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旅游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依依不舍 运河畔嘉年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9 08:15
文旅活动整体概况 -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副中心举办多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时尚、潮流、文艺、多元的假期体验 [1] 运河西岸系列活动 - 第二届西岸·美好生活节于10月1日亮相运河西岸,集体育赛事、时尚、运动、亲子、音乐、文化、美食于一体,首日客流量突破7万人次 [3] - 活动中网嘉年华·超现场在9月30日至10月5日全程转播中网赛事,并设置免费网球教学及周边商品售卖 [3] - 活动策划覆盖全龄段需求,包括拳击不倒翁、充能自行车、迷你斯巴达跑酷、露天电影院、露营音乐会等,并集结多家品牌与文创摊位 [3] - 大运河游船项目新增两艘现代化游船,开通多条特色航线如限定夜航主题线、开心麻花夜游线,并推出卡通形象“河喜”和“水运儿” [4] - “水韵·新生——2025运河文化时尚大赏”于10月1日举办,以运河水域为舞台,展出80余套运河主题原创服装,采用“水上舞台+科技舞美”创新形式 [4] 大运河音乐节 - 北汽极狐·2025北京大运河音乐节于10月6日至7日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行,李健、许巍、大张伟、陈楚生、老狼等16组表演嘉宾为近7万乐迷献唱 [4][5] - 音乐节搭建高品质文旅消费场景,市集展商数量近50家,涵盖老字号、特色餐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并提供“票根福利”促进消费 [5] - 该音乐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指导主办,相关内容全网曝光量超4亿,互动量过千万,已成为辐射全国的文旅金名片 [6] 三大文化设施活动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节日期间共举办7场活动,包括“唐风宋韵”古典文化雅集、情景剧《高山流水》及殷商大展等 [7] - 北京艺术中心化身“文化磁场”,吸引超6万人次参观,上演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和话剧《傲慢与偏见》等剧目 [7][8] - 2025音博会于9月28日启幕,展区面积1.5万平方米,设六大板块,音像厂牌区汇集17国64家厂牌近六千件藏品 [8] 北京城市图书馆活动 - 10月1日至7日,北京城市图书馆共有10.7万人次读者到访,举办活动180余场,线上线下吸引读者超22万人次 [8][9] - 活动包括古籍修复技艺演示、非遗渊源赏析、“薪火相传 红色家风展”等,并提供免押金办证、京津冀通还等便捷服务 [9] - 假期期间图书外借与续借共计6.7万册次 [9] 其他重点文化活动 - 2025大运河公共艺术季作为第15届宋庄艺术文化季组成部分,展出200余件公共艺术佳作,并设置城市画布·街头共创计划 [10] - 2025北京国际少儿时装周在张家湾设计小镇举行,展示由AI技术解构传统衣冠基因的青少年汉服设计 [11] - 第二届台湖古典音乐节在7天内举办近50场活动,包括主题草坪音乐会及12小时打击乐马拉松 [11] - “华章永固·国庆运河嘉年华”以文物“宝光寺铜钟”为核心,采用“文物+科技”形式 [12] - 2025第八届北京影偶艺术周“影偶嘉年华”精选17部剧目进行31场展演 [12] 乡镇特色活动 - 通州各乡镇举办特色大集及文化活动,如于家务大集举办“福运滚滚·欢度国庆”活动 [14] - 北苑街道、宋庄镇、永乐店镇、梨园镇、漷县镇、九棵树街道、马驹桥镇、通运街道、杨庄街道、潞邑街道等地均开展了文艺演出、手工制作、健步走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14][15][16] 副中心建设者直播活动 - “礼赞新中国·奋进副中心”直播活动于10月1日举行,汇聚各行各业工作者为祖国庆生,并推荐了副中心多个旅行目的地 [17]
燃 “恐龙”大巡游
四川日报· 2025-10-02 08:59
活动概述 - 自贡国际恐龙文化旅游节核心活动“史前派对 恐龙大巡游”于10月1日10时在华商南苑街至迎春路的1.2公里街道上启幕 [3] - 活动由318名演职人员组成6大主题方阵进行沉浸式表演 [3] - 10月3日将在富顺县新增一场巡游活动 届时将组织恐龙、气模、非遗、群众等方阵 [4] 巡游方阵内容 - “侏罗纪狂想”方阵包含13米长的“侏罗纪世界”花车和5只机械恐龙 由20名演员与恐龙互动 [3] - “国粹华彩”非遗方阵包含川剧变脸表演 30名杂技演员抖空竹 8名武生上演“三英战吕布” [3] - “华夏衣冠”方阵由40人身着汉唐宋明服饰 演绎“曲水流觞”并吟唱《水调歌头》 [3] - “舌尖之旅”方阵的“美食铛铛车”由40名厨师随乐挥舞炒勺 展示盐帮菜 [3] 现场互动与氛围 - 巡游活动在正午掀起千人大合唱热潮 市民自发加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3][4] - 318名演职人员变换队形齐声合唱 道路两侧市民参与 合唱声响彻盐都上空 [4]
