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杨家界索道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季度净利润暴增405%之下,ST张家界重整已4次延期
新京报· 2025-11-03 12:00
时隔五年,ST张家界第三季度净利润再次实现盈利。 ST张家界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当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82%;净利 润1087.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05.29%,业绩扭亏为盈。 在此背景下,ST张家界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3.04%至1853.37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负债同比增长45.38%,长期应付款同比增长627.87%,债务压力未缓解。 预重整期限已四次延长,退市风险警示"紧箍咒"高悬 在业绩之外,ST张家界另一件引人关注的就是公司的破产重整事项。 2024年10月16日,ST张家界收到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正式启动预重整程序,并指定公司清 算组担任预重整临时管理人。此后,公司先后披露了债权申报、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等相关公告,并将 意向投资人报名截止时间延长至2024年12月25日。截至2025年2月12日,共有47家(以联合体形式报名 算作1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正式报名材料并足额缴纳报名保证金,其中45家提交了重整投资方案。 2025年前三季度,ST张家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1%至3.3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4%至-2239.65 ...
“人造古城”模式陷困局
深圳商报· 2025-07-01 06:44
公司表现与财务情况 - ST张家界6月30日股价低开高走,收盘上涨2 97% [2] - 公司因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自2024年4月17日起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张家界" [2] - 大庸古城项目自2021年6月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4年累计亏损10 8亿元,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13 95亿元、负债总额16 97亿元,净资产为负3 02亿元 [2][3] - 大庸古城项目2024年9月起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张家界市正推动市场化盘活方案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对比 - ST张家界是中国旅游板块第一家上市公司(1996年上市),但不同于黄山旅游、峨眉山A等拥有景区门票收入的公司,其收入主要来自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等业务 [3] - 公司旗下资源包括大庸古城、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十里画廊观光电车、旅行社服务及酒店经营,其中大庸古城成为核心亏损源 [3] 行业模式问题 - 旅游概念股依赖重资产扩张的困境显现,大庸古城作为投资24 43亿元的仿古建筑群,面临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 [2][3] - "人造古城"模式被指千城一面、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市场竞争中易沦为"空城" [3]
ST张家界及子公司涉诉金额3.86亿元 “山水旅游第一股”预重整工作仍在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00
诉讼案件 - 公司及子公司大庸古城被湖南建工集团起诉 涉诉金额3 86亿元 案件已被张家界中院受理 [1] - 诉讼源于2016年签订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原告指控因公司与第三方的共同过错导致工期延误1070天 造成重大损失 [2] - 湖南建工集团诉讼请求包括确认3 86亿元破产债权 其中3 24亿元要求优先受偿 并要求被告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三方承担2 35亿元连带责任 [3] - 除本次诉讼外 公司新增2项诉讼事项 涉案金额合计2130万元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5 82亿元 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主因大庸古城项目拖累 [4] - 2020年至2024年连续5年亏损 归母净亏损分别为0 92亿元 1 35亿元 2 6亿元 2 39亿元 5 82亿元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总资产21亿元 总负债18 2亿元 净资产2 6亿元 资产负债率87 55% [5] - 2024年接待购票游客697 09万人 同比下降2 61% [4] 重整进展 - 2024年10月公司进入预重整阶段 2025年4月预重整期延长至7月16日 [4] - 截至2025年2月12日 共47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材料 45家提交重整投资方案 [5] - 若重整成功 公司将引入产业投资人整合资源 盘活大庸古城资产 提升运营能力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为中国旅游板块首家上市公司 拥有武陵源景区核心资源包括环保客运 宝峰湖 杨家界索道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