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暗纹东方鲀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丨美“稻”了
南方农村报· 2025-11-05 12:03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 [3][4] - 玉米和大豆收获进度为九成半 [5] - 中稻收获进度近九成 双季晚稻收获过五成 [5] 农业科技与安全 - 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于2025年11月2-6日在广州举行 [12][13][14] - 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联合主办 [13] 区域农业与乡村振兴 - 广东“中山香农”优质农产品将于11月9日在深圳华润万家超市举行湾区推介会 展示脆肉鲩 神湾菠萝等特色产品 [21][22][23][24] - 广东与广西 贵州的五个消费帮扶与校企合作项目作为精选案例在全国协作帮扶交流活动中展示 [26][27][28] - 广西百色新建村730多亩阳雀湖辣椒进入采收高峰期 [31][32][33] 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 广东开展“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 旨在打造冬季旅游首选地 [16][17][18] - 活动涉及资金规模为35亿元 [16]
中国“河豚之乡”,居然在河北?
36氪· 2025-09-23 16:29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曹妃甸是中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1.9万亩,年产量1150吨,产值1.2亿元 [3] - 土池养殖河豚产量占全国90%以上,鱼苗产量占全国60%以上 [3] - 2021年河北省河豚出口量253.1吨(占全国61.1%),其中曹妃甸占全省出口量的90% [5][6] - 2020年河豚产业总产值1.62亿元,占曹妃甸水产养殖总产值12.6%,年出口日韩700多吨 [6] 产业特色与发展模式 - 打造全国唯一河豚文化小镇,融合养殖、旅游、餐饮业态,2019年获评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 [8][12] - 形成从活鱼、冰鲜到预制菜、饺子、罐头等深加工产品体系 [32] - 天正水产公司为亚洲最大红鳍东方鲀出口企业,出口份额占全国70% [16] - 天河水产公司为国内最早河豚养殖企业,1991年突破养殖技术,被誉为行业"黄埔军校" [14][15] 地理与资源优势 - 位于渤海湾寒暑交界带,多条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养分,海水盐度低,适宜海洋生物生长 [18] - 海底贝类资源丰富(约20平方公里),为河豚提供天然食物来源 [20] - 渤海内海特性使风浪平静,叠加泥沙沉积形成营养海床 [18][20] 技术积累与政策背景 - 1992年突破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早于国内政策开放20余年 [22] - 2016年国内河豚经营放开后,仅允许销售加工后的养殖河豚 [22] - 养殖河豚已实现无毒化,加工流程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 [25] 市场前景与战略转型 - 2022年中国海水养殖河豚产量16,626吨(同比增8.02%),淡水养殖14,434吨 [27][29] - 国内人均消费量仅为日本1/12,市场潜力巨大 [32] - 国内市场开放助力企业重塑出口定价权,摆脱日韩价格压制 [30] - 河豚毒素具医药与商业价值,拓展产业链至医药科研领域 [34][36] 品牌与认证 - 2015年获"曹妃甸河豚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6] - 2018年被授予"中国河豚鱼(红鳍东方鲀)之乡"称号 [3] - 天正河豚于2014年获"中国驰名商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