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搜索文档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镇江日报· 2025-07-31 06:53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三农"系统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保 持良好态势。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工作,要聚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目标任务,统筹抓好农业生产、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全力打赢"十四五"收官战。 要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为建 设特色鲜明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提供坚强保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落细落实防汛 防台风应对措施,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记者 周迎) 7月30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听取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等情况汇报,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可可主持会议并讲话。 ...
提升数字化技能改善农民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28
从产业发展看,农民数字化技能提升还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 时,还在快速催生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如今,多地县乡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推广本地乡村 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 活力。 农民数字化素养持续提升,还能让农民更便捷地参与乡村事务,享受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 农村的政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变得更加高效透明。目前我国农民使用相关数字工具能力越来越强, 通过手机或网络获取政策信息、参与村务决策的人比比皆是。 农民数字化技能持续提升,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数字支撑更坚实。前不久,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的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并对持续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 平、培育壮大数字乡村人才队伍等工作作出部署。 在数字时代,数字化手段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数字化技能的加快 掌握和持续提升,对实现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积 极作用更加明显。 从农业生产方面看,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北京开辟农业保险赔付绿色通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13:11
1.及时关注气象预警,密切注意暴雨可能伴随的短时大风和强降雨害,停止高空和水上作业。做好生 产场所及周边场地的安全检查,及时做好设施(栏舍、门窗、屋顶)的检修加固及修复,确保设施安 全。做好供水、供电、保暖、增氧等基础设施的检修、用电线路安全的设施维护工作,重点加强生产 区、办公区的用电安全,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用电。 2.做好田间排水排涝和病虫害防治。近期持续降雨过程易造成田间积水,农户需提前疏通沟渠,易积 水地块需备好排水设备和工具;随时检查田间积水情况,如遇积水应及时排除,避免造成渍涝灾害。大 田作物适时追施速效氮肥和开展"一喷多促"作业,露地蔬菜需及时清洁田园,并视病虫害情况适时做好 药剂防治。 3.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已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绿色通道现已开辟,报险流程已进行简化,可 快速完成理赔。如遇财产受损,请第一时间拍照留证,并尽快拨打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服务热线报 灾,或通过承保机构公众号进行线上报案。 (总台记者 纪乐乐) 责任编辑:秦艺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农业专家已赴密云等地指导开展农业恢复生产工作。目前北京市已经 开辟农业保险赔付绿色通道,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1.25万公 ...
广西象州县:双抢遇风雨 农机 “给力” 纾困保丰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9:48
农业机械化应用 - 三和米业育秧车间实现机械化操作,十几秒可生产一个机插秧水稻秧盘,确保晚稻育秧不受天气影响[1] - 三和米业烘干车间保持每天240吨烘干量,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应对多变天气[1] - 象州县建成9个粮食烘干中心,拥有39台烘干机,每批次烘干能力达852吨,同比增长100%[2] - 2024年新建4个烘干中心新增每批次388吨烘干能力,社会化烘干服务覆盖1万多亩[2] 企业运营情况 - 三和米业从4月份开始持续进行早稻、中稻、晚稻的育秧和插秧工作[1] - 粒粒香合作社自16号开镰后已烘干260吨生谷,机器24小时连轴转仍供不应求[2] - 鸿运科技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已接收300多吨湿谷,每晚加班烘干保障粮食安全入仓[2] - 象州县9个粮食烘干中心累计烘干湿谷2700多吨[2] 农户受益情况 - 昌球生态农业合作社600亩水田通过统一采购种子、育秧、插秧节省管理精力[1] - 农户适应直接售卖生谷模式,今年卖粮农户数量较前两年明显增加[2] - 寺村谭村村民8亩优质谷通过收割机直接运输至烘干中心,省去晒谷环节[1] 行业发展成效 - 象州县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涵盖育插秧、大型收割机到智能烘干机全流程[2] - 农业机械化在特殊天气下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实现节本增效[2] - 区域性水稻中心与烘干中心联动,提升整体生产效率[1][2]
土地上“长出来的礼物”(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农业发展 - 农业现代化通过自主育种、南繁北育提升瓜果优质品种和单产 [1] - 技术赋能和生态涵养使戈壁滩变为西瓜田 电商与冷链布局加速瓜果从地头到餐桌配送 [1] - 农业生产规模"大""小"并存 形态上跨界融合 与文旅、康养、电商结合赋予农业新活力 [2] 农业技术推广 - 菌草技术作为中国特有技术已推广到107个国家 被称为"幸福草" [2] - 中国农业技术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 从本土到世界展现延展性 [2][3] 工业与基建发展 - 中国从"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拥有完整工业体系 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4]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 实现"铁路梦" [4] - 新能源汽车技术从学习西方到引领"未来出行" 展现技术出海能力 [4] 国际合作与贡献 - 共建"一带一路"和提供全球荒漠化治理方案展现中国行动力 [4] - 中国农业技术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成为全球发展的"确定性绿洲" [3][4]
