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程监控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创投月报 | 启明创投:斥4.52亿入主天迈科技 5月投资事件数同、环比激增
新浪证券· 2025-06-06 11:13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动态 - 2025年5月境内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2家,环比骤降83.3%,同比减少60%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39只,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18.7% [1] - 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发生428起融资事件,同比减少13.6%,环比减少18.0%,披露总融资额约182.33亿元,与2024年5月持平,较2025年3月缩水21.5% [1] - 平均单笔融资额约4290.04万元,创近五个月最低点 [1] 启明创投投资活动 - 截至2023年5月,启明创投管理11只美元基金和7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本总量达95亿美元(约69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科技与消费、医疗健康领域企业530余家,通过上市退出超70家,并购及其他方式退出超130家 [2] - 2025年1-5月,启明创投登记备案1只基金——苏州启辰,注册出资额4.60亿元,用于收购上市公司天迈科技26.1%股份(交易金额4.52亿元,对应市值17.32亿元) [2][3] - 2025年前五个月完成22笔投资,5月公开披露4起股权投资事件,同比和环比均激增300% [3] - 投资阶段偏好B轮项目,占比达75%,行业偏好医疗健康(占比50%)和人工智能(参投银河通用机器人) [5] 天迈科技收购案 - 天迈科技专注于智能公共交通领域,产品包括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因客流量下滑和地方财政缩紧导致业绩欠佳 [3] - 启明创投收购后计划将其打造为平台企业,整合其他被投项目,并利用资源优势为其节省成本、开拓新市场 [3] 浩博医药融资情况 - 浩博医药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支持创新药AHB-137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7] - AHB-137为靶向递送小核酸药物,已被中国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具有乙肝"功能性治愈"潜力 [8] - 启明创投曾跟投其2024年A轮和B轮融资,总额达1100万美元 [8]
启明创投系操盘控股天迈科技背后:控股权稳定性与提前锁价的合规性何解
新浪证券· 2025-05-30 18:17
核心观点 - 启明创投系通过私募基金主导天迈科技控股权变更,引发市场对控股权稳定性和"先投后募"策略合规性的关注 [1] - 交易主体由苏州启瀚变更为苏州启辰,穿透实控人均为启明创投创始人邝子平 [2] - 转让价格24.25-28.26元/股,相当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30.31元/股的80%-90%,符合创业板规则 [2][3] 交易结构 - 收购26.10%股份(1775.67万股),交易对价区间24.25-28.26元/股 [2] - 募投资金于2025年4月3日到位,包括元禾辰坤2亿元、启明创投1.39亿元、昆山创控1亿元等 [4] - 并购基金苏州启辰成立于2025年1月23日,执行合伙人为苏州启瀚 [2] 合规争议 - "先投后募"策略提前锁价可能涉及主体变更后是否需要重新定价的问题 [7] - 私募基金作为"三类股东"存在股权结构稳定性风险,需关注多层嵌套穿透核查 [6] - 监管政策支持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对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基金实施锁定期"反向挂钩" [7] 公司基本面 - 2019年创业板上市,主营智能公交系统,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省会城市覆盖率76% [8][9]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26.75万、-851.05万、-5007.37万、-5930.62万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146.35万元(+136.18%),净利润-89.76万元 [8] 战略协同 - 启明创投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文远知行(L4级),可能与天迈科技智能交通系统产生协同效应 [9] - 公司面临退市风险,近年营收缩水至1.6亿元左右,需外延式并购改善经营质量 [8]
凯士比铸就石化化工泵“亚洲制造中心”
凯士比· 2025-04-01 04:04
全球战略布局 - KSB集团选择上海凯士比化工工程泵工厂作为全球战略重要支点,旨在辐射整个亚洲市场[3][4] - 来自德国总部及多国高层领导参会,体现对中国市场潜力及制造能力的充分信任[5] - 上海工厂被确立为KSB石化化工泵"亚洲制造中心",是集团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21]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被定位为全球最大化工市场之一,拥有完善工业体系和强大供应链优势[5] - 公司实施"国产化"战略,将德国技术与本土优势结合,覆盖石油化工、能源等五大行业[11] - 通过本土化生产缩短交货周期,更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14] 数字化能力建设 - 上海工厂自主研发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生产-测试-服务全流程智能化[7] - 平台包含智能泵系统、远程监控、能源管理三大解决方案[7] - 数字化平台提供预测性维护等增值服务,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 技术引进与创新 - 引进德国最先进的泵制造技术,包括设计、材料、工艺等核心环节[15] - 确保中国生产产品保持世界一流品质和性能[15] - 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推进供应链国产化[16] 区域协同发展 - 以上海工厂为中心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效率和韧性[18][19] - 加强亚洲区域连通性,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共同发展[20] - 产品不仅服务中国,还远销亚洲其他地区,输出"中国智造"能力[16]
凯士比铸就石化化工泵“亚洲制造中心”
凯士比· 2025-03-31 20:04
全球战略布局 - KSB集团高层于2025年3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涉及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多国总经理及石化化工业务负责人,凸显中国市场在集团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4][5][6] - 上海凯士比化工工程泵工厂被选为KSB集团"亚洲制造中心",旨在辐射整个亚洲市场,尤其看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化工市场之一的潜力[6][8][24] - 公司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构建以上海工厂为中心的供应链体系,增强区域竞争力[21][22]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上海工厂自主研发数字化平台,覆盖设计、生产、测试到服务全流程,集成智能泵系统、远程监控、能源管理等解决方案,实现预测性维护和实时设备监控[10] - 引进德国顶尖泵制造技术(设计/材料/工艺),确保中国生产产品达到世界一流品质[18] - 数字化平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10][12] 本土化战略实施 - 国产化战略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将德国技术与本土优势结合,覆盖石油化工、能源、市政水务等五大行业[14] - 与中国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优化供应链并缩短交货周期,强化"中国智造"能力[17][19] - 上海工厂产品除服务中国市场外,还出口至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推动中国制造品牌输出[8][19] 区域经济协同 - 通过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效率与韧性,上海工厂与全球生产基地协同确保高效交付[22] - 积极参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共同发展[23] - 上海工厂成为KSB全球版图关键节点,体现集团对中国工业体系及供应链优势的信任[8][24] 企业定位与愿景 - 凯士比上海成立于1994年,定位为世界级泵、系统及数字化服务供应商,致力于通过创新和本地化实现可持续发展[26] - 公司使命涵盖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及多方利益相关者满意,目标成为行业标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