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火箭

搜索文档
我国首次完成液体火箭发动机“九机并联”试车 如何支撑未来大型星座组网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央广网· 2025-06-21 00:22
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北京时间今天(20日),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 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2号工位,成功完成我国迄今规模最⼤、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台发动机并联 地面热试车试验。 本次热试不仅是一次动力系统的合练,更是箭体结构、地面测控、推进系统、辅助系统等全链条协同的综合演练。试验流程完全贴近首飞状态,完成了 一次高度还原的实战推演,试验成果将为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落地应用奠定基础。本次试车具体如何实现?又将如何支撑未来⼤型星座组网、高频次低成本发 射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播放 播放 静⾳ 0:00 / 此次试车采用朱雀三号一子级箭体,集成9台天鹊-12A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达7542kN。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试验⼤纲开展,12时00分,下达点火 指令,9台发动机依次点火。按既定时序完成分批点火与推力爬升后,9台发动机稳定工作40秒并完成伺服摆动测试,随后有序关机,整个点火段持续45秒。 试验流程涵盖箭地测发流程,包括推进剂加注、贮箱增压、发动机分批分级起动、发动机稳态工作和摇摆、程序分批关机,全面 ...
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6月20日)
快讯· 2025-06-20 07:35
人工智能与芯片技术 - 苹果拟采用生成式AI优化定制芯片设计流程以提升效率 [1] - 德州仪器计划在美国投资超600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工厂 [5] - 苹果评估iPhone新LTPO OLED技术 通过增加氧化物材料比例降低屏幕功耗 [10] 航天与火箭技术 - SpaceX星舰36号火箭在静态点火测试中突发爆炸 [2] - 中科宇航力擎一号可重复使用发动机完成180秒整机试车 [9]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 - 百度萝卜快跑在香港东涌指定路段和时段获批开展自动驾驶测试 [7] - 三部门会议强调新能源汽车行业应避免"内卷式"竞争 禁止牺牲产品性能实现短期降本 [12] 融资与战略投资 - 宇树科技完成始于去年底的C轮融资交割 [3] - 蔚来回应芯片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传闻称属于猜测性信息 [6] 社交媒体与超级应用 - 马斯克计划将X平台打造为包含投资、交易等功能的"超级应用" [8] 企业动态与争议 - xAI被曝每月亏损10亿美元 马斯克驳斥彭博社报道为"胡说八道" [4] - 美国多家科技巨头推动十年联邦禁令 阻止各州自行制定AI监管法规 [11]
“星舰”又炸了
券商中国· 2025-06-19 20:16
据法新社、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8日晚,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的"星舰"火箭在一次静态点火测试中出现重大故障并发生爆炸,消防部门已经出动。 福克斯新闻网称,目前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当局表示暂未收到伤亡报告。 法新社称,测试所在地得克萨斯州卡梅伦县地方政府说:"在得克萨斯州星际基地进行的例行静态点火测 试中,SpaceX的'星舰'36号发生了灾难性故障并爆炸。" Space X随后也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星舰"正在为第十次飞行测试做准备,在星际基地的测试台上 出现了"重大异常"。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火箭助推器,第二级是"星 舰"飞船,两级均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环球网 责编:王璐璐 校对: 吕久彪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发!集体大跳水,发生了什么? 紧急闭店!泡泡玛特,突发! 新能源突发!刚刚,重大发布! 特朗普下令:扩大! 央行重磅!刚刚,八大金融政策发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
全链条协同突破 商业航天加速迈向“百箭千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1 01:18
商业航天发展态势 - 2025年6月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 5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火箭等密集发射 显示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1] - 行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商业卫星、火箭、测控企业快速涌现 全产业链商业化落地推进 生态持续完善 [1] - 2025年将迎来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新型商业火箭首发 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大规模低轨星座部署启动 进入"百箭千星"发射高峰期 [1] 政策驱动因素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提出推动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2]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出台商业航天测控规范 上海发布培育商业航天集群措施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 - 政策引导与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企业商业化压力 助推产业化提速 [2]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天火箭突破大喷管及摆动喷管技术 试制多个型号并试车成功 "十四五"期间将形成年产6000台中小型喷管产能 [3] - 可复用火箭技术成为行业质变点 天辰合创研发火箭控制测量一体化技术 其POWERLINK环网测量系统将在朱雀2E火箭首飞 属国内首创 [4] - 斯瑞新材攻克铬铜/铬锆铜合金推力室内壁材料 填补国内空白 启动产业化项目 达产后年产300吨锻件及1000台套火箭发动机组件 [5][7] 市场与资本动态 - 2020-2024年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长率22.9% 预计2025年达2.8万亿元 [6] - 2024年融资138起 金额超200亿元创纪录 卫星应用(50起)、火箭制造(32起)、卫星制造(29起)为三大吸金领域 [6] - 2025年深蓝航天完成5亿元B4轮融资 星际荣耀获数亿元D轮融资 [6] 商业化路径 - 北京"南箭北星"与上海千帆星座形成产业集群 实现"制造-发射-应用"全链条协同 [6] - 卫星互联网全球覆盖需求、低空物流/载人交通应用构成长期驱动力 [6] - 魔方卫星产能预计2025年Q2-Q3翻番增长 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7]
美“星舰”第九次试飞爆炸失控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07:09
5月2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得克萨斯州实施第九次试飞。 新华社 发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5月27日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进行第九次试飞。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火箭第二级飞船虽进入太空,但随后失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直播画面显 示,发射数分钟后,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助推器与飞船成功分离。助推器随后发生爆炸,未能按 计划溅落在墨西哥湾。飞船虽进入太空,但也未能按计划部署模拟卫星,且出现燃料泄漏。太空探索技 术公司已确认失去对飞船的控制,预计其残骸将落入印度洋水域。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火箭助推器,第二级是"星 舰"飞船,两级均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星舰"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 箭"回收,但第二级飞船都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 今年3月,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 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马斯克说,如果登陆顺利,则 ...
