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
icon
搜索文档
人类正认识一个“全新”的月球!
新华社· 2025-05-28 11:17
嫦娥六号任务成果 - 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带回1935.3克月球样品,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1] - 近一年来科学家从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获得一系列重要发现,逐步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1] - 人类正认识一个"全新"的月球[1] 首批研究成果 - 2024年11月15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批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与《科学》[2] - 研究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4] - 其中一项研究表明月背岩浆活动42亿年前就存在,至少持续了14亿年[4] - 这些发现为认识整个月球的地质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4] 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 - 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分析了约28亿年前的月球背面磁场信息[6] - 这是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6] - 相关成果论文2024年12月20日在《自然》在线发表[8] - 研究首次提供了来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场测量结果[8] 月球岩浆洋假说验证 - 科学家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9] - 相关成果论文2025年2月28日在《科学》发表[9] - 研究使月球岩浆洋假说第一次有了"背面"证据[11] - 形成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击可能改造了该区域的早期月幔[11] 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时间 - 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确定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12] - 直径约2500公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疤痕"[14] - 这一发现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14] 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 科学家选取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岩屑开展月幔源区水含量研究[15] - 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水含量仅为1至1.5微克/克[15] - 这是已报道数据中的最低值,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更"干"[15] - 相关成果论文2025年4月9日在《自然》在线发表[17] - 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17]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观察者网· 2025-05-03 18:46
【文/观察者网 齐倩】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 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在此次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的来自6个国家的7家机构中,包括了两所接 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美国高校——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但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行星科学家蒂莫西·格洛奇无奈地透 露,与美国大多数涉及月球样本的研究不同,他的项目不会得到NASA的支持。 格洛奇称,他们将不被允许使用NASA资金来研究中国借用的月球样品,原因在于"沃尔夫条款"。 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排除在该空间站项目之外。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以所 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 动。该条款臭名昭著,也被称作对华"太空封杀令"。 去年10月,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首次向全 球展出 IC Photo 格洛奇补充称:"我非常感谢我的机构为我提供前往中国的资金,也感谢研究合作伙伴的机构开展合作 工作。"他表示,虽然尚处早期 ...
国际首次!祝贺中国科学家
证券时报· 2025-04-10 16:35
祝贺。 记者4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 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自然》审稿人认为,此项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具有高度的原创性,是该研究领域中一 项意义重大的发现。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结果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月幔更"干"。(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供图) 此项研究中,团队选取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岩屑开展月幔源区水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嫦娥六号 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水含量仅为1至1.5微克/克,是已报道数据中的最低值,表明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 比月球正面月幔更"干"。 来源:新华社 责编: 李丹 校对: 廖胜超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据介绍,月幔处于月壳与月核之间,位于月球表面以下约60千米至1000千米处。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 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