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腾AI平台
搜索文档
详解华为生态棋局:开发者、开源、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5:10
生态战略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每年投入150亿元人民币用于生态发展 为全球开源社区提供1500P算力支持 并动员1.5万人参与生态平台开发与支持[1] - 公司强调生态建设是智能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坚持创新引领和开源开放战略 通过产业协同释放人工智能价值[1][3] - 公司从通信和网络设备为核心向终端、计算等生态型产业延伸 服务对象从ToB行业客户和ToC消费者扩展到ToD开发者群体[2] 技术生态布局 - 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快速发展 社区贡献者数量突破9200人 累计代码贡献超过1.3亿行 孵化了1100多个三方组件库[4] - OpenHarmony已支撑1300多个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 60多款、1700多万台终端设备搭载鸿蒙5系统[5] - 鲲鹏和昇腾平台实现关键升级 鲲鹏新芯片在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规模化部署 昇腾公布三代AI芯片计划至2028年[6] - 华为云开发者总数达到850万 过去一年新增约200万开发者 提供弹性算力和低代码开发平台[6] 开源项目进展 - 核心开源项目OpenHarmony、openEuler、openGauss快速迭代 成为生态重要标志[2][10] - openEuler在服务器和边缘计算操作系统领域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 openGauss数据库活跃度迅速上升[10] - 华为将HiF8和HiF4数据格式技术捐赠给全球计算联盟GCC 可实现50%~75%显存占用降低和2~8倍矩阵乘算力提升[10] 开发者生态建设 - 启动"天工计划"投入10亿元扶持AI生态创新 计划激励超过1万个AI原生元服务与5000多个智能体孵化[5] - 推出华为坤灵"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 发布"百&万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和10000家精英工程商[7] - 启动"基础软件千校行动"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2000多所高校 计划培养1万名教师和100万新型软件人才[11] 产业合作与标准建设 - 新一代短距通信技术"星闪"吸引1200多家伙伴共建标准与生态 采用星闪终端超亿台[10] -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开源基金会和标准组织 与Linux Foundation、Apache等机构保持长期合作[11] - 通过开放灵衢和数据格式创新提升大模型训练推理效率 技术成果与全球企业用户和高校共享[10] 生态体系特征 - 公司构建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云服务、开发平台的纵向技术栈 通过开源开放形成横向扩张[7] - 生态建设强调硬件、软件和编程框架深度协同 实现面向多样化场景的"系统最优"算力优化[6] - 全球开发者共同体成为新应用、新标准和新产业形态的孵化器 降低创新门槛和开发成本[12]
华为:AI+制造不是技术秀场,而是全栈新基建革新
环球网· 2025-09-15 20:30
公司核心观点与定位 - AI与制造深度融合是核心议题,公司展现从顶层方法论到基层技术支撑的完整落地路径 [1] - 公司定位为兼具制造基因与数字技术优势的行业引领者,源于自身转型实践,服务制造行业 [1][3][4] - 公司战略以“自身实践+ICT技术”为双轮驱动,与伙伴共建生态,推动制造业从制造驱动转向数据与AI双轮驱动 [10] 公司自身转型实践 - 公司自2014年开始数字化转型,2018年启动全面智能化升级战略,将数据和大模型引入研、产、供、销、服各个环节 [1] - 在研发领域,导入几百亿行精选代码及几千万个开源代码仓数据,通过研发大模型将软件版本开发周期大幅缩短 [3] - 在生产领域,通过大模型技术使能智能工厂,实现生产异常秒级预警、分钟级响应 [3] - 基于实践沉淀出完整的企业数智化转型与数据治理方法论,在7大场景打造了20个解决方案 [3][4] 核心技术底座:四位一体新基建 - 围绕数据“采传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提供智能联接、智能存储、智能算力、智能平台端到端全栈方案 [5][7] - 智能联接方面,推出网络级负载均衡技术,将AI训练平均时长从34天缩短至25天,提升效率并解决网络性能瓶颈 [5] - 智能存储方面,构建统一数据湖,实现企业全域数据资产可视、可管、可流动,通过训练加速、推理加速助力转型 [6] - 智能算力方面,昇腾AI平台覆盖训练到推理全流程,全栈优化工具链降低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门槛,并与vLLM等开源社区合作 [6] - 智能平台方面,通过云平台算力并行调度等技术提高算力线性度,确保算力卡物尽其用,并提供全流程安全防护 [7] 行业场景化落地实践 - 公司服务于车辆装备、半导体、家电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全国31大类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方案 [7] - 在汽车制造领域,与赛力斯合作构建“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架构,落地智慧安防、产线可视化等应用,实现高效生产与精益运营 [8] - 在机器人行业,帮助企业打造IPD管理体系,并基于盘古大模型对厨师机器人进行训练,提升研发质量与节约成本 [8][9] - 在医药行业,为柳州医药通过天筹求解器实现AI线路规划,路径规划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30分钟,配送效率预估提升15%,仓内拣货效率预估提升18%,年度供应链综合成本降低3% [9] - 实践逻辑为“场景牵引、以用促建”,将技术能力与行业知识结合,让AI嵌入关键环节,从效率提升转向价值创造 [9]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强调伙伴生态重要性,秉持互补共赢原则,公司提供算力平台与大模型能力,伙伴输出行业经验与场景落地能力 [9] - 在重庆通过“三阶六步”合作模式深化本地协同,依托OpenLab创新实验室为伙伴提供支持,重点深耕车辆装备、半导体等优势产业 [10] - 目标是与行业同仁共创智能制造崭新未来,抓住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窗口期,帮助企业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