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CT

搜索文档
借助高科技 “慧眼”识文物
科技日报· 2025-06-16 09:05
科技创新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科技创新成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1] - 同位素与辐射技术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和散裂中子源等装置,可开展文物材质、结构、工艺等多方面研究 [1] - 2023年5月"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获批,目标建设核技术文物研究平台和专用装备研发 [1] 同步辐射技术的应用 - 同步辐射光可在分子和原子尺度上观察物体,被称为"超级显微镜" [1] - 该技术可详细了解文物材料退化状况,评估保护材料效果,为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2] - 能间接推测文物产地,分析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推断制作年代和修复历史 [2] 中子技术的应用 - 中子成像技术可在不损坏文物情况下显示内部结构和细节,穿透性比传统X射线更强 [2] - 团队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研究西汉漆鞘铁制书刀,揭示了锈蚀主要成分及三维空间分布 [2] - 中子衍射谱精修分析为深入了解书刀材料结构提供了重要数据 [2] 文物专用设备的创新 - 高能CT用于大尺寸、高衰减物品如铁器、青铜器成像 [3] - 显微CT用于小型文物高分辨率成像,能谱CT可进行多能成像和物质识别 [3] - 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谱仪解决了曲面物体高精度元素分布成像问题 [3] - 该设备在安徽武王墩墓考古现场发现漆器颜料含有铜、钙、铁、砷等新元素 [3]
ACCSI2025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沪召开:多元技术共绘行业新图景
仪器信息网· 2025-05-19 16:32
无损检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 - 论坛聚焦X射线能谱成像、太赫兹技术、超声传感等前沿领域,吸引近百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科研人员参会 [2][6] - 论坛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的重要分论坛,由仪器信息网与苏州无损检测协会联合主办 [2] 光子计数能谱CT技术 - 能谱CT通过多能探测器实现多能量范围X射线同步成像,显著提升物质分辨能力和图像质量,应用于生物医学早期诊断、材料成分分析等领域 [9]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活体能谱显微CT和微纳能谱CT,突破微纳尺度检测瓶颈,已用于基础医学、新药研发及考古文物分析 [9] 台式X射线吸收谱仪技术 - XAFS技术可解析原子级电子结构变化,但传统设备依赖同步辐射光源,存在机时紧张、原位探测灵活性差等限制 [11] - 研发团队开发小型化台式X射线吸收谱仪,实现通用型、宽能谱突破,支持实验室原位高通量测试,应用于过渡金属电催化等研究 [11] 太赫兹成像技术 - 太赫兹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穿透、高分辨优势,可识别复合材料缺陷、分析生物组织成分及考古遗迹探测 [13] - 当前产业化面临设备成本高、检测效率低等挑战,但科研与工程应用潜力巨大,需与传统检测手段互补融合 [13] 超声薄膜传感器技术 - 超声薄膜传感器通过优化材料选型与薄膜工艺实现高灵敏度与稳定性,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航天火箭等高端部件精密检测 [15] - 该技术可在线监测应力分布及内部缺陷,未来有望保障能源设备安全运行 [15] 工业仿真与数字化无损检测 - 三维实体重构建模与缺陷性能预测仿真技术可优化检测流程,解析材料失效机制 [17] - 自主开发的CAD/CAE数字化工具平台集成无损检测知识图谱,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17]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检测技术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建成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规划超50座电站,需配套新型检测技术精准监测设备运行 [19] - 公司正研发检测设备并探索行业标准制定,以保障储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19] 电站锅炉损伤在线监测 - 深度调峰工况易引发锅炉受热面管超温、疲劳损伤,团队研发温度与应力应变在线监测仪器,实时预警关键参数 [21][25] - 在线监测系统提升电厂金属监督水平,助力电站锅炉安全运行 [21] 行业发展趋势 - 无损检测技术迎来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窗口期,需产学研协同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国际竞争力技术体系 [21] - 论坛为行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1]
无损检测:国产企业成绩亮眼,技术创新风口已至
仪器信息网· 2025-05-09 15:04
