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台风“米娜”临近 广东珠海启动多项防御措施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36
广东珠海市气象局了解到,9月18日21时,珠海市气象局已将万山区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蓝色,其余区 域台风白色预警信号继续生效,需继续做好各项防御工作。为应对台风"米娜",珠海采取如下防御措 施:景区关停:11个滨海旅游景区关停:珠海市外伶仃岛旅游度假区、海滨泳场沙滩、香炉湾沙滩、凤 凰湾沙滩、海天沙滩、荷包岛旅游景区(南水)、飞沙滩(南水)、横石基沙滩(三灶)、木头冲沙滩 (三灶)、金沙滩(三灶)、大飞沙湾。停航停运:海上客运航班停航,9月19日—20日航班调整如 下:9月19日以下航班停航:九洲港、横琴码头、深圳蛇口、东莞虎门往返海岛航班全部停航。9月20日 以下航班停航:深圳蛇口、深圳机场、东莞虎门往返海岛航班全部停航。 ...
技术升级+场景创新 中国气象服务“出海”正当时
新浪财经· 2025-09-18 07:03
气象技术突破 - 气象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通过气象卫星 地面雷达等先进探测设备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融合 实现从小时级到分钟级的精准预测 覆盖精度细化到街道级别[1] - 气象预报要素更加丰富 除传统温度 降水 湿度和风向等数据外 还能预测日出 霞光 极光等观赏性气象现象 并推出关注健康需求的过敏原气象数据预报[1] 公司国际化战略 - 星图维天信于2025年服贸会发布国际化战略及气象服务产品矩阵 包括全球天气实况等基础产品 全球分钟级降水 高精度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等核心产品 以及全球朝晚霞 极光预测等专题服务产品 支持80多种语言[1] - 公司通过东南亚 中东等高潜力区域业务布局 采用周期性订阅与API调用方式形成稳定增长业务收入 输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打开高附加值业务空间 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5] - 海外拓展采用"两条腿"走路方式 一是通过战略合作绑定行业头部客户跟随中国企业出海 二是通过终端产品主动出海 已在海外建立数据中心 未来将逐步建立国际化运营中心[6] 技术能力支撑 - 基于母公司中科星图卫星数据资源优势 依托星云实验室与卫星星座实现大范围地球数据采集 融合全球多源气象数据支撑全球天气服务体系建设[2] - 基于自研气象大模型技术实现短时间内大范围高精度天气预报 提升全球恶劣天气预警与决策能力 并在全球部署多个海外数据中心提升数据运输效率[2] - 依托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开放共享数据 全面提升预报产品监测精度和灾害响应能力 为当地用户提供定制化气象解决方案[3] 产品与服务 - 推出Rain-Pulse降水临近预报 Storm-Pulse强对流临近预报 Super-Grider高精度智能天气网格系统等国际化核心产品 实现全球范围内分钟级预报能力[4] - Weather Hunter灾害捕手接入全球107个国家官方预警信息 提供长达15天潜在气象灾害预报 Allergy Care过敏卫士为易敏人群提供气象健康防护指导[4] - Sunset Pro霞光预报 Aurora Chaser极光追踪 Meteo Earth气象星球等产品为海外用户带来全新气象服务体验[5] 市场前景与合作 - 全球气象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达72亿美元 主要由农业 航空 能源和灾害管理等领域对精准气象数据需求驱动 商业应用占比高达55%[4] - 气象服务产品跟随中国手机厂商 车企一同走向海外市场 通过与智能终端手机厂商合作预装分钟级降水预报 快速覆盖非洲 东南亚新兴市场用户[5] - 与地图导航 商旅出行等App合作接入气象服务API 支撑天气场景下的商业运营[5]
专访星图维天信高级副总裁马志学:技术升级+场景创新 中国气象服务“出海”正当时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09
气象技术革命性突破 - 气象技术通过卫星、雷达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实现分钟级精准预测和街道级覆盖精度 [1] - 预报要素从传统温度、降水等扩展至日出、霞光、极光及过敏原气象数据等多元化服务 [1] - 中国气象服务从"能用"升级为"好用"并加速国际化进程 [1] 星图维天信全球化能力建设 - 公司基于雷达、地面观测数据及深度学习大模型具备全球气象服务能力 [1] - 依托母公司卫星数据资源和星云实验室实现全球地球数据采集与多源气象数据融合 [2] - 在全球部署多个海外数据中心以提升数据运输效率 [2] - 支持80多种语言并通过逆地理编码技术实现精准定位与预报 [1][2] 产品矩阵与技术优势 - 推出全球天气实况、分钟级降水、高精度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三大核心产品线 [1][4] - 特色产品包括Rain-Pulse降水预报、Storm-Pulse强对流预报、Super-Grider网格系统 [4] - 气象大模型技术实现短时大范围高精度预报和全球恶劣天气预警 [2] - 灾害捕手接入107个国家官方预警信息提供15天气象灾害预报 [4] 市场机遇与商业化路径 - 全球气象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达72亿美元 其中商业应用占比55% [4] - 主要需求来自农业、航空、能源和灾害管理领域对精准数据的需求 [4] - 通过预装合作覆盖非洲、东南亚新兴市场 与地图导航、商旅AppAPI合作拓展场景 [5] - 采用订阅制与API调用形成稳定收入 定制化解决方案打开高附加值业务空间 [5] 国际化战略实施 - 在东南亚、中东高潜力区域布局 通过"中国企业搭配中国方案"与终端产品双路径出海 [5][6] - 跟随手机厂商、车企出海 战略绑定行业头部客户加速商业化运营 [5][6] - 未来建立海外运营中心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6] -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气象合作项目增强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5] 技术协同与行业前景 - 中国气象卫星星座数据与AI大模型算力形成全球协同效应 [6] - AI技术领先优势助力通过持续技术输出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6] - 未来拓展能源、交通、农业、环保等行业的海外创新应用 [6]
“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环球网· 2025-09-17 12:02
来源:环球网 空天信息、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清洁能源、人类健康……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 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林的雾凇、庐山的云海、香山的红叶、蓬莱的海市蜃楼、峨眉山的金顶佛光……气象服务挖掘丰富气 候资源,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绿色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气象服务不断挖掘丰富气候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助力产业绿 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厚植绿色底色。 为展示各地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成果。 2025年9月11日,在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上,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环球网共同发起,联合中国质量认 证中心及地方政府代表,共同启动"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活动将通过技术 研究、国际传播与产业赋能三大体系,系统梳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力推动区域绿色品牌建设与生 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样板。 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气象经济论坛活动现场 以技术为底,拓展气象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
