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

搜索文档
上半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超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新京报· 2025-08-05 11:59
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2024年上半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3218 48万人次 同比增长11 7% [1] - 2024年全区文化产业产值增长23 8% 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万人次 增长15 8% 其中入境游客增长188 2% [1] - 西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由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 由风景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变 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1]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与建设 - 西藏结合自然风光与特色文化 打造唐卡村 木雕村 藏香县等特色乡村县 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 -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模式 建设配套设施 完善景区景点 优化区域性交通网络 [2] - 推进城际旅游协同发展 跨省旅游协作发展 国际旅游合作发展 推动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 [2] 产业融合与民生带动 - 文化旅游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高标准规划产业布局 [2] - 扶持基层文艺队伍 鼓励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旅游 发展特色文创和旅游商品生产销售 [2] - 通过文化旅游产业扩大群众就业 增加收入 带动致富 [2]
江苏文旅高质量落实“十四五”规划
江南时报· 2025-07-21 17:21
江苏文旅"十四五"规划成果总结 艺术创作成果 - 锡剧《烛光在前》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戏剧作品《打折》获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 昆剧《瞿秋白》扬剧《郑板桥》获第十六 十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 - 实施文艺"名师带徒"计划 2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5人获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 [3] - 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 获评全国文旅领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3] 公共文化服务 - 新评定一级图书馆占比全国第一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 [4] - 实施"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 实行"以需定供 区域互送"模式 [4] - 创新开展"家门口"看大展 赏好戏 享非遗系列活动 [4] 文化遗产保护 - 5个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兴化市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增至12个(全国第一)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2个 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7人(全国第二) [7] - 编制完成《江苏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 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长江春色图》 [7]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138家(全国第一) 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占全国11.3%) [8] - 接待境内外游客10.9亿人次(增长15.8%) 旅游总收入1.34万亿元(增长11.5%) [8] - 率先开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 推出"苏旅贷""乡旅E贷"专项金融产品 [8][9] 文旅空间布局 - 构建"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空间体系 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 [11] - 制定旅游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打造"沉浸城市"休闲空间 [11] - 建好"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 组织国际文旅资源推介活动 [11] 文旅数字化 - 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形成3.82亿条数据资产 对6468家监管单位实时监测全覆盖 [12] - 推出"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示范项目 苏州"拙政问雅"等数字文旅新产品 [12] - 制定旅游业标准47项 发布全国首个跨国合作地方标准 [13]
甘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之又严的作风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新京报· 2025-07-11 20:29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深入实施文物保护提质、研究阐释突破、活化利用创新、安全守护夯基"四大行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就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1] -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1] 应急管理与防汛减灾 - 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各项制度,全覆盖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培训 [2] -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对应急预案的评估优化,压紧压实监测、预警、处置、救援、保障等各环节责任 [2] - 紧盯地灾点、河道边道路、水库电站等重点部位,不间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细化转移避险预案 [2] 校园食品安全 - 深入整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强化责任落实,完善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3]