穿宋服、赢“银票”、赴醋宴,邂逅江豚微笑……丹徒融合多元体验开启文旅盛宴
镇江日报· 2025-10-01 07:31
核心观点 - 丹徒区以“米芾书法艺术”为核心,融合国庆与中秋主题,推出一系列结合文化深度与休闲乐趣的旅游活动,旨在打造独特的金秋旅游体验 [1] 米芾书法公园活动 - 米芾书法公园在双节假期变身为沉浸式宋韵体验空间,游客可欣赏传世碑刻并体验宋代文人雅集生活 [2] - 公园推出包括五子棋、射箭、投壶和掷币问吉等互动游戏,游客可通过参与赢取“大宋银票”并兑换非遗漆扇、中秋限定鱼灯等文创礼品 [2] - 活动期间购买原价30元的成人票可享受多重优惠,如在米芾文创市集兑换指定咖饮或在华夏汉字研学馆享受瓦当拓印、活字印刷等体验项目的五折优惠 [2] 特色旅游线路规划 - 公司规划两条特色旅游线路,一日游线路涵盖航空飞行营地、米芾书法公园、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等景点,实现精华览胜 [4] - 两日游线路更注重深度体验,主题包括“茶香墨韵·田园牧歌”和“江岛童趣·生态奇遇”,涵盖采茶制茶、生态奇遇等多元化活动 [4] 其他景点及配套活动 - 中国醋文化博物馆推出“双节联欢嗨FUN醋博”活动,游客可观摩古法酿醋、参与互动并集章兑换恒顺特色徽章 [5] - 开心休博园准备传统游戏、主题演艺及夜间非遗火壶表演与瀑布烟花秀,为游客提供震撼视觉体验 [5] - 针对特定客群推出优惠,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在镇高校学生凭学生证在长山航空飞行营地体验滑翔伞、热气球项目可享8折优惠,荣炳胜利村秋桃基地在10月1日至5日期间采摘享8折优惠 [5] 智慧旅游服务 - 丹徒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正式上线“玩转丹徒”小程序,提供景点介绍、精准定位导航及覆盖不同需求的特色路线库,提升游客便捷体验 [5][6]
西山骑行、文创焕新,海淀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将办多场文旅活动
新京报· 2025-09-25 19:04
活动总览与核心理念 - 海淀区于9月底至10月8日以“聚海淀·享双节”为主题,通过22项特色活动、47项营业性演出、35项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打造节点串联、全民共享、多域联动的城市盛会 [1] - 海淀文旅集团以“文化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理念,策划三大主题文旅活动,涵盖文化盛宴、生态骑行和文创产品上新,打造“可玩、可赏、可品、可购”的多维融合文旅新体验 [1] 文化演出与阅读活动 - 中关村儿童演出季开展30场主题活动,票根联动150多家商户,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观演体验 [3] - 9月28日-10月8日,联动30余家街镇图书馆、阅读空间和书店,举办50余场中秋书香雅集阅读推广活动 [2] - 10月1日-8日,区内各演艺空间将举办27场经典音乐会,各剧场将举办20场精品剧目展演 [3] - 10月2日和10月7日,五棵松体育馆分别举办张碧晨和韩红演唱会,构建“观演+餐饮+游玩”一站式消费链条 [3] 特色节庆与非遗活动 - 10月1日-6日,凤凰岭景区举办“岭上非遗·画屏西山”国庆京津冀非遗游园会,三地非遗联动 [2] - 10月1日-8日,国家植物园举办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季,以“从《牡丹亭》到《红楼梦》”为主题,推出专题展览、文艺演出、学术讲座等活动 [2] - 10月3日-4日,五棵松万达、大悦城等商圈举办民族音乐“艺”起来活动,促进文化、旅游、文物博物、科技元素碰撞 [3] - 10月7日-8日,海淀文化艺术大厦举办十一公益讲堂,推出脸谱和剪纸两场非遗主题讲座 [2] 商业促销与消费刺激 - 十一期间,海淀区开展“京彩四季·悦动海淀”专题消费季活动,发放35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最高优惠15500元 [5] - 针对20万-60万主力销售车型调增补贴力度,购置20万元(含)以上新能源汽车再补贴500元/辆,并增设1000名“拼手速摇号中奖”幸运名额,奖金500元/人 [5] - 华熙LIVE举办小米“高智感的家”科技展,五棵松万达广场打造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特色的AI会客厅 [5] 三山五园文化市集 - 