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
搜索文档
688579,实控人拟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证券时报· 2025-10-24 20:48
控制权变更方案 - 控股股东将由山大资本变更为山东高速集团,实际控制人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1] - 山大资本计划将持有的公司24.59%股份无偿划转给山东高速集团,权益变动后山大资本仍持有4.99%股份 [5] - 交易各方已签署《无偿划转协议》,实施尚需取得监管机构审批及交易所合规性确认 [5] 变更背景与影响 - 控制权变更背景是依据国家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政策要求 [5] - 为保障经营稳定和平稳过渡,新控股股东与原股东将共同维护现有经营管理团队的相对稳定性 [5] - 公司表示本次股权划转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慧人社、智慧医保、智能用电等,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国家电网及社会企业 [5]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0.46%;实现归母净利润1977.47万元,同比下降5.18% [5] - 自4月10日公告控制权筹划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6%,目前总市值46亿元 [5] 行业改革趋势 - 自2018年中央明确清理规范高校所属企业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均已大规模推进校企资产剥离 [6] - 交易对方多为当地国企,山东大学今年着手推进此项工作,除山大地纬外,鸥玛软件也公告类似改革意向 [6] 公司资源与研发实力 - 公司人才队伍优势明显,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教授职称人员8人,博士生导师6人;省级创新人才5人,市级创新人才4人 [6] - 公司拥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并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共建"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等研发机构 [6] - 相关项目作为技术交叉合作平台,汇聚国际国内顶级专家,联合承担科研课题,将前沿技术向公司业务转化赋能 [6]
688579 实控人拟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0:24
控制权变更方案 - 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山大资本变更为山东高速集团,实际控制人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2] - 山大资本计划将持有的公司24.59%股份无偿划转给山东高速集团,权益变动后山大资本仍持有公司4.99%的股份 [6] - 交易各方已签署《无偿划转协议》,实施尚需取得监管机构审批及交易所合规性确认 [6] 变更背景与影响 - 控制权变更筹划始于4月10日,背景是国家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政策要求 [6] - 为保障经营稳定和平稳过渡,新控股股东将与原股东共同维护公司现有经营管理团队的相对稳定性 [6] - 公司表示本次股权划转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8]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0.46%;实现归母净利润1977.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8% [6] - 自4月10日公告控制权筹划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6%,目前总市值46亿元 [6] 公司业务与研发实力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慧人社、智慧医保、智能用电等,收入主要来自各级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国家电网及社会企业等客户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教授职称人员8人,博士生导师6人;省级创新人才5人,市级创新人才4人 [7] - 公司拥有多个创新平台,如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共建的"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并汇聚国际国内顶级专家进行技术转化 [7] 行业改革趋势 - 自2018年中央明确清理规范高校所属企业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均已大规模推进校企资产剥离,交易对方多为当地国企 [7] - 山东大学今年着手推进此项工作,除公司外,鸥玛软件也在4月公告类似改革,拟将25.82%股份无偿划转给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7]
股市必读:山大地纬(688579)5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99.7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04:35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 山大地纬报收9 76元 下跌0 2 换手率2 63 成交量10 53万手 成交额1 0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99 7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478 5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21 26万元 [1][3]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强调以"AI+区块链"为核心驱动力 推进智慧人社 智慧医保医疗 智能用电 数据要素等业务领域发展 [2][3] - 2025年计划加强人工智能创新研发 深化数智赋能战略 拓展新产品体系 强化全国市场开拓 提升市场占有率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 55亿元 同比增长3 14 [2]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 65元 分红占净利润40 58 2025年将继续坚持稳健分红策略 [2] 研发与人才建设 - 截至2024年拥有教授职称人员8人 博士生导师6人 省级创新人才5人 [2] - 2025年将优化人才梯队 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保持高研发投入 推动技术创新 [2] 公司治理 - 计划完善公司治理 加强规范运作 提升内控建设 确保合规经营 提高信息披露水平 强化投资者沟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