节俭办赛热度升温 全球期待精彩世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9 09:22
赛事筹备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世运会 [1] - 赛事秉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强调国际标准与中国风格结合 [1] - 27个竞赛场馆中18个为既有场馆改造,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不新建运动员村而是利用现有酒店设施 [2] - 竞赛器材配置遵循"赞助优先、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原则以降低成本 [2] 场馆建设 - 壁球、短柄墙球项目场馆改造接近尾声,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地板设计 [2] - 开幕式场地选择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现有空间,展示公园城市特色 [2] - 所有竞赛场馆已完成验收,竞赛核心团队已组建并开展场馆化办公 [3] 赛事推广 - "世运项目进社区"活动覆盖超600个社区,吸引12万名市民参与 [4] - 在120所学校推广棍网球、飞盘等世运会项目 [4] - 围绕13个室内赛事场馆推出26个主题文旅场景,打造六大主题旅游线路 [4] 赛事规模 - 设置34个大项、60个分项、255个小项,中国代表团获得28个大项152个小项参赛资格 [5] - 预计330名中国运动员参赛,创历届参赛项目最广、人数最多纪录 [5] - 开幕式时长90分钟,包含15分钟文艺表演及首次主火炬点燃仪式 [5] 运动员参与 - 轮滑世界冠军朱思怡将参赛,目标冲击冠军 [6]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评价筹备工作"效率高、专业、注重细节" [5]
曲江文旅: 曲江文旅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2 16:19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收入占比52%)、酒店餐饮管理(22%)、体育休闲服务(14%)、旅行服务(8%)、旅游商品销售(2%)和园林绿化(1%) [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16.6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52] - 景区运营管理板块收入6.51亿元,毛利率23.73%,同比下降13.57个百分点 [54] - 酒店餐饮服务收入2.77亿元,毛利率5.13%,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 [54] - 体育项目收入1.75亿元,毛利率12.53%,同比下降11.96个百分点 [54] 战略发展与改革 - 公司明确以"旅游目的地整合运营商"为战略定位,推动旅游景区、演艺、酒店餐饮和旅行服务协同发展 [6] - 启动国企改革方案,已通过公司党委会、总办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审定 [6] - 完成4家子公司更名,强化专业化运营,如将西安曲江商唐投资更名为西安曲江文旅演艺发展有限公司 [6][45] - 推动"长安灯会"品牌升级,累计曝光量24.72亿+,阅读量3.2亿+ [9] 投资与子公司情况 - 与陕西沉浸文旅合资设立西安倾城之喜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出资300万元占10%股权 [9] - 主要控股公司中,西安曲江文旅景区管理公司2024年营收4093万元,净亏损4875万元;西安曲江城墙旅游发展公司营收1.39亿元,净利润1441万元 [10] - 参股公司无锡汇跑体育(持股55%)2024年营收1.75亿元,净利润327万元;西安曲江乐效数字科技(持股51%)营收2029万元,净利润53万元 [11] 2025年经营计划 - 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10亿元左右,控制成本费用7.7亿元,期间费用2.2亿元 [17] - 重点推动文化IP开发、固定资产运营和品牌授权业务 [13][15] - 促进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学旅行和国际游学业务 [16] - 加强与OTA平台合作,完善数智化管理平台和会员服务体系 [16][18] 财务与治理情况 - 2024年末总资产30.31亿元,同比下降16.73%;负债23.18亿元,资产负债率76.47% [52] - 期间费用合计2.92亿元,同比下降15.41%,其中财务费用5380万元,下降24.63% [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5亿元,同比下降19.08% [52] - 完成大明宫遗址公园公司100%股权转让,转让价款4239.88万元 [28]
驭风而行,湖山之间见未来——打造文化与旅游协奏共鸣的“杭州样本”
杭州日报· 2025-06-06 10:43
杭州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杭州以"以文塑旅、以旅兴城"为核心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2] - 2024年杭州接待游客2.4亿人次(同比+7.5%),实现全域旅游收入3450.3亿元,其中入境过夜游客116.69万人次(同比+107.8%)[5] - 构建"一核三带三极"旅游空间格局:以西湖/大运河/良渚等为核心的都市休闲核,3条文化带(杭黄廊道/大运河诗路/天目吴越带),3个乡村发展极[4] 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西湖免费开放政策成为全球旅游改革典范,重构城旅关系并推动全域旅游发展[3] - 南宋御街设立"寻城·城市记忆空间",百名专家组成CityWalk导师团队,开发超50条文化漫步线路(2025年将扩展至100条)[6] - 连续五年举办"杭州奇妙夜"活动累计接待450万人次,推出"5000年中国看杭州"国际旅游产品及全国首个文旅智能体"杭小忆"[7] 演艺经济带动文旅升级 - 2024年举办演唱会/音乐节154场,票房超20亿元(同比+400%),2025年前5月已举办48场吸引82万观众,全年预计超85场[9] - Ed Sheeran演唱会吸引65%省外观众及2.5%境外观众(主要来自日本/新加坡/新西兰)[9] - 五月天演唱会创奥体中心24万观演纪录,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180%、景点门票+128%[10] 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 推出"演唱会+演艺"联动计划,提供7大演艺项目五折优惠票,形成艺术共振效应[10] - 实施街头艺术汇演,融合国潮IP与传统文化表演,吸引跨城观演游客辐射全城[10] - 通过《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演赛展商旅"联动机制,推动文旅产业系统化发展[11]
