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选设备(色选机)
搜索文档
合锻智能(603011)深度研究报告:高端成形机床龙头 卡位核聚变核心部件 远期弹性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0-31 16:29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高端成形机床和智能分选设备,并延展布局尖端制造,开拓核聚变核心装备领域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为1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亿元 [1] - 公司是成形机床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其机械压力机定位中高端,订单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3] - 在智能分选设备领域,公司色选机市占率约为14%,位列国内第二,是行业内品类涉及最多、规格覆盖最广的厂家之一 [3] 核聚变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预计2025年至2028年为可控核聚变行业资本开支扩张周期,将带动产业链订单放量 [1] - 未来3至5年预计是核聚变项目投招标的高峰时期,统计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预计投入达到1460亿元 [1] - 在核聚变装置价值量拆分中,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真空室、包层系统占比分别为18%、12%、2.5% [1] - 中国聚变能发展路线图中的关键示范堆CFEDR预计资本开支达到1000亿元,而BEST项目约为145亿元 [2] 公司在核聚变领域的布局与优势 - 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聚变新能(安徽)董事长及聚变产业联合会理事长,与BEST、CFEDR项目主导方关系紧密 [2] - 公司已中标聚变新能(安徽)发包的BEST真空室项目1-4段,总中标金额为2.09亿元,具备先发优势与技术壁垒 [2] - 公司专注真空室、包层及偏滤器等核聚变堆核心部件的制造,相关业务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大业绩增量 [2] - 2025年,BEST项目进入招标高峰期,招标数量达25个,预算金额为6.45亿元 [2] - 公司通过与合肥能源研究院、李政道研究院合作,深化基础科研优势 [2] - BEST项目经验为公司后续参与资本开支规模更大的CFEDR项目奠定基础 [2]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1.33亿元、2.20亿元 [3] - 在可控核聚变产业链重点公司中,公司对应2026年的市盈率(PE)为92倍,高于83倍的平均水平 [3]
出事了,近期美国摩根、瑞银、高盛同时买入工业母机低估大龙头,量能放大2倍
新浪财经· 2025-09-18 17:47
核心观点 - 外资机构同时关注公司 反映其在高性能制造领域的潜在价值被市场重新评估 短期业绩下滑与多项经营指标改善形成反差 预示业务可能处于爆发前夜 [1][3][5] - 公司存货水平创历史新高且回款加速 表明下游需求乐观且经营话语权增强 结合现金收入增长超越营收 体现高质量的收入结构 [5][7][9] - 公司技术突破切入聚变堆部件制造领域 叠加工业母机政策红利及智能分选设备渗透率提升 形成多维度增长动力 [9][11] 财务表现 - 净利润951万元 同比下降11% 短期业绩承压 [5] - 存货达13.67亿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3% 反映主动备产意向 [5][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29天 同比加快20% 回款效率显著提升 [5][9] - 销售收到现金11.19亿元 同比增长12% 现金流入增速高于营收 [5][9] 经营质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 销售收款占比主导 达11.19亿元 税费返还2436.66万元(增30.05%) 其他经营收款1585.62万元(降35.24%) [10] - 现金收入规模超越营收 体现收入真实性和客户付款意愿增强 [9] - 存货增长与回款加速结合 预示订单交付周期密集 经营处于积极备产阶段 [7][9] 行业与战略定位 - 工业母机作为高端制造根基 受益于国家设备更新政策 细分领域龙头有望迎来订单潮 [9][11] - 公司为国内成形机床领域单项冠军 技术突破涉及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 切入航空航天及人造太阳等高端装备领域 [9] - 双主业结构:高端液压机/机械压力机提供稳定现金流 智能分选设备(色选机)在矿业、农业及再生资源领域渗透率提升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9][11] 发展预期 - 短期利润承压源于新业务投入期 传统业务维稳基本盘 新业务突破带来估值重构潜力 [9][10] - 外资布局反映长期看好中国高端制造国产替代趋势及公司技术订单转化能力 [1][6] - 政策推动高端制造及新质生产力发展 公司战略方向与宏观政策高度契合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