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预警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筑牢农业减灾“防护堤”
科技日报· 2025-10-20 09:16
秋收现状与挑战 - 9月以来河南、安徽、山东等多地遭遇持续阴雨 导致农田渍涝和农机下田困难 对秋收和秋种构成严峻挑战 [1] - 当前全国秋收平均进度近七成 其中河南省秋粮作物已收获超九成 河北省秋收进度达八成半 主产区正争分夺秒推进秋收 [1] 科技赋能与农业现代化 - 履带式收割机等智能农机在泥泞田地中广泛应用 成为提升秋收效率的关键工具 [1] - 烘干设备高效运转守护粮食质量安全 气象预警系统为农事活动提供科学指引 [1] - 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是转变粮食安全战略基点的必然选择 需从依赖资源劳动投入转向科技创新驱动 [1] - 科技对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至关重要 此次连阴雨暴露出部分地区在粮食烘干设备和仓储设施储备上的短板 [2] 基础设施与长期战略 - 面对极端天气多发趋势 需加快补齐沟渠连通、烘干仓储等基础设施短板并加强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有效排水防涝并配备滴灌喷灌设施 为抗灾夺产筑牢基本盘 各地应加速新建改造并同步建设数字农田 [2]
耕云播雨八十载
人民日报· 2025-10-01 06:02
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 建成布局科学、综合立体的气象观测体系,气象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5] - 怒江州持续加密观测站网建设,数值预报模式分辨率从10多公里提升至1-3公里[9] - 商洛市构建秦岭气候生态系统多圈层观测站网,包括3部X波段天气雷达、2站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37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设施[25] 气象服务机制创新 - 云南建立"1262"递进式防汛预警叫应联动机制,提前12小时、6小时、2小时预报大于50毫米降雨落区并精确到县乡[8] - 气象预警信息可精准送达目标人群,群众防灾意识提升,会主动关注气象公众号和接收预警信息[10][11] - 形成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到年均800人以下,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到0.3%[12] 农业气象服务 - 利用高标准农田作物实景监测系统、卫星遥感与地面观测数据融合技术,精准锁定干旱区域和关键时段[13] - 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发布夏玉米花期高温预警,为部署防灾减灾赢得先机[14][15] - 河南累计浇灌面积达1.24亿亩次以缓解旱情,气象服务扩展到70多个行业大类[16][18] 旅游气象服务 - 海盐县气象台制定《日出观赏气象综合条件等级》地方技术规范,预报准确率提至87%[21] - 日出预报服务覆盖观日出时间、可见指数、舒适度、安全性等多项指标,可提前两天作出预报[21] - 精细化气象预报覆盖全国3058个3A级以上景区和5万多个景点,海盐县2024年住宿餐饮营业额达6.89亿元,同比增长22.1%[22][23] 生态气象服务 - 商洛市形成28TB秦岭气候生态数据集,研发涵盖植被生长、碳汇、生态农业等11大类63种精细化服务产品[25][28] - 推出"云海指数预报"准确率达90%,打造红叶、晚霞、日出等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17处[27] - 近5年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积增加降水1865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43亿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