两大主流尺寸,针对高倍率与高能量密度需求[21] - 建设国内首条180PPM铝壳大圆柱磁悬浮高速量产线,单线效率行业领先[19] - 采用"极简制造"理念,异物引入风险降低75%,产品良率提升5%[19] - 核心团队来自锂电头部企业,拥有20年以上大圆柱研发经验,储备专利超200项[25] - 万华化学持股27.3%,提供材料体系支持[25] 全球化发展态势 - 46系大圆柱正从中国工厂走向国际供应链[27] - 力华电源亮相2025年欧洲电池展,与博世、MAN、保时捷、宝马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9] - 大圆柱电池在全球电动化深水区仍存在结构性突破空间[30] - 行业处于从技术验证走向产业落地的关键阶段[30]
睿恩新能源:无极耳大圆柱电池,为人形机器人注入“超能心脏”
起点锂电· 2025-04-08 18:38
行业背景 - 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与仿生科技驱动下正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领域的超级助手 [2] - 电池作为机器人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灵活性、续航和可靠性,传统电池存在温升失控、功率不足等痛点 [2] 公司定位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元年,睿恩新能源凭借无极耳大圆柱电池技术成为万亿级赛道核心推动者 [4] - 公司提供高倍率、宽温域、超长寿命、极致安全的电池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产业迈向智能新纪元 [4] 技术突破 - 无极耳技术重新定义机器人电池性能极限,满足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放电、宽温域适应性、超长循环寿命及耐摔打性需求 [5] - 10分钟闪电快充:4C阶梯充电技术实现0-80% SOC极速补能 [5] - 50C脉冲放电能力:支持70A连续放电与50C秒级脉冲输出 [5] - -40℃至80℃宽温域运行:覆盖极地勘探、沙漠作业等极端场景 [5] - 600次大倍率循环容量保持率≥90%,寿命较竞品提升30% [5] - 内阻降低超80%,温升减少30%,解决高功率放电稳定性难题 [5] 应用场景 - INR21700-RS50系列电池(能量密度超270Wh/kg)已量产,适用于多领域机器人 [7] - 工业场景:支撑20-40kg负重作业,单次充电续航4-6小时 [7] - 家庭服务:保障冬季户外与夏季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表现 [7] - 极限探索:-40℃极寒环境中稳定放电,-20℃低温可充电 [7] 生态合作 - 与海康机器智能战略合作,整合智能物流系统与电池技术 [9] - 联合江苏泛华进出口有限公司加速欧美、东南亚市场渗透 [9] - 投入20%营收用于研发,布局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等前沿技术 [9] 未来规划 - 以50GWh规划产能为支撑,推动人形机器人电池从性能满足向体验超越升级 [11] - 持续深耕无极耳技术,定义全球标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