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履带式收割机
icon
搜索文档
农业农村部紧急调剂调运救灾机具保障黄淮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央视网· 2025-10-07 10:25
据了解,灾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成立工作专班,加强机具调度调配和改装技术指导,依托区域 农机服务中心,发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全力投入抢收抢烘作业,紧抓机收作业服务保障。同时 与财政部门进一步明确救灾机具补贴事项,救灾资金可用于支持农机检修、运输和作业。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密切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黄淮8省沟通 协调,根据最新灾情形势进一步调度救灾机具应急作业需求,积极协调相关地方和企业单位,努力满足 救灾机具需要。同时将继续落实防灾救灾农机储备和调用制度、黄淮地区区域农机应急抢收抢种抢烘互 助合作协议等应急响应机制,跨省份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等应急机具,跨省调运仍有缺额 的,部省两级共同努力直连农机制造企业强化兜底保障。积极沟通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简化工作流程,确保应急作业机具能以最快速度支援受灾地区。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消息,近期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受持续阴 雨影响,秋收进度偏慢,为做好抗灾救灾机具保障,农业农村部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在持续指导河 南、山东、安徽等地做好秋粮机械化抢收的同时,央地协同联动加力优化调度服务 ...
各类现代化新型农机装备“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科技赋能让“蓝色粮仓”提产量
央视网· 2025-10-05 11:03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近三成。各类现代化新型农机装备涌入秋收一线,助力粮油作物颗粒 归仓。 东北主产区秋粮面积占全国秋粮面积的35%,目前已陆续开镰收获。 在黑龙江,当地2.2亿亩粮食作物长势整体好于去年,玉米、水稻、大豆成熟期同比提前了3—5天。北大荒投入一批新研制的大马力、大 喂入量的收割机,加快了机收进度。 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一台无人收割机仅仅24分钟就装满了一台运粮机。一片2000亩的玉米地,48小时内就可以全部收完。 黄淮海秋粮面积占全国秋粮面积的27%。国庆假期,安徽北部玉米进入收获期。在亳州谯城区,由于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块土壤 水分饱和,常规玉米收割机难以下地干活,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及时从江苏等地联系调配20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加快抢收进度。 今年的秋收中,一大批专用收获机满足了不同作物的精细化作业需求。 新疆巴州近百万亩玉米正在收获,当地推广的籽粒收获机总数达到了261台,覆盖玉米收获总面积65%。在焉耆县七个星村,村民们第一 次用上了这种机器,由于可以直接收获玉米粒,不再需要后续集中脱粒,每亩地节本增效超过50元。 预计今年秋季农业生产期 ...
与天争时抢粮忙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10月1日上午,在卫辉市上乐村镇上乐四村村东,一辆履带式收割机如钢铁巨兽般在玉米垄间推进,金 黄的玉米棒如瀑布般倾泻入粮斗中。 "墒情重的田块就得靠这种'铁脚板'!你看这地块墒情重,轮式收割机容易陷进去,履带式收割机就灵 活多了。"卫辉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总站站长刘广亮站在田边向记者介绍,这几天,当地农技人员已 全部下沉,根据地块情况指导农民分类抢收,具备机械收割的地块尽早收割,有倒伏或者湿度较大的地 块则建议人工抢收,确保秋粮高品质入仓。 "我们本地有600多台收割机,这几天从南方调来的2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已全部下地,还有种植大户新订 的4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在路上。"卫辉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王俊永介绍,"为抢抓雨歇间隙, 现在每台收割机都配备两三名机手,只要天气和墒情允许,机器就不停转。"不远处,新民合作社理事 长王新明正调度着车队,他的4台轮式收割机和10名机手随时待命,"昨天天不错,我们加班抢收到晚上 10点多。收割机平均一小时能收10亩地,多抢一亩,乡亲们的损失就少一分!" 连续阴雨天,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减少霉变风险。卫辉市各级各部门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公 共场所供农民晾晒,以防霉变。全 ...
