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三号大型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准备阶段 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央视新闻· 2025-10-21 08:58
项目进展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相当于首飞前的一次“彩排” [1] - 项目第二阶段将以入轨发射为主要任务目标,同步开展一子级回收试验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 [1] 产品规格与能力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2] - 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2] - 产品定位为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 [2] 后续计划 - 公司正按计划实施星罩组合体垂直吊装对接演练,随后将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做准备 [1] - 后续将基于试验数据开展全面复盘与状态恢复,细化流程和预案,稳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 [1]
“火箭的力量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观察者网· 2025-08-16 10:01
长征十号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完成首次7机静态点火试验,验证启动和关机流程,为后续低空飞行试验奠定基础 [1] - 火箭采用7台YF-100K系列发动机,总推力892.2吨,其中3台为可摇摆YF-100K,4台为固定YF-100L [3] - 重复使用型号长征十号A采用YF-100N/YF-100P发动机组合,推力相同但具备重复使用能力 [3] - 采用"模拟箭"点火方案,通过加固结构实现发射台兼作试验台,验证7机并联启动特性 [11] 地面试验技术特点 - 地面试验可设置密集传感器获取全箭数据,但无法完全模拟飞行环境(如失重、气动加热等) [4][5] - 国内曾用500吨全箭试车台支持长征五号等火箭测试,但长征十号推力超出现有平台承载极限 [8][10] - 采用"牵制释放"技术替代传统试车台,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已成功应用该方案 [10] 文昌发射场建设 - 载人登月工位塔架高130米,配备双登船臂以适应92.5米登月构型和67.4米近地构型火箭 [13] - 发射场扩建4个推进剂储罐(3个直径20米+1个15米)及超大规模航天器厂房 [13] - 取消回转平台设计,提升火箭加工精度和发射效率,抗风能力显著增强 [16][17] - 导流槽为国内最大单体结构(40×140×10米),浇筑量达4-5万吨 [20] 配套项目进展 - "梦舟"飞船完成零高度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通过怀来起飞试验 [21] - 登月宇航服、深空通信卫星等配套系统同步推进,目标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21] 历史试验背景 - 国内火箭地面试验始于1970年代风暴一号,2014年长征五号完成合练箭点火 [7][8] - 2024年长征十号在101所完成三机点火试验,验证模块化测试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