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锻智能(603011)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板块盘初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09:56
可控核聚变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盘初走强,多只成分股出现显著上涨 [2] - 海陆重工和保变电气股价涨停 [2] - 合锻智能、派克新材、中天科技涨幅超过5% [2] - 中国西电、哈焊华通等股票跟涨 [2]
合锻智能股价涨7.4%,同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25万股浮盈赚取18.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09:51
11月6日,合锻智能涨7.4%,截至发稿,报25.54元/股,成交5.46亿元,换手率4.42%,总市值126.27亿 元。 资料显示,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123号,成立日期 1997年9月7日,上市日期2014年11月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锻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智能检测分 选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色选机49.80%,液压机30.93%,机压机 14.87%,其他(补充)3.62%,其他0.78%。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同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合锻智能。同泰新能源1年持有股票A(015145)三季度持有股数 10.2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6%,位居第三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18.04万元。 同泰新能源1年持有股票A(015145)成立日期2022年9月29日,最新规模2031.31万。今年以来收益 49.59%,同类排名536/4216;近一年收益33.77%,同类排名1041/3909;成立以来收益21.06%。 截至发稿,陈宗超累计任职时间4年10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41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
可控核聚变板块延续强势,海陆重工4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09:40
板块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板块延续强势上涨态势 [1] - 海陆重工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1] - 保变电气股价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 [1] - 派克新材 合锻智能 长光华芯 中天科技 哈焊华通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财说| 单季亏损扩大,合锻智能隐患终显
新浪财经· 2025-11-05 07:08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3%至16.73亿元,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高达23.44% [1] - 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盈利768万元转为亏损4433万元,第三季度单季净亏损扩大至5384万元,同比下降1661% [1] - 上半年营收增速8.23%但净利润下滑11.39%,显示增收不增利 [6] 盈利能力与毛利率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为25.1%,较2024年同期的26.8%下降1.7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降至24.27%,较2024年同期的26.02%下降1.75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 [6] 资产减值与存货风险 - 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达659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39万元激增793%,占营业总成本的4.04% [8] - 6月末公司存货规模达13.67亿元,较年初增长10.78% [8] 现金流状况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26亿元,同比增长18.3% [9] - 第三季度单季现金流仅5500万元,同比下滑41.2%,与营收增速背离暗示回笼能力弱化 [9] 业务构成与核聚变概念 - 公司95%以上营收依赖色选机(4.89亿元)、液压机(3.04亿元)、机械压力机(1.46亿元)三大传统产品 [6] - 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在财报中无法单独分类,仅763.96万元“其他产品”收入中或包含少量相关零部件试制收入,占比不足0.8% [6] - 公司澄清当前并未取得核聚变相关收入,相关进展均停留在研发和试制阶段 [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受核聚变概念影响,公司今年至今股价涨幅翻3倍,一个月内涨幅超40% [2][10] - 公司市净率5.42倍,较专用设备板块均值(4.74倍)溢价14.2% [11] - 若剔除核聚变概念,按传统制造企业估值逻辑合理市净率应为1.8-2.2倍,当前估值溢价超171% [11] 核聚变业务进展 - 公司中标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的BEST真空室项目1-4段,总中标金额2.09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9.8% [10][11] - 公司在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但技术突破到商业变现通常需要3-5年周期 [8][10]
未来产业潜力股涨幅榜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1-04 22:02
