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毫米波段卫星通信用相控阵天线
icon
搜索文档
2024卫星互联网行业报告: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卫星载荷和通信终端等核心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00
卫星互联网行业概况 - 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热点领域,借助卫星转发器实现地球站间通信,与传统蜂窝通信最大区别在于中继媒介为卫星[1] - 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因传输延时小(约20ms)、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卫星互联网组网最佳选择[16][17] - 全球卫星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3083亿美元,预计2040年太空经济中卫星互联网将占50-70%市场份额[20][21] - 中国卫星互联网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轨卫星仅628颗(美国5184颗),但预计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达11.2%,2025年将达446.92亿元[25][28] 产业链结构分析 - 产业链包含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其中地面设备价值量占比从2019年起超过卫星服务,2022年达52%[23][26] - 卫星制造环节中,定制卫星载荷和平台成本各占50%,批量化生产后平台成本可降至20-30%[1][34] - 卫星发射环节火箭成本占比最高且为最重要可控成本,长征六号和猎鹰9号为主要运载工具[1][10] - 地面设备包含固定/移动地面站及用户终端,随着Starlink等星座组网,终端需求激增推动价值量提升[23][33] 技术发展趋势 - 相控阵天线成为低轨卫星星地通信标配,相比传统机械天线具有多波束成形、快速扫描(毫秒级)、抗干扰等优势[2][17] - 有源相控阵天线在小型化、轻型化和波束指向精度方面更具优势,国内外厂商加速推进其在终端应用[2][16] - 高通量卫星技术采用高频段、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显著提升通信能力并降低单位带宽成本[19] 国内外竞争格局 - 全球低轨卫星竞赛已打响,SpaceX星链计划部署42000颗卫星,中国规划GW星座(12992颗)、G60星链(12000颗)等超2.6万颗卫星[1][29][32] - 国内重点企业包括国博电子(T/R组件)、铖昌科技(相控阵T/R芯片)、恪赛科技(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等,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2][33] - 卫星服务属高度管制行业,需取得工信部运营牌照,国内牌照企业包括中国卫通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