爆炸、失控!“星舰”第九次试飞失败,马斯克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6:44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当日 晚间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实施第九次试飞, 试飞任务未能成功。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 爆炸,火箭第二级飞船虽进入太空,但随后失控。 在"星舰"发射后不久,SpaceX发言人称,"星舰"侧面的一扇舱门未能完全打开,因此飞行中 搭载的一组模拟卫星无法部署。随后,"星舰"失去姿态控制。这意味着飞行器将无法精确调 整角度以完成再入。发言人指出, 失控的原因是一部分燃料舱系统出现泄漏。 美东时间20时30分左右,SpaceX发言人确认,飞行器已经失联。SpaceX随后结束了当天星舰 测试飞行的直播。目前尚不清楚"星舰"最终降落位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尚未就此 次飞船不受控返回地球是否对民航造成影响作出回应。 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表示:"'星舰'成功完成预定主发动机关机程序,较上次试飞 取得重大进步。此外,上升阶段未出现大面积隔热瓦脱落现象。滑行段与再入阶段因燃料泄 漏导致主贮箱失压,但已获取大量有效数据可供分析。 后续三次试飞节奏将显著加快,计划 每3至4周执行一次发射任务。 " 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星舰"第七 ...
5月14日早餐 | 英伟达大涨
选股宝· 2025-05-14 08:06
大家早上壕! 先看海外要闻: 道指跌0.64%,标普500指数涨0.72%,纳斯达克涨1.61%。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0.12%。 美国CPI降温,芯片股力撑标普500抹平年内跌幅,科技七巨头仅微软收跌。特朗普政府撤销拜登任内AI芯片限制规定,芯片指数涨超3%。英伟 达连续两日收涨超5%。 美国通胀降温,4月CPI同比2.3%,为自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公告称,启动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同时宣布采取额外的措施加强全球半导体出口管 制。 美国考虑允许阿联酋进口超过100万高级英伟达芯片。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跳舞"视频。 印度首次提出反击特朗普第二任期关税的措施,印股跌超1%。 国内重大事件汇总: 今日券商策略前瞻: 光大证券分析,关税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为市场提供了支撑和底气;但目前沪指已经逼近了3月份的高点,若想向上突破,还需要更多的利好 刺激,预计市场短期或以震荡休整为主,等待更多的利好政策出炉。 今日题材方面: 点评:英伟达将部分BlackwellGPU的生产转移到了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这也加剧了其生产成本、材料和物流成 ...
10米级不锈钢贮箱,是中国对星舰式体系的正面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5-01 09:37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2025年4月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宣布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10米级直径不锈钢贮箱样机。 这则消息如果不配图片、不加注释,极易被误读为"又造了个罐子";但只要对照世界航天发展格局稍加 解读,就不难看出,这是一枚足以改写中国未来运载体系的"第一构件"。 十米钢壳,不只是"尺寸"的突破 这一只看似平凡的钢壳背后,藏着中国对新一代国之重器的一次试探。要真正读懂它的意义,我们需要 回到三个看似简单、却关乎体系跃迁的问题上来。 直径10米,意味着什么?在航天系统中,贮箱不仅是火箭的"腹腔",也是最复杂、最大件、承载力最强 的结构模块之一。液体火箭的推进剂占据全箭体积的绝大部分,因此谁能造出最大直径、最长结构、最 高集成度的贮箱,谁就掌握了重型火箭的制造主权。 目前中国现役最大火箭长征五号,其芯级直径为5米;长征十号载人登月火箭,也延续了5米平台。这一 级别足以支持空间站、探月器、探火器等重型航天器任务。但在进入月球基地、火星载人、深空母港这 些下一阶段目标后,5米平台明显力有不逮。 长征五号重型火箭已经是其他国家不可望及的天花板,但它只是中国重型火箭家族中的入门小弟弟 SpaceX的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