未来产业研报覆盖情况 - 机构研报标题涉及未来产业的个股共有142只 [1] - 具身智能概念股数量最多,为66只 [1] - 氢能或核聚变概念股有33只 [1] - 量子科技概念股有20只 [1] - 生物制造或生物合成概念股有13只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有8只 [1] - 6G概念股有2只 [1] 高成长性个股预测 - 59只个股获得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且一致预测明年及2027年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 [1] - 国盾量子、新时达两只个股未来两年机构一致预测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0% [1] - 合锻智能、神州信息、华中数控等个股净利润增速均超过50% [1] 股价市场表现 - 上榜个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62%,大幅跑赢同期大盘 [1] - 具身智能、核聚变等题材涨势较好 [1] - 合锻智能、应流股份、安培龙、美湖股份、中坚科技等个股股价实现翻倍 [1]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报告:核聚变产业化提速,聚焦链主及核心供应公司
招商证券· 2025-11-04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6]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产业化进程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迈向工程示范,材料性能突破是技术路线可行性的核心瓶颈[2] - 核聚变关键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超96%,核心部件如钨基偏滤器、高温超导带材等实现高度自主化[2] - 行业步入“多路线竞速+资本共振”新阶段,BEST装置计划2027年进行发电演示(Q>1),EAST刷新长脉冲纪录[2][6] - 建议聚焦链主及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2][6]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118只,占比2.3%,总市值2114.6十亿元,占比2.0%,流通市值1755.9十亿元,占比1.8%[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3.2%,相对表现-0.5%;近6个月绝对表现27.0%,相对表现2.4%;近12个月绝对表现26.1%,相对表现6.9%[5] 技术全景与产业化进程 - 可控核聚变是终极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实现氘-氚聚变需等离子体温度达1亿度、粒子数密度达10²⁰粒子/m³、能量约束时间超3秒[13][15]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主导产业化)、惯性约束及聚变-裂变混合路线,托卡马克装置如ITER、EAST技术成熟度最高[19][20][33] - 国际投资活跃,全球私营聚变企业近60家,近五年累计融资超百亿美元,美国目标2035年并网,英国目标2040年商用[34][38] -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大,BEST装置2027年目标发电演示,EAST实现1亿℃稳态运行1066秒,供应链国产化率持续提升[46][47][49][52] 前沿材料创新 - 第一壁/偏滤器材料需抵抗>20 MW/m²稳态热流,钨铜梯度结构将耐热性能提升至≥25 MW/m²,热应力降低40%[57][60][63] - 超导材料从低温超导(NbTi/Nb₃Sn)向高温超导(REBCO)升级,临界电流密度超500A/cm²,磁场强度提升至20T以上[64][67] - 抗辐射结构材料如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钢)硬度在压下率50%时从200HV提升至280HV,降低韧脆转变温度[71] - 氚增殖包层材料实现燃料闭环循环,钛酸锂包覆铍球方案使产氚效率提升20%,阻氚渗透率降至10⁻¹³g/(m²·s)[73][76] 产业链与公司分析 - 产业链多环节迎增量市场,能源装备龙头、新材料企业、精密制造企业及军工企业均积极布局[6][80][86] - 超导材料企业如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线材市占率超95%)、联创光电(REBCO集束缆线稳态电流超1.5kA)技术领先[6][86] - 第一壁/偏滤器企业如安泰科技(累计供应超5000件钨铜零件)、国光电气(偏滤器交付量同比增长220%)实现国产替代[6][87][92] - 精密制造企业如合锻智能(8万吨级真空等温锻造设备)、派克新材(电力锻件)具备高精度配套能力[6][91]
合锻智能跌2.04%,成交额5.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61.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33
11月4日,合锻智能(维权)盘中下跌2.04%,截至10:13,报23.09元/股,成交5.32亿元,换手率 4.57%,总市值114.16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061.96万元,特大单买入2710.89万元,占比5.10%,卖出2338.62万 元,占比4.40%;大单买入9288.11万元,占比17.46%,卖出1.07亿元,占比20.16%。 分红方面,合锻智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合锻智能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睿信混合A(019431)位居第三 大流通股东,持股930.45万股,为新进股东。永赢稳健增强债券A(014088)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 股573.27万股,为新进股东。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015641)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28.09 万股,为新进股东。信澳周期动力混合A(010963)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11.14万股,为新进股 东。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002345)、华夏领先股票(00104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合锻智能今年以来股价涨237.08%,近5个交易日跌12.00 ...