建设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与目标 - 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1] - 具体目标包括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 [1]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作用 - 山东寿光"智慧大棚"通过传感器和AI实现温度、湿度监测及灌溉施肥远程调控,浙江湖州利用无人机多光谱相机生成作物长势图并AI诊断追肥需求 [1] - 高速网络服务帮助农产品通过电商对接全国市场,促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2] - 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如精准灌溉)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 [2] - 涉农数据集成共享优化农业产业链协同和资源配置,提升乡村经济整体效益 [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需精准对接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民生服务需求,有序推进农村5G和千兆光网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及边疆地区通信设施 [3] -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督查,提升涉农网站及信息系统防护能力 [3] 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案例 - 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管网漏损并自动预警,智能养护系统精准调度公路维修资源,数字化电网适配光伏等新能源接入 [3] - 数智化改造推动基础设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感知",提升农业农村管理效率 [3] 涉农数据资源整合方向 - 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促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共享应用 [4] - 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 [4] - 规范数据授权运营,鼓励开发农产品溯源、乡村旅游等数据应用场景 [4]
省政府批复《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建湾区智创蓝海 筑岭南活力都会
广州日报· 2025-07-16 16:11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强化南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山水人文活力区等职能,建设湾区智创蓝海、岭南活力都会 [1] - 到2035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形成广佛全域同城样板,全面建成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 - 到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湾区智创蓝海和岭南活力都会 [1]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主中心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和广佛湾,副中心包括博爱湖、佛山西站和仙湖片区 [2] -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约222平方公里,形成"三核、两轴、一带、多片"结构,三核包括千灯湖服务核、枢纽新城商务核、三龙湾创新核 [2] - 划定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和42个工业集聚区,引导产业空间集聚提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形成大湾区核心极点之一 [3] - 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佛山西站作为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功能 [3] -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发展,形成"纵贯南北、一带链接,联动东西、融湾同城"格局,重点建设"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围"先导区等试验区 [4] 产业与创新布局 - 建立"全球科技+港深研发+南海中试、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链网格局,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3] - 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和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 [7] -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 [7] 生态与土地管控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9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31.84平方公里以内 [5] - 构筑"一山三江、一环多园"生态安全格局,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6] -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7] 文化与公共服务 - 保护西樵镇、松塘村等历史文化空间,加强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6] - 构建均衡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15分钟城乡生活圈为基本单元配置民生设施 [6] - 塑造"一山映塘、三江画廊、九脉秀城"的总体城乡景观风貌 [6]
湖北四方面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09:49
湖北省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湖北省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旨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提升粮油作物单产 [1]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三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粮油作物侧重"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济作物侧重"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 [1] 重点工作任务 - 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升科学施肥水平 [2] - 推广机械深施肥技术(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施肥)及缓控释肥,实现施肥精准化与轻简化 [2] - 建设"三新"集成推进县,试点县需选择种植规模大、技术能力强的种植大户或社会化服务主体,落实千亩方、万亩片任务 [2] -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利用畜禽粪肥、秸秆、绿肥等有机肥源实施就近还田、肥料化还田和翻压还田 [2]
特朗普称与印尼达成协议,宣布对其征收19%关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7:37
美印尼贸易协议 - 印尼首次向美国开放整个市场,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1] - 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1] - 印尼将购买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1] - 印尼将购买50架波音飞机 [1] - 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行业首次完全进入印尼市场 [1] - 印尼对所有出口美国商品缴纳19%关税 [1] - 美国对印尼出口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 [1] - 通过印尼转运的高关税商品将叠加关税 [1] 其他贸易动态 - 类似贸易协议正在进行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