双节期间,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为核心,在同庆街、颐和园、圆明园、香山联合打造“三园同庆·盛世华章”文化市集 [6] - 同庆街开启“国粹千年·御苑新绎”文化市集,以“御医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中医义诊、养生茶饮、药膳体验等形式创新构建“中医+文旅+辖区”多元场景 [8] - 颐和园以“颐和风华录”为主题规划“八方拾粹”“松堂园记”,圆明园推出“斑斓秋艺”主题市集,香山打造“秋韵香山赋”主题市集 [9] 深度研学与特色体验 - 特别策划“三园同庆·盛世华章”深度研学活动,以“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为主题,推出模块化联游线路,将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公园三大皇家园林串联 [9] - 各园区实现“市集+研学”场景自由切换与组合,游客可边逛边学、自由定制,享受可触可感的文化之旅 [10] - 游客可在颐和园参与宫廷首饰制作,在圆明园加入马首复刻工作坊,在香山公园通过发报机等互动装置重温革命岁月 [9] 生态骑行线路 - 依托大西山文化带资源,推出三条精品骑行线路,以“轻户外 + 深文化”为核心,让45公里绿道成为串联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的“流动课堂” [11] - 三条线路分别从凤凰岭公园和稻香湖出发,涵盖山林、历史遗迹、秋日风光、农家美食等元素,配备专业装备与保障服务 [11][12] 文创产品上新 - “海淀有礼”城市礼物品牌推出系列文创新品,包括科技联名文创系列和红色文创系列 [13] - 科技联名系列包括与汉王科技联名的仿生鸟《青鸾》、与声智科技推出的AI耳机联名款、与科大讯飞推出的支持23种方言识别的智能鼠标 [13] - 红色文创系列包括“进京赶考”流沙冰箱贴、“两弹一星”转印笔袋、航天员手办摆件、氢弹“云朵暴暴”镭射包以及贝家花园主题文创等 [13]
长江首艘光伏发电豪华游轮"美维凯璇"即将迎来首航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2:05
项目概述 - 长江首艘光伏发电豪华游轮“美维凯璇”将于9月28日在重庆朝天门码头首航 [1] - 该项目由重庆市东江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造,投资约2亿元 [1] 船舶规格与技术 - 船舶技术参数:船长149.99米,船宽21.8米,水上最大高度17米,共设7层载客甲板 [1] - 采用分段预组装技术和高精度定位技术,定位误差达到毫米级,提高了建造效率并保证了结构强度与质量 [1] - 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配置300KW太阳能光伏系统,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 [3] - 创新采用直流组网、储能电池、顶层光伏发电技术,减少岸电使用量和岸电使用率 [3] 产品特色与体验 - 实现低噪音航行,为游客带来平稳、安静、舒适的体验 [3] - 软装方面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长江上的移动式“江上院子” [3] - 位于游轮5楼的“江上院子”融合川西庭院的“柔”与三峡俊峰的“刚”,构建宁静雅致空间 [3] 运营与行业影响 - 游轮将航行于长江干线(重庆—上海之间) [3] - 该游轮引领长江游轮进入“光伏+”时代,对长江游轮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3]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21 06:16
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 黄河流域贡献全国35%粮食、32%肉类、40%禽蛋和49%奶类[2] - 粮食产量从2000年1.55亿吨增至2024年2.48亿吨 种植面积占比持续超35%[2] - 高标准农田占比达45.07% 灌溉水利用系数0.58较2010年提升0.12[2] - 形成沿黄粮食产区、棉花产区、畜牧产业带 河南优质强筋小麦1500万亩占全国近30%[3] - 山西内蒙古杂粮产量680万吨占全国43% 特色小杂粮品种占比超58%[3] - 山西沁州黄小米品牌价值120.72亿元 带动20个产值超10亿元产业集群[3] - 山东沿黄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90% 绿色防控覆盖率52.7%[4] - 建成50余个生态农业示范区 碳汇交易试点超100万亩 年固碳量200万吨[4] 工业结构与绿色转型 - 原煤产量占全国80% 拥有多个超100亿吨储量煤炭基地[7] - 四大油田保障原油市场 长庆油田探明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7] - 