三季报外资“新面孔”频现“老玩家”回归 加仓A股看好估值提升潜力
证券时报· 2025-11-03 01:59
全球资本的流向,素来被视为经济信心的"晴雨表"与资产配置的"风向标"。 近期,一系列数据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而在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三季报中,记 者也发现,外资股东出现了特劳特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劳特")、文莱投资局等新面孔,韩国银行 等在时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在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回流是估值修复、产业升级与全球资产再平衡的必然逻辑,随着中国经济向价值创 造跃迁,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A股与港股市场中长期增长潜力较大。 "新面孔"现身 近日,A股化肥板块龙头亚钾国际(000893)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全球顶级战略咨询机构特劳特以 852.85万股持股量新晋公司第十大流通股东,占流通股比例1.05%。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是特劳特首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公开资料显示,特劳特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战略定位咨询公司,由"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创建。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在全球27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部,由熟谙当地的合伙人及专家为企业提供战略定位咨询。客户包括IBM、惠普、 宝洁、西南航空、雀巢、苹果、通用电气、微软、沃尔玛和其他世界500强企业。 无独有 ...
合锻智能: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成形装备和智能光电分选设备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8:4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高端成形装备和智能光电分选设备 [1] - 高端成形装备主要客户为汽车行业 [1] 公司财务状况 - 因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加剧 三季度以来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 [1] - 基于谨慎性原则 公司对存货进行了跌价测试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1]
合锻智能(603011):深度研究报告:可控核聚变系列研究(三):高端成形机床龙头,卡位核聚变核心部件,远期弹性可期
华创证券· 2025-10-31 16:59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合锻智能,给予“推荐”评级 [2][12] 核心观点 - 合锻智能是高端成形机床龙头,已成功卡位核聚变核心部件制造领域,远期订单弹性可期 [2][7] - 可控核聚变行业预计2025-2028年进入资本开支扩张周期,将带动产业链订单放量,国内主要项目预计投入达1460亿元 [7][9][38] - 公司已中标BEST真空室项目,先发优势显著,并有望凭借BEST项目经验参与后续规模更大的CFEDR项目 [7][10][91] - 公司传统主业中,成形机床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智能分选设备市占率国内第二,基本盘稳固 [7][107][119] 主要财务指标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0.74亿元,同比增长17.4%,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89亿元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77亿元、27.93亿元、32.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7.5%、18.0%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1.33亿元、2.20亿元,将在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3][12] - 以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2026年预测市盈率为92倍 [3][12] 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中美在该领域竞逐加速 [9][30] - 未来3-5年将是核聚变项目投招标的高峰时期,全球在建/待建托卡马克装置共25台,单台实验堆平均造价约100亿元,合计市场空间超2500亿元 [38][44] - 在CFEDR项目价值量拆分中,磁体系统、真空室、包层系统占比分别为18%、12%、2.5%,公司卡位的真空室及包层等属于高价值环节 [9][55] 公司核聚变领域优势 - 公司董事长严建文同时担任聚变新能(安徽)董事长及安徽省聚变产业联合会理事长,与项目主导方关系紧密 [10][19][56] - 2024年公司中标聚变新能(安徽)发包的BEST真空室项目1-4段,中标金额2.09亿元,已进入焊接、检测工序 [10][63][64] - BEST项目资本开支规模约145亿元,CFEDR项目预计资本开支达1000亿元,规模显著扩大,为公司提供巨大潜在订单空间 [10][91] - 公司与合肥能源研究院合资成立夸父尖端制造公司,并与李政道研究院合作共建实验室,深化科研布局 [10][92][95] 后续催化因素 - 2025年BEST项目进入招标高峰期,招标数量达25个,预算金额达6.45亿元 [11][96] - 2025年10月以来,BEST项目招标进程加速,涉及偏滤器靶板及集成(预算金额1.36亿元)等核心部件 [11][99][100] 公司传统主业分析 - 高端成形机床:公司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多领域,机械压力机订单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7][107][113] - 智能分选设备:2023年色选机行业CR3约为42%,公司市占率约14%,位列国内第二,是行业内品类最多、规格覆盖最广的厂家之一 [7][119][12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4.0% [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