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ETF (IBIT)

搜索文档
比特币热潮正走回「 NFT泡沫」路上?为何机构大量储备,是加密市场的完美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8-17 22:03
华尔街对加密货币的收编 - 花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加密货币托管与支付服务,市场反应热烈,被视为加密货币主流化的标志 [1] - 贝莱德的比特币ETF(IBIT)已吸纳880亿美元资产,显示机构资金大规模涌入 [1] - 机构将原生比特币通过ETF和托管服务重新包装成受监管的金融产品,本质上类似于将同质化资产"NFT化" [3][4] - 截至2025年中,美国现货ETF已锁定130万枚比特币,占流通供给的6.2%,以太坊则有7.85%供给被机构持有 [5] 加密货币市场结构性风险 - 市场估值模型从"链上效用"转向"宏观叙事",形成(0, +)甚至(-, +)的脆弱状态 [6] - 市场稳定性依赖少数机构的低频巨量交易,一旦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系统性崩盘 [7] - 比特币ETF使资产控制权从分散个人转向集中托管,Coinbase持有81%的ETF比特币资产,形成单点故障风险 [13] 以太坊的双重风险 - 应用价值支柱被削弱:越来越多应用转向专属链或Layer2,减少对以太坊主网的Gas消耗 [10] - 储备资产支柱脆弱:超过50%的ETH被锁仓,但该叙事依赖机构持续持有预期,宏观逆转时可能迅速崩塌 [10] - 两支柱同时被侵蚀将导致价格无处可依,跌幅可能远超预期 [11] 资产本质的异化 - 通过ETF购买的比特币仅是价格曝险凭证,与原生比特币在自由度、抗审查性上存在本质差异 [4] - 类似黄金ETF与实物黄金的区别,机构化过程剥离了比特币最核心的去中心化价值主张 [12] - 投资者为交易便利放弃资产真正所有权,将资产置于监管风险中 [13] 市场认知误区 - 将机构化等同于资产成熟是危险误解,实际是传统金融对加密货币精神的驯化 [12] - 实物申赎机制虽改善ETF运作效率,但加剧了资产集中托管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13] - 市场欢呼机构涌入时,忽视了背后结构性脆弱性的急剧增加 [14]
2025年5月31日比特币与以太坊每日行情分析与操作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5-31 10:40
当前价格走势 - 比特币自5月22日触及历史新高112,000美元后连续回落,当前价格103,835美元较历史高点下跌约8% [6][7] - 以太坊自5月29日高点2,750美元回落近8%,现报2,526美元 [15][20] 技术面特征 - 比特币日线RSI跌至40附近,处于4个月低位,20日均线102,500美元为关键支撑位 [2][6] - 以太坊日线RSI回落至46,短期调整但中期仍保持45.23%月度涨幅 [15] - 比特币4小时MACD死叉扩大,布林带向下扩张,短期下行风险增加 [6] - 以太坊4小时MACD零轴下方死叉,布林带开口向下,短期卖盘占优 [20] 成交量与资金流向 - 比特币24小时交易量58.54亿美元,较前一日上升5.3%但未达恐慌水平 [3] - 贝莱德比特币ETF(IBIT)5月净流入6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总资产超710亿美元 [7] - 以太坊ETF连续8日净流入,5月28日单日流入8,490万美元 [21] 期权市场动态 - 比特币9.3万张期权今日到期,名义价值97.9亿美元,最大聚集价105,000美元 [7] - 以太坊62.4万张期权到期,名义价值16.2亿美元,Put/Call比率1.05显示市场分歧不大 [21] 链上数据与机构动向 - 比特币链上活跃地址超90万,交易所余额持续减少显示长期持有倾向 [7] - 以太坊链上TVL超820亿美元,Pectra升级测试网6月12日启动 [21] - 机构对比特币短期前景分歧,贝莱德持续增持ETF但期权数据显谨慎 [7][21] 爆仓与多空比 - 比特币24小时爆仓7.11亿美元,多空持仓比降至1.25:1 [7] - 以太坊24小时爆仓显著,多空持仓比降至1.18:1 [21] - 比特币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回落至0.01%,以太坊回落至0.015% [8][19] 关键价格水平 - 比特币阻力位105,000美元/支撑位102,500美元 [6][7] - 以太坊阻力位2,600美元/支撑位2,500美元 [20][21] 操作策略 - 比特币可在102,500美元支撑位分批建仓,跌破97,000美元止损 [10][13] - 以太坊建议在2,500-2,530美元区间分批买入,止损2,300美元 [22][26] - 保守投资者可保持60%现金仓位观望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