稀土储量占全国90% 包头冶炼分离产能23.4万吨为全球最大供应基地[7] - 甲醇、氧化铝、电解铝产能分别占全国68%、70%、61% 煤化工企业占80%以上[8] -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突破1.35亿千瓦 绿电产量超2000亿千瓦时[10] - 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4.6% 新能源装机占比70%[10] - 山东新能源装机1.15亿千瓦超越煤电[10] - 单位GDP能耗从2011年1.01吨标准煤降至2023年0.59吨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3.2%[11] - 山西54%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11] - 山东河南陕西战略性新兴企业数占比约70%[11] 生态环境保护 - 2022-2024年黄河干流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13] - 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0.9%提升至36%以上 固定流沙860万亩[14] - 植被面积54.13万平方公里 建设淤地坝5.83万座[14] - 水土流失面积从45万平方公里减至24.58万平方公里 年均输沙量从16亿吨降至3亿吨[14] - 山东黄河三角洲鸟类从187种增至373种 年迁徙越冬超600万只[15] - 甘肃光伏治沙年产值超280万元[15] - 宁夏建成6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 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 提供岗位13万个[15] 文化旅游资源 - 拥有15项世界文化遗产、5项自然遗产、2项双遗产 总数占全国30%[18] - 非遗项目总数72699项 其中国家级1042项占全国近三分之一[20] - 河南普查出51172处不可移动文物、7042处文保单位、947项省级以上非遗[20] - 河南旅游资源单体228862个 新发现42738个占比18.67% 人文类占比81.78%[20] - 2025年公布首批20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21] - 2025年五一假期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同比增长4.6% 旅游收入371.1亿元同比增长4.8%[21] - 规划建设4810公里"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22]
见证河湖蝶变·共建美丽山东丨天平湖绘就泰安生态新画卷
齐鲁晚报· 2025-09-12 19:06
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 - 通过整体搬迁湖边村庄、整治排污口、清理养殖散户、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等措施从源头治理污染 [3] - 累计新建污水管网18公里、雨水管网20公里,实现污水入管、清水入湖 [3] - 投资12亿元推进环湖路改造、湿地公园建设、生态修复等工程,建成800余亩湿地公园和400余亩表流湿地,形成10公里环湖绿廊 [4] - 对入湖河流石腊河实施生态修复,包括清淤疏浚、拓宽河道 [4] 智慧化管理与创新 - 建成集水质监测、洪水预报、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 [7] - 构建山东省首个水库三维模型,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7] - 依托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天平湖在区域能源调配与低碳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7] 文旅融合与经济价值转化 - 以泰山石敢当文化园、泰山秀城为代表的大型文旅项目相继落地,音乐节、跨年晚会等文化活动频繁举办 [8] - 2024年央视跨年晚会选址天平湖,登泰山+游秀城+赏湖景成为泰安旅游新模式 [8] - 每年吸引游客超350万人次,开通敢当号旅游专线串联文旅资源,推动形成大泰山旅游圈 [8]
中马文旅交流新桥梁 吉隆坡—敦煌国际旅游包机首航成功
中国民航网· 2025-09-03 09:44