端午假期出游“新风尚”激发消费“新活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04 10:38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概况 - 端午小长假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6.57亿人次,日均2.19亿人次,同比增长3.0% [1] - 短途游、周边游仍是主流,同时划龙舟和文化研学成为新兴旅游方式 [1] - 北京市公园接待游客449.21万人次,同比增长14.67%(2024年为391.74万人次) [3] - 北京游客量前三的公园:天坛公园30.48万人次、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28.7万人次、颐和园26.34万人次 [3] 文化体验活动表现 - 太行水镇推出六大主题活动与全天候沉浸式演艺,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融合 [1] - 北京各市属公园推出科普游园会、艺趣游园会、文化游园会等系列特色活动 [3] - 2025千帆音乐季·奇遇海音乐节吸引近7万人到场,首次融合音乐、电竞、文旅 [8] - 音乐节共有19组音乐人和2支电竞战队参加,创新打造多元文化盛宴 [8] 龙舟运动发展情况 - 龙舟观赛最火爆城市:广州、佛山、杭州、岳阳、成都 [7] - 龙舟观赛人群中外地游客占比18%,境外游客规模较平日增长64% [7] - 广西(钦州)-东盟海上龙舟公开赛有16支国内外队伍参赛,包括东盟地区队伍 [7] - 俄罗斯交换生参与龙舟比赛,显示这项运动正在国际化 [7] 旅游消费新趋势 - 游客更倾向于穿着古装游览景区,体验历史文化 [3] - 太行水镇活动呈现"白昼市井烟火,星夜光影传奇"的沉浸式体验 [1] - 音乐节创新性地将电竞与文旅结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8]
【铜川】文创“热”起来 消费“火”起来
陕西日报· 2025-06-04 06:41
文创雪糕产品 - 铜川市新区甜觅甜品工作室推出以"铜川"二字为主体造型的文创雪糕 提供草莓、巧克力、香草等多种口味 实现视觉与味觉的完美融合 [1] - 文创雪糕上市以来已卖出超过4500支 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 吸引游客拍照打卡并分享 [1][2] - 工作室计划深度挖掘铜川特色文化元素 进行文创产品专项开发 丰富产品线 将文创雪糕打造为铜川文化旅游名片 [1]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文创产品凭借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赢得年轻人青睐 成为游客在博物馆和景区的热门纪念品 [2] - 铜川花月荟药王孙思邈中药茶饮店推出文创产品赠送活动 最高峰单日销售额超过4000元 [2] - 印有铜川特色元素的扇子和帆布袋因环保实用且具有文化辨识度 比一次性奶茶杯更受消费者欢迎 [2] 文创产品开发方向 - 铜川博物馆以馆体建筑和馆藏文物为原型 开发冰箱贴、吊坠等文创产品 保留文物历史韵味的同时增加实用价值 [4] - 文创产品设计注重引发情感共鸣 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生活 [4] - 从历史建筑到传世名画 各类文创产品都承载铜川文化底蕴 成为游客购物清单的"必选项" [3]
安徽“顶流”集结深圳文博会
新华网· 2025-05-23 09:46
深圳文博会安徽馆参展概况 - 安徽组织79家企业参展 展示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旅游融合 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等四大板块 [2] - 展区面积达1188平方米 主题为"徽风焕彩 皖韵流长" 设置六尺巷创意实景等四个展区 [2] - 连续16年参展 本届重点展示可触摸的前沿科技 可体验的徽风皖韵 可带走的安徽记忆 [4]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亮点 - 科大讯飞展示多语种AI透明屏 支持外国友人无障碍交流 [2][3] - 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时代出版数字精品数据库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推介"北环城"文化科技旅游项目 [3] 文化旅游融合展区创新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推出玉人 玉鹰形象文创产品 [3] - 安庆文旅开发融合黄梅戏 倒扒狮等地方元素的创意雪糕 [3] 历史经典产业展区特色 - 集中展示非遗创新作品 包括八公山豆腐 亳州药食同源茶饮 宿州中草药布鞋 文房四宝等 [3] - 六尺巷实景展区还原青砖小巷景观 黄梅戏演员现场表演《六尺巷》戏歌 [3] 产业招商与品牌推广 - 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招商推介 宣传安徽产业政策与营商环境 [4] - 通过文博会平台提升安徽文化企业品牌影响力 吸引外部投资 [4]
2025年栀子花文化旅游主题推广活动启幕
长沙晚报· 2025-05-19 09:39
文旅融合活动 - 2025年栀子花文化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栀书达礼 '阅'游星城"在长沙滨江文化园启动 活动是"5·19中国旅游日"长沙市分会场活动之一 [1][2] - 活动以"文化+旅游""事业+产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推出13条文旅线路 市集文化互动 万份栀书好礼等 打造全域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2] - 活动以"栀香长沙"IP为核心 首发"栀书达礼"书香卡 持卡可在全市图书馆总分馆借阅图书 并享受宁乡市喻家坳乡农特产品购买优惠 [2] 产业发展与城市文化 - 长沙以"栀子花"为纽带 打造新场景 新业态 新产品 探索产业发展与城市文化价值共创的新路径 [2] - 长沙与岳阳双城联动 推出"栀香引路 文润双城"文脉寻访之旅 串联长沙橘子洲与岳阳楼等6大文化IP [2] - 长沙将推动栀香产品进入吃住行玩全过程 进行文旅深度融合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 活动特色与意义 - 活动依托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长沙图书馆与宁乡市喻家坳乡代表共同签约 [2] - 栀子花的花语代表"永恒的爱" 也象征着热情 纯洁 自由和希望 [3] - 活动旨在通过栀书礼物鼓励孩子们学习 在知识的海洋中求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