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小忆

搜索文档
驭风而行,湖山之间见未来——打造文化与旅游协奏共鸣的“杭州样本”
杭州日报· 2025-06-06 10:43
杭州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杭州以"以文塑旅、以旅兴城"为核心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2] - 2024年杭州接待游客2.4亿人次(同比+7.5%),实现全域旅游收入3450.3亿元,其中入境过夜游客116.69万人次(同比+107.8%)[5] - 构建"一核三带三极"旅游空间格局:以西湖/大运河/良渚等为核心的都市休闲核,3条文化带(杭黄廊道/大运河诗路/天目吴越带),3个乡村发展极[4] 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西湖免费开放政策成为全球旅游改革典范,重构城旅关系并推动全域旅游发展[3] - 南宋御街设立"寻城·城市记忆空间",百名专家组成CityWalk导师团队,开发超50条文化漫步线路(2025年将扩展至100条)[6] - 连续五年举办"杭州奇妙夜"活动累计接待450万人次,推出"5000年中国看杭州"国际旅游产品及全国首个文旅智能体"杭小忆"[7] 演艺经济带动文旅升级 - 2024年举办演唱会/音乐节154场,票房超20亿元(同比+400%),2025年前5月已举办48场吸引82万观众,全年预计超85场[9] - Ed Sheeran演唱会吸引65%省外观众及2.5%境外观众(主要来自日本/新加坡/新西兰)[9] - 五月天演唱会创奥体中心24万观演纪录,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180%、景点门票+128%[10] 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 推出"演唱会+演艺"联动计划,提供7大演艺项目五折优惠票,形成艺术共振效应[10] - 实施街头艺术汇演,融合国潮IP与传统文化表演,吸引跨城观演游客辐射全城[10] - 通过《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演赛展商旅"联动机制,推动文旅产业系统化发展[11]
AI调解员上岗 守护杭州“文旅热”
杭州日报· 2025-06-06 10:19
今年2月,杭州试点"旅游纠纷调解数智化"项目,依托"1+3"数字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了简单案件自 动办、疑难案件商量办、举报投诉规范办等功能集成。这也使杭州在旅游纠纷化解领域实现了从人工调 解向"智治+共治"的转型升级。 旅行社临时更改行程,该如何协调并安抚游客情绪?针对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如何快速化解矛盾? 在线旅游平台的退费争议,如何快速公正解决?这些常见的旅游投诉,如今在浙江能找到更多创新解 法。 日前,浙江省旅游投诉处理工作培训班在杭州举行,杭州在旅游纠纷调解数智化领域的探索,以及 全国首个文旅智能体"杭小忆"、"轻松游"文旅新IP的落地应用,受到关注。 每年的法定节假日以及春秋旅游旺季,随着景区客流量增加,旅游纠纷也逐渐增多。从行程异议到 服务投诉,从退费争议到消费维权,这些看似是个别问题,实则考验着一座城市文旅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能否妥善处理好每一起旅游纠纷,不仅关系着游客的满意度,更 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温度与智慧。 本次培训会,主要聚焦旅游纠纷调解多元化之路、旅游纠纷调解国际化思考、旅游纠纷调解标准化 解决方案等议题,杭州市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指导中心负责人针对"旅游纠纷调 ...
AI改变“诗与远方”打开方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5-17 07:01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旅游业。 不久前的"五一"小长假,AI频繁亮相各地,在杭州西湖,AI导游"杭小忆"为游客定制专属路线;在南 京,又有"AI南京"平台一键生成"秘境攻略"……各大景区也在加速"武装",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景区 都宣布接入DeepSeek,在智能交互、场景服务、伴游体验等方面优化升级。AI技术正悄然改变着诗与 远方的打开方式,推动旅游业数智化转型。 AI是旅游业必须拥抱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既然如此,各大在线旅游平台企业自然不甘人后,携程、同 程、途牛、马蜂窝等纷纷接入AI工具,打法上各有侧重,细节上各有千秋,其中一项核心应用聚焦的 是旅游行程规划+预订服务。AI的亮点是智能算法,可以依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生成定制化旅游 路线,在线旅游平台企业拥有海量数据,且链接着各类旅游资源,二者叠加,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还 能促成企业订单转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客观而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尝鲜"阶段,各地景区、企业虽已接入AI工 具,完成初步部署,但AI在结果可信度、使用体验、商业交易闭环等方面还不够 ...
打造更多“数智+”文旅场景
经济日报· 2025-05-02 06:03
数智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 - 数智技术为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挖掘多维融合服务型消费 构筑线上线下并行 多产业多业态融合的消费生态体系 [1] - 杭州市打造文旅大模型AI旅游搭子"杭小忆" 向全市文旅企业延伸覆盖 构建数字旅游体验服务体系 提供导览 娱乐等"一键式"服务 [1] -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采用"AI虚拟人+AR数字游+景区权益卡"模式 AI虚拟人"唐小宝"提供社交互动与旅行服务 利用AR MR XR技术打造数实结合沉浸式体验 [1] 数智技术赋能服务智能体 - 智能算法精准对接游客个性化需求 整合碎片化资源 涵盖行程规划 智能导览 出游服务全过程 提供一站式互动式消费体验 [2] - 黄山景区打造"全程AI伴游景区" 实时定位数据分析推送攻略 叫车服务 AI伴游讲解 美食推荐等 提升游览便利性 [2] - 未来需开发新产品新业态 增强游客沉浸感 互动感 参与感 打造"数智+文旅"消费新场景 [2] 沉浸式技术应用案例 - 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 依托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元宇宙等技术 打造沉浸式文化演艺 展览 夜游等消费新空间 [2] - 河南省推出超写实文旅元宇宙空间"元豫宙" 虚实融合数字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游览 [2] - 哈尔滨建造沉浸式AI数字文化艺术馆"一冰雪一世界" 通过AI技术体验冰雪魅力 带动冰雪经济发展 [2] 智能化网络升级与营销 - 运用"AI+大数据"技术优化网络资源 提供客流预测 交通调度 安全保障等数智化支持 [3] - 精准对接游客消费偏好 优化"数字+旅游"营销与智慧化管理 提高线上线下服务品质 [3] - 通过虚实融合体验设计 增强文旅人才培养与引进 提升政策精准性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