航线开通 - 马印航空开通吉隆坡至敦煌国际旅游包机航线 采用波音B737机型 航班号0D638/9 计划执行10个往返班次 班期为每周五固定飞行[1][3] - 去程航班0D638每周五15:00从吉隆坡起飞 飞行时间6小时45分钟 当日21:45抵达敦煌 返程航班0D639当日22:45从敦煌起飞 次日05:50返回吉隆坡[3] - 首航航班于8月29日降落敦煌莫高国际机场 标志着两地首条国际旅游包机航线正式通航[1] 机场运营 - 敦煌莫高国际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近年来持续加快航线拓展 深化与国内外航空公司合作 构建连通国内主要客源地、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线网络[4] - 机场为首航航班举办隆重仪式 向机组赠送印有莫高窟飞天图案的丝巾与定制纪念徽章[2] - 此次开通吉隆坡航线是机场继曼谷、新加坡后的又一国际航线突破 进一步提升敦煌国际通达性[4] 文旅产业 - 航线实现千年丝路文化与东南亚多元风情精准对接 为马来西亚及东南亚游客提供直达敦煌的便利 同时为中国游客前往吉隆坡搭建高效通道[6] - 敦煌拥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等世界级文旅资源 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3] - 首航当日马来西亚游客下机后立即拍照打卡 表示向往敦煌莫高窟和鸣沙山[3] - 预计航线稳定运营将带动两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深化中马文旅交流合作[6]
影视IP赋能文旅消费,2025怀柔国潮文化季面包电影市集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8-25 06:52
活动概况 - 面包电影市集于8月23日在怀柔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草坪举办 [1] - 活动由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保利影业协办 [5] - 活动融合影视IP、音乐演出、美食体验、互动创作与电影展映等多元形式 [5] 影视产业基础 - 怀柔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 [16] - 区域汇聚中影、北京电影学院、博纳影业等核心影视机构 [16] - 近年国产票房过亿大片中半数有怀柔参与 [16] - 2025年国产贺岁大片中半数出自怀柔 [16] - 区域内孕育超4000部优秀影视作品包括《建国大业》《战狼2》《流浪地球》等 [16] 活动内容亮点 - 美食区设近30个特色摊位包括熊叔熊婶糕点、多巴胺烤串、网红冰激凌等热门商户 [5] - 电影主题对谈沙龙聚焦国产动画发展 由保利影业总经理助理汤博晖主持 [9] - 千万间影业动画负责人曹紫建作为嘉宾探讨《罗小黑战记2》创作思路 [9] - 露天放映《罗小黑战记2》将活动推向高潮 [13] - 同步启动"北京范儿——48小时国潮影像创作大会"邀请市民参与电影创作 [13] 战略意义 - 活动彰显怀柔将影视产业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动能的创新实践 [5] - 为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5] - 保利影业作为保利文化旗下全产业投资运营平台提供专业支撑 [13]
全省民营文化企业座谈会举行
河南日报· 2025-08-24 07:13
行业表现 - 全省2466家规上民营文化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6.30亿元,同比增长9.2% [1] - 营收增速快于全部规上文化企业3.7个百分点 [1] - 文化旅游市场经营主体超过47万家 [1] 企业发展特点 -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且社会效益突出 [1] - 企业立足厚重文化资源,注重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 - 涌现大批知名文旅文创品牌并有效提升区域文化形象 [1] - 企业不断拓展文化旅游消费新领域 [1] 政策支持方向 - 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支持科技水平高、融合发展好、内容创意新的优质项目 [2] - 政策聚焦加强资金扶持、营造良好氛围及加强政策支持 [2] - 鼓励企业在提升效能、创新升级、培育优势、吸纳人才等方面实现跃升 [2] 企业战略重点 - 需坚持正确导向并通过优质文化产品服务承担社会责任 [2] - 应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2] -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以创作年轻人喜爱的新场景应用模式 [2] - 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以丰富多元化业态和高品质产品供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