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办高校教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比茅台还赚钱的生意,突然“印钞机”转不动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36
行业现状:民办高校招生困境 - 多地民办高校出现招生困难现象 广东23所民办本科中有14所未招满 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湛江科技学院仍有2900余人的招生缺口[1] - 为完成招生 部分地区大幅降低录取标准 广西在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 理论上0分也可报本科 云南则启动了前所未有的第六轮征集志愿[2] - 在征集志愿阶段 高校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最初降低30分或40分[3] 历史财务表现:高盈利性 - 民办高校过去十年曾是资本市场隐藏的利润之王 中教控股2021年净利润达14.72亿元 同比增长107.2% 且连续6年毛利率保持在50%以上[5] - 多家民办高校展现出极高盈利能力 通才教育2020年净利润1.43亿元 净利率达53%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18年毛利率高达73%[5] - 某公司财报显示其毛利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如2022年8月31日报告期毛利率为57.91% 2018年8月31日年报毛利率高达61.39%[7] 商业模式与资本运作 - 民办高校资本化自2016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后加速 政策允许主办方自主定价和自负盈亏[9] - 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学生规模增长 民办高校在校生从2016年的616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050万人 涨幅超过70%[11] - 资本推动行业扩张和并购 中教控股从2018年到2021年花费超过95亿元收购了10所学校 使其拥有14所学校及近28万学生 规模是清华的5倍多[18] 当前危机与原因分析 - 生源不足是导致当前困境的核心原因 现象在上海、广东、湖南、广西等地普遍存在 甚至有学校第一轮投档出现0人报考的情况[21] - 家长教育投资意愿下降 因就业市场内卷和本科学历贬值 不愿支付高昂学费[23] - 部分民办高校为求生存在2025年宣布最高达50%的学费上涨 但这进一步抑制了家长支付意愿 形成恶性循环[23]
教育行业:高教板块异动,关注民办教育政策变化
国元国际· 2025-09-15 20: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具备优质高教资产的标的选营进展并积极关注板块后续政策变化[4] 核心观点 - 宇华教育旗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获批开展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登记 释放积极政策信号[1][2] - 该事件短期提振民办教育板块情绪 长期有助于板块实现价值重估[3] - 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在民办高校转营事务中表现积极 2025年已批准3所院校转营(含涉外)为同类省份提供可参考路径[2] 事件概述 - 2025年9月14日宇华教育公告显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获政府批覆同意开展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登记[1] - 该学院为经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开设48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 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万人[2] - 此事件催化港股民办高教板块走强[1] 政策影响分析 - 营利性学校有利于上市公司分红 分配利润可缓解债务压力[3] - 虽然营利性登记需完成土地、房产等资产过户及补缴税费 短期增加成本 但长期将实现资产市场化重估[3] - 目前仅宇华教育获批 若后续有其他上市公司推进 或构成板块长期价值重估[3] 上市公司估值数据 - 宇华教育(6169 HK)市值31亿港元 PE 7.1倍[7] - 中教控股(0839 HK)市值98亿港元 PE 21.4倍[7] - 中国新华教育(2779 HK)市值11亿港元 PE 31倍[7] - 中汇集团(0382 HK)市值21亿港元 PE 27倍[7] - 新高教集团(2001 HK)市值27亿港元 PE 32倍[7] - 希望教育(1765 HK)市值19亿港元 PE 29倍[7] - 中国科培(1890 HK)市值数据不完整 PE 3倍[7] - 建桥教育(1525 HK)市值13亿港元 PE 4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