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月球样品
icon
搜索文档
人类正认识一个“全新”的月球!
新华社· 2025-05-28 11:17
嫦娥六号任务成果 - 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带回1935.3克月球样品,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1] - 近一年来科学家从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获得一系列重要发现,逐步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1] - 人类正认识一个"全新"的月球[1] 首批研究成果 - 2024年11月15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批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与《科学》[2] - 研究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4] - 其中一项研究表明月背岩浆活动42亿年前就存在,至少持续了14亿年[4] - 这些发现为认识整个月球的地质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4] 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 - 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分析了约28亿年前的月球背面磁场信息[6] - 这是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6] - 相关成果论文2024年12月20日在《自然》在线发表[8] - 研究首次提供了来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场测量结果[8] 月球岩浆洋假说验证 - 科学家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9] - 相关成果论文2025年2月28日在《科学》发表[9] - 研究使月球岩浆洋假说第一次有了"背面"证据[11] - 形成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击可能改造了该区域的早期月幔[11] 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时间 - 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确定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12] - 直径约2500公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疤痕"[14] - 这一发现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14] 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 科学家选取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岩屑开展月幔源区水含量研究[15] - 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水含量仅为1至1.5微克/克[15] - 这是已报道数据中的最低值,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更"干"[15] - 相关成果论文2025年4月9日在《自然》在线发表[17] - 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17]
“比黄金珍贵”!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抵达英国
环球时报· 2025-05-10 06:53
月球样品国际合作 - 中国嫦娥五号2020年任务采集约2公斤月球物质 这是1976年以来人类首次成功月球采样 使中国在新太空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1] - 中国向全球6个国家7家机构提供月球样品 遵循全球太空科学家合作传统 英国开放大学是获得样品的机构之一 [1] - 英国科学家获得60毫克样品 将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 重点分析微观层面特征 [3][4] 样品研究技术细节 - 英国实验室采用特殊设备 可将月壤加热至1400℃以提取碳 氮及惰性气体成分 该设备自1990年代初开始打造 [4] - 研究团队需在高度洁净环境中操作 防止地球物质污染样品 实验室达到高级别安全标准 [3] - 技术团队将进行研磨和激光处理 计划通过样品分析月球形成理论 可能验证45亿年前地球与行星碰撞假说 [4] 行业影响与评价 - 英国科学家评价中国太空项目投资"远远领先" 希望此次合作成为长期国际合作的开始 [3] - 样品被描述为"比黄金更珍贵" 研究价值极高 可能推动未来几年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3] - 拥有36年经验的技术人员首次接触月球表面物质 显示该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 [3]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观察者网· 2025-05-03 18:46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与月球样品研究 - 中国国家航天局批准6个国家7家机构借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包括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6] - 美国高校因"沃尔夫条款"限制无法使用NASA资金研究中国月球样品,需自筹经费 [1][3] - 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开放原则,2023年10月起面向国际开放月球样品申请 [6][7] 中美航天合作现状 - 美国NASA曾尝试为"沃尔夫条款"创造例外以参与中国月球样品研究 [6][7] - 中国科学家长期难以获取NASA阿波罗计划样本,美方未回应中方共享请求 [4][7]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批评美国航天政策封闭,强调中国保持开放态度 [8] 月球样品科研价值 - 嫦娥五号样品来自NASA未采样区域,可提供月球地质历史新见解 [7] - 美国科学家计划对比嫦娥五号与阿波罗样本的物理特性及磁性差异 [4] - 香港大学科学家指出需在同一实验室分析中美样本才具科学意义 [4] 技术细节与流程 - 美国高校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协议才能接收月球样品 [3] - 美方机构需通过国会"特别许可"和国家安全认证才能获取样品 [7] - 嫦娥六号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品的任务 [4]
国际首次!祝贺中国科学家
证券时报· 2025-04-10 16:35
祝贺。 记者4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 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自然》审稿人认为,此项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具有高度的原创性,是该研究领域中一 项意义重大的发现。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结果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月幔更"干"。(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供图) 此项研究中,团队选取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岩屑开展月幔源区水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嫦娥六号 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水含量仅为1至1.5微克/克,是已报道数据中的最低值,表明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 比月球正面月幔更"干"。 来源:新华社 责编: 李丹 校对: 廖胜超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据介绍,月幔处于月壳与月核之间,位于月球表面以下约60千米至1000千米处。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 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