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延动力仿生机器人“小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跑出“量产”加速度
北京商报· 2025-09-12 01:16
参展机器人产品与技术亮点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身高1.2米 曾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体操冠军及半程马拉松亚军 具备高难度动作能力[1][3] - 美团"小黄蜂"机器人配备柔性机械臂与灵巧手 支持多模态感知与高精度定位 实现自主避障 按电梯及抓取外卖等功能[1][5] - 星动纪元L7机器人拥有55个自由度 跳高达0.95米 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跳高冠军 具备街舞与打螺丝能力[3] - 猎户星座机器人大白完成3000小时AI学习与3万小时双臂调试 复位误差精确至0.1mm 实现全自动咖啡冲泡流程[5] - 本末科技"刑天"和"TITA"机器人采用轮足混合设计 适用于高校科研 工业巡检及建筑测绘领域[5] - 乐聚机器人"夸父"可进行太极表演与智能讲解引导 实现科技与文化结合[1][3] 服务贸易与行业数据 - 2025年1-7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 同比增长8.2% 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 同比增长6.8%[6]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6268亿元 增速达12.6% 显示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增长[6]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36.93万套 同比增长30.4% 反映制造业自动化需求提升[9]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近50% 复合增长率近15%[9] 商业化进展与量产突破 - 星动纪元2025年累计交付超300台机器人 海外订单占比超50% 主要落地工业物流与连锁零售场景[7]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进入北京六所学校 承担迎宾与表演职能 实现教育场景商业化落地[7] - 行业从实验室样机向规模化交付转折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供应链协同推动量产[7] - 机器人动作能力(如跳高)直接关联负载能力与运动速度 体现技术实用化价值[7] 资本与产业发展趋势 - 资本关注点从大模型技术转向商业结果与应用落地 具身智能成为AI发展重要载体[10][11] - 垂直细分领域Agent受资本重点关注 通用型Agent面临大厂激烈竞争[11] - 2025年被视为产业拐点 创业者需聚焦垂直领域痛点 通过AI重塑工作流程[11] - 跨界创新与弱连接成为新机会来源 同质化创业存在被大厂技术覆盖风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