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味电子烟

搜索文档
不能放过果味电子烟的“隐身卖家”
人民网· 2025-06-12 09:33
电子烟行业监管政策 - 2022年5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 明确禁止销售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 要求产品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 [8] - 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效 禁止添加水果 糖果等非烟草来源调味剂 [4][8] - 2023年修订《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含电子烟的烟草广告 [8] - 2024年1月多部委联合印发文件 加强"上头电子烟"涉毒涉违禁物质打击整治 [8] - 2024年5月30日新修订《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 批发企业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细则》施行 推动产业治理规范化 法治化 [1][8] 非法电子烟销售模式 - 非法经营者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果味电子烟广告 宣称"无害解压""断货王"等吸引消费者 [2] - 采用"货不经手"模式 上家直接发货给买家 中间商仅赚取差价 交易隐蔽性强 [2][3] - 产品多为小作坊生产的劣质果味电子烟 含蓝莓 可乐 芝士冰激凌等多种口味 易吸引青少年 [3][4] - 利用电商销售隐蔽性 向无法甄别年龄身份的买家销售 增加执法取证难度 [5] 执法与司法实践 - 检察机关对违法所得刚达追诉标准且认罪认罚的嫌疑人作不起诉处理 但移送行政检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 [3][6] - 案件涉及跨检察业务 跨管辖地域 跨行政职能 需多部门协同 最终由市场监管部门处以2 5万元罚款 [6][7] - 执法难点包括法律适用争议(无证经营 vs 销售非法生产烟草) 管辖权认定(住所地 vs 行为地)等 [4][6] - 2023年8月警方破获非法经营案 抓获销售网络成员 2024年10月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2][3]
调味电子烟禁令下藏“熟客生意” 监管漏洞与健康误导待破解
央广网· 2025-06-07 13:44
电子烟监管政策实施情况 -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2年5月1日实施《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除烟草口味)、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禁止自动售货机销售、实施产品追溯制度等[1] - 线下正规门店普遍展示合规标识,宣称仅销售烟草口味产品,但存在对熟客隐蔽销售水果味电子烟的现象[2][5] - 线上渠道成为水果味电子烟主要流通途径,包括社交平台、微商、二手交易平台等,商家通过关键词规避监管进行交易[5][7][13] 市场现状与消费者行为 - 复旦大学调查显示,90%以上门店提供二维码引导线上购买,三分之一门店仍可私下获取调味电子烟[14] - 消费者呈现两极分化:部分坚持通过实体店购买合规产品,另一部分依赖微商渠道获取网红品牌,尤其在年轻群体中流行[13][15] - 电子烟营销在社交媒体占比达85%,但危害警示信息仅占25%,营销手段包括情感绑定、明星同款、健康宣称等[23] 行业认知与健康影响 - 消费者普遍存在认知误区,如认为国标电子烟无害、无二手烟问题,这些错误理念与营销内容高度相关[23] - 尼古丁成瘾性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及青少年发育问题,存在传统卷烟与电子烟双重使用风险[24] - 专家建议加强社交媒体监管,禁止二维码跳转销售,将电子烟广告纳入烟草广告同等监管范畴[24] 监管漏洞与改进方向 - 当前监管主要问题集中在线上隐蔽交易、调味烟灰色供应链及社交媒体营销漏洞[13][14][23] - 需强化《电子烟管理办法》执行力度,重点管控口味添加和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公众健康认知[24]
暗访禁售的果味电子烟:16家店13家有售,店铺旁建隐蔽仓
南方都市报· 2025-04-15 22:27
行业监管与市场现状 - 国家自2022年3月起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 但水果味电子烟仍通过隐秘渠道流通 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均存在违规销售现象 [1][2][4] - 南都记者暗访广州16家电子烟门店 其中13家仍在销售水果味电子烟 且多数无需核验身份证 [2][3] - 线上平台通过暗语(如"果味滤嘴")、代称(如"电子"代替"电子烟")及私域引流(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方式隐蔽销售水果味电子烟 [4][5] 产品供应与渠道特点 - 市场流通的水果味电子烟主要为海外版产品 部分门店通过"仓库"隐藏存货 支持快递或跑腿配送以规避监管 [3][6] - 海外版烟弹与国标烟杆兼容性差 门店同步销售海外版烟杆 价格较国标版低30元 且无儿童锁等限制设计 [6] - "通配"烟弹(非品牌商生产)泛滥 价格比原装低30%-50% 但真伪难辨 部分品牌如"FGC·LD""ZGAR"缺乏正规生产信息 [8][9] 价格变动与市场供需 - 水果味电子烟价格较禁售前显著上涨 某常见品牌烟弹从99元/盒(3颗)涨至110-155元/盒 涨幅达10%-55% [7] - 批发渠道显示国产与进口果味烟弹分别报价80元/盒和110元/盒 国产产品因停产导致真伪风险更高 [7] - 门店原装烟弹库存普遍紧缺 通配烟弹存货充足且提供买赠优惠(如买10送3) 反映非正规供应链活跃 [8][9] 品牌与消费者行为 - 违规销售涉及悦刻、柚子、菘、鸭嘴兽等主流品牌 以及泰国小黑条Quik等海外产品 [5][6]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评价及问询间接促成交易 部分卖家利用大众点评等平台引流至私域销售 [5]
网购用暗号!不少中学生已上瘾,有高二女生已用了4年!专家:长期用会损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新浪财经· 2025-03-25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和电子烟,但果味电子烟仍通过隐秘渠道被未成年人购买,商家违规销售,其来源包括境外“回流”和假冒贴牌产品,且危害大,网友建议严查 [1][3][9][10] 分组1:未成年人接触果味电子烟情况 - 果味电子烟通过隐秘渠道被未成年人轻易购买,不少孩子染上烟瘾 [1] - 赵女士高二女儿初二开始接触果味电子烟,已吸四年多,其朋友中一半背着家长吸,最初因好奇接触 [1] - 2020年果味电子烟在高中生中流行,甚至出现攀比现象 [1] 分组2:市场销售违规情况 - 2022年3月国家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但多地中学生仍能轻易买到,甚至从果味电子烟转向普通香烟 [3] - 短视频平台评论区用表情符号作销售“暗号”,卖家不询问购买者是否为未成年人 [3][5] - 电商平台换关键词可搜到大量卖家,客服称果味电子烟为外贸货,每天卖一百多单 [5][7][8] 分组3:果味电子烟来源 - 果味电子烟产品包装多无中文标识,部分是从国外“回流”产品,部分是假冒贴牌或境外走私入境产品 [9] 分组4:果味电子烟危害 - 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长时间吸食会损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9] - 果味电子烟口味多样让未成年人沉迷,意识不到尼古丁危害,成瘾后可能用高尼古丁含量缓解烟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