迎战“三夏”保粮丰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3
粮食生产与保障 - 河南叶县耕地面积123万亩,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96万亩,即将进入收割阶段[1] - 当地通过推广节水灌溉、实施"一喷三防"等措施应对春旱和病虫害挑战,确保小麦长势良好[1] - 制定"三夏"生产工作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助农服务队下沉田间解决农户困难[1] - 提前对麦田墒情、收割时间进行网格化摸排,确保每块地都有责任人[1] 机械化收割准备 - 依托3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统筹检修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具5000余台[1] - 预计高峰期单日收割能力超8.6万亩[1] - 提前1个月完成农机检修,更换易损零件10余件[1] - 开辟绿色通道,在高速路口、乡镇设置服务站20余个,为机手提供免费检修、油料供应和路线指引服务[1] 科技应用 - 全面推广"智慧夏收"系统,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实时查看麦田成熟度、湿度等数据,效率提高30%以上[2] - 气象局启动"全天候护航"模式,每3小时更新一次气象数据,向农户推送精准预警[2] - 与周边地区气象台建立联防机制,确保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2小时送达[2] - 储备履带式收割机应对阴雨天气,划定39个粮食烘干中心,日处理湿粮能力达3000余吨[2] 安全生产 - 定期组织消防、电力部门对全县粮库、烘干中心进行拉网式排查[3] - 联合公安部门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启动蓝天卫士监控系统[3] - 派出2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18个乡镇,开展机手安全生产及规范操作培训15余场次[3] - 累计发放跨区作业证、张贴安全警示标识300余份[3]
甘肃通渭:“双补”赋能农机驰骋 解锁乡村振兴动力密码
中国发展网· 2025-05-23 17:19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 甘肃省通渭县推出"双补"政策,购机农户可同时享受省级和县级等额补贴,总补贴金额达购机价格的近40% [1] - 政策覆盖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等关键农业机械,例如一台总价25.8万元的收割机可获得9.14万元补贴 [1] - 2025年通渭县已拨付两批次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5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79万元,共补贴964户农户1546台(套)设备,补贴金额643万元 [1] 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 补贴范围覆盖23大类146个品目,耕整地机械占比达47%,深松机、覆膜机等设备提升旱作农业效率 [2] - 草畜产业机械保有量增长10%,打捆机、青贮收获机促进种养循环产业发展 [2] - 丘陵山区适用设备如履带式收割机、小型植保无人机需求旺盛,有效解决山地农业作业难题 [2] 农机更新与智能化发展 - 通渭县开展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专项行动,去年完成723台更新,7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植保无人机成为更新主力 [2] - 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0%,计划试点推广农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机械等智能装备 [2] - 探索"合作社+农户"共享农机服务模式,目标2025年末机械化率突破75% [2]
三农记者的麦田日记丨“河南就像第二故乡”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跨区机收服务 - 邓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 为外地农机手提供登记 信息咨询和"暖心包"服务 [1] - "暖心包"包含作业明白纸 毛巾 肥皂 矿泉水和防暑降温药品 明白纸上提供各乡镇农业部门电话和机手联络微信群信息 [1] - 邓州市共设立5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 合理调度收割机械 引导跨区作业收割机有序流动 [3] 农机手反馈 - 来自陕西宝鸡的农机手乔保全表示 作业明白纸和机手联络微信群能帮助快速找到作业地点 避免闲置 [2] - 来自湖北仙桃的农机手张乃功称赞服务站提供的"暖心包"服务温馨 并表示每年都会来河南作业 [3] 农机作业现状 - 邓州市刚开始大面积小麦收割 部分地块已完成收割 但仍有不少地块待收 [1] - 乔保全所在车队共有8台履带式收割机 计划利用雨天检修机器 为晴天作业做准备 [2] - 大批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进入邓州市 标志着"三夏"农忙季节开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