国产无损检测设备厂商2024业绩表现 - 奕瑞科技研发投入超3亿元 光子计数探测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功打破欧美在医疗CT探测器领域长达20年的垄断 最新推出的Mercur1717XN动静结合系列探测器已进入西门子 GE的供应链体系 [2] - 三英精密净利润猛增91% 自主研发的nanoVoxel系列显微CT分辨率达0 5微米 技术参数比肩国际巨头 已为中航发 中国商飞等企业替代进口设备 节省采购成本40%以上 [3] - 日联科技营收净利双增25% 量产180kV微焦点射线源 攻克工业CT心脏卡脖子难题 AI智能检测系统将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 5% 助力宁德时代电池检测效率提升3倍 [4] - 钢研纳克多板块协同增长 研发的相控阵检测系统在宝武特钢产线成功应用 实现每小时200根棒材的全自动检测 检测速度国际领先 [5] 专业领域技术突破 - 超声电子营收利润双增长 突破3D全聚焦技术 其风电叶片检测系统已应用于全球最大16MW海上风机 检测精度较传统超声提升60% [6] - 多浦乐开发的液冷板水浸检测系统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焊接质量检测难题 获比亚迪 宁德时代批量采购 [7] - 中科智能自主研发的管道腐蚀电磁超声检测仪 在中石油西气东输项目中替代加拿大Russell产品 实现100%国产化 [8] 无损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无损检测服务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 年仪器销售突破200亿元 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推动需求激增 新能源 半导体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需求显著增长 [9] ACCSI2025无损检测论坛信息 - 论坛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上海松江区富悦大酒店举办 聚焦X射线能谱成像 太赫兹成像 超声薄膜传感器 工业仿真数字化等前沿技术 设置产学研对接环节 [10][12][13][14]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魏存峰研究员将分享X射线能谱成像技术 天津大学何明霞教授将探讨太赫兹成像技术在复合材料与考古领域的新进展 [12] - 论坛覆盖无损检测全领域热点 包括台式X射线吸收谱仪 超声薄膜传感器 工业仿真数字化技术 压缩空气储能检测需求等 [13]
9418万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4-14 17:0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核心观点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划2025年3月至5月采购46项仪器设备,预算总额达9418万元,聚焦油气行业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及多学科交叉研究 [1][2][4] 采购项目分类总结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油气物联网与无人系统实验平台**:预算645万元,整合物联网、无人系统、大数据技术,模拟实际场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3] - **油气场景数字孪生实验平台**:预算180万元,推动地质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 [3] - **数字孪生仿真实验平台**:预算616万元,支持海洋装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建模与联合仿真 [13] 高端科研设备 - **4D原位X射线显微CT成像系统**:预算700万元,具备超快扫描(10秒内360°扫描)、高分辨率(优于3μm)及动态分析能力 [5] - **超高分辨扫描电镜**:预算500万元,低电压分辨率达0.7nm @1kV,配备能谱仪和EBSD谱仪 [7][8] - **原位X射线衍射仪**:预算230万元,测角仪精度0.0001°,支持电池原位研究 [7][8] 海洋能源与深水技术 - **深水防喷器系统实验平台**:预算240万元,用于深水井控技术研究及故障诊断 [5] - **海洋磁力量子精密探测系统**:预算140万元,支撑极弱磁场测量及海洋资源勘探 [6][7] - **深水流动安全测试系统**:预算345万元,研究超临界分离、多相沉积及腐蚀性能 [16] 新能源与碳中和 - **风-光-浪-储联合发电试验测试系统**:预算120万元,模拟海上可再生能源集成与优化 [12] - **氢燃料电池CO中毒解决方案设备**:预算120万元,定制外场强化催化剂合成平台,打破国外垄断 [9] 材料与制造技术 - **海洋装备数控对轮旋压成形加工中心**:预算205万元,用于轻质高强筒形构件精密制造 [9] - **高精密钻铣与测量一体化系统**:预算193万元,研究复合材料加工损伤机制及刀具寿命 [15] 安全与环保 - **海上储能装置故障诊断与火灾防控系统**:预算210万元,研究电池热失控火灾动力学及灭火技术 [16] - **深水环境油气设备泄漏监测系统**:预算120万元,开发多模态检测及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13] 学校科研方向关联 - 采购项目与学校重点科研方向高度契合,包括智能油气田、数字孪生技术、CCUS及深水勘探开发 [17][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