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泵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凯士比与江苏大学深化战略合作|共建产学研生态,赋能行业未来
凯士比· 2025-05-30 20:54
战略合作概述 - 全球流体技术解决方案领导者凯士比与中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资源共享展开深度合作 [3] - 合作标志着凯士比"产学研生态体系"的全面升级,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供创新范式 [3] 合作背景与目标 - 凯士比作为工业4.0时代的装备制造标杆企业,近年来持续深化产学研布局 [3] - 江苏大学能动学院副院长高波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联合培养计划,希望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实习就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4] - 合作聚焦三大维度:人才共育体系、科研协同创新、产教资源互通,旨在打造校企协同创新的典范 [5] 人才共育体系 - 凯士比聘请江苏大学8位学者担任校企联合课题导师,参与企业技术战略、联合课题研究及行业前沿课程开发 [7][8] - 江苏大学聘任凯士比10名高管为校外实践导师,构建"人才互聘"机制 [8] - 凯士比技术专家将指导学生参与真实产线优化、设备运维及数字化项目,实现"学术理论"与"产业实践"的无缝衔接 [10] 科研协同创新 - 双方围绕智能泵系统优化、工业数字化平台开发等方向深化共建共享,推动学术科研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 [10] 产教资源互通 - 江苏大学学生可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参与凯士比上海工厂的真实产线优化项目,实现"学-研-产"闭环 [10] - 江苏大学代表团实地参观凯士比上海智能工厂,体验智能监控及远程运维中心的数字孪生技术、智能产线及AI故障预测系统 [12][1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高端人才缺口与技术迭代更新的双重挑战,至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20] - 传统教育体系与企业需求间的断层加剧了这一矛盾 [20] 合作价值与展望 - 合作致力于培养"不仅懂流体力学原理,还能熟练操作数字化平台"的"跨界"工程师 [22] - 合作标志着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开启崭新篇章,未来将共同探索"教育-人才-产业-创新链"的深度耦合,为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4]
凯士比铸就石化化工泵“亚洲制造中心”
凯士比· 2025-04-01 04:04
全球战略布局 - KSB集团选择上海凯士比化工工程泵工厂作为全球战略重要支点,旨在辐射整个亚洲市场[3][4] - 来自德国总部及多国高层领导参会,体现对中国市场潜力及制造能力的充分信任[5] - 上海工厂被确立为KSB石化化工泵"亚洲制造中心",是集团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21]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被定位为全球最大化工市场之一,拥有完善工业体系和强大供应链优势[5] - 公司实施"国产化"战略,将德国技术与本土优势结合,覆盖石油化工、能源等五大行业[11] - 通过本土化生产缩短交货周期,更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14] 数字化能力建设 - 上海工厂自主研发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生产-测试-服务全流程智能化[7] - 平台包含智能泵系统、远程监控、能源管理三大解决方案[7] - 数字化平台提供预测性维护等增值服务,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 技术引进与创新 - 引进德国最先进的泵制造技术,包括设计、材料、工艺等核心环节[15] - 确保中国生产产品保持世界一流品质和性能[15] - 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推进供应链国产化[16] 区域协同发展 - 以上海工厂为中心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效率和韧性[18][19] - 加强亚洲区域连通性,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共同发展[20] - 产品不仅服务中国,还远销亚洲其他地区,输出"中国智造"能力[16]
凯士比铸就石化化工泵“亚洲制造中心”
凯士比· 2025-03-31 20:04
全球战略布局 - KSB集团高层于2025年3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涉及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多国总经理及石化化工业务负责人,凸显中国市场在集团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4][5][6] - 上海凯士比化工工程泵工厂被选为KSB集团"亚洲制造中心",旨在辐射整个亚洲市场,尤其看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化工市场之一的潜力[6][8][24] - 公司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构建以上海工厂为中心的供应链体系,增强区域竞争力[21][22]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上海工厂自主研发数字化平台,覆盖设计、生产、测试到服务全流程,集成智能泵系统、远程监控、能源管理等解决方案,实现预测性维护和实时设备监控[10] - 引进德国顶尖泵制造技术(设计/材料/工艺),确保中国生产产品达到世界一流品质[18] - 数字化平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10][12] 本土化战略实施 - 国产化战略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将德国技术与本土优势结合,覆盖石油化工、能源、市政水务等五大行业[14] - 与中国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优化供应链并缩短交货周期,强化"中国智造"能力[17][19] - 上海工厂产品除服务中国市场外,还出口至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推动中国制造品牌输出[8][19] 区域经济协同 - 通过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效率与韧性,上海工厂与全球生产基地协同确保高效交付[22] - 积极参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共同发展[23] - 上海工厂成为KSB全球版图关键节点,体现集团对中国工业体系及供应链优势的信任[8][24] 企业定位与愿景 - 凯士比上海成立于1994年,定位为世界级泵、系统及数字化服务供应商,致力于通过创新和本地化实现可持续发展[26] - 公司使命涵盖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及多方利益相关者满意,目标成为行业标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