从天气服务到智能决策 墨迹天气服贸会展示气象SaaS服务,激活气象数据商业价值
消费日报网· 2025-09-15 12:40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国内综合气 象服务平台墨迹天气全面展示了其在商业气象服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应用成果,彰显了气象 科技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 当前,气象数据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墨迹天气通过将精准的气象预报与行业 需求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帮助各行业客户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更好地管理风险、把握商 机,持续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和智能化转型。 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在服贸会期间,"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气象经理论坛"成功举办。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黄 耀海出席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围绕"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主题发 表专业见解。 黄耀海表示,墨迹天气正从多维度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内层面利用庞大的用户数据与先进的气象算 法,优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一方面深化精细化气象预报技术研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差 异化需求,提供更精准的短临预报和适用行业场景需求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气象数据 与多领域数据的融合应用,构 ...
服贸会交出绿色答卷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14:38
望西山、观湿地、看日落,身处全球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也能感受到绿色的自然 空间。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首次以"一会一址"形式全程落地北京首钢 园。 受到年轻人喜爱的还有另一种"减法"时尚,万物新生集团展示了飞盘、帆布袋、种子纸、书包等来 自垃圾的"新生"产物。该集团旗下城市绿色产业链业务"爱分类·爱回收"海淀区项目负责人戚相波介 绍,他们的垃圾回收机,加载了AI智能设备,可对每次投放的垃圾称重、识别,并为用户返现。目前 全国4万多台智能回收机,日均回收量2500多吨,其中塑料的回收利用率约6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首钢园作为工业遗产和冬奥遗产可 持续利用的典范,正契合这一理念。步入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场馆群,还能找到更多的绿色答案。 绿色时尚亮相环境专题展 桨板、露营桌椅、VR游河,环境服务专题展内的最潮展位,试图还原亮马河的松弛与惬意,吸引 了许多年轻人驻足。他们想要了解,一条"小河沟"如何成为北京最潮的经济带。 "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AECOM中国区景观设计总监李彦军告诉中青报·中青 ...
面对持续秋雨,墨迹天气守护用户出行每一程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6:28
华西秋雨气象背景 - 2025年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 较常年平均提前8天 [1] - 影响区域包括甘肃 陕西 四川等多省区 以秦岭为界划分南北监测区 [2] - 进入雨季判定标准为连续5天内超一半气象站点出现大于0.1毫米降水 [2] 气象服务功能创新 - 短时雷达降水地图提供56小时全球高清降水云图 支持时间轴拖动查看未来48小时分钟级雨势变化 [2] - 大雨定点速报功能基于用户位置提供过去8小时与未来48小时逐小时降水预报 自动识别强降水高风险时段 [4] - 结合步行 骑行 驾车等出行方式推送安全指数与装备建议 [5] - AI生活指数功能通过气象数据融合与大语言模型 为户外及生活场景提供小时级适宜度评分与行为建议 [8] 行业应用场景 - 农业用户可依据预报抢抓雨歇间隙推进秋收 雨后及时开展播种 [7] - 地质灾害易发区用户可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 [7] - 城市管理部门可借助预报提前排查排水隐患 [7] 技术架构与行业趋势 - 采用"气象数据融合+LLM大语言模型"动态生成提示 结合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算法 [8] - 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 将专业气象数据转化为可执行决策工具成为重要公共服务 [10] - 行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见" 减少天气不确定性带来的决策盲区 [10]
聚焦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在京举办
环球网· 2025-09-11 14:21
论坛现场 来源:环球网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为深入探索气候变化 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路径,做"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 世界,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9月11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圆满举行。 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主题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为主题, 汇聚国内外组织代表、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等议题 开展深入交流。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出席并致辞。刘泽洪表示,当前全球风电光伏装机占比 已达31%。随着新能源规模持续扩大和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气象条件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 键因素。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将导致电力最高负荷增加4.5%。合作组织积极开展能源气象协 同创新研究,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2025》,填补了新能源长周期发电预测 领域的技术空白。未来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提升能源系统气候适应能力,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 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 ...
气象服务融入“小哥码” 为全市11万名外卖骑手撑起“气象保护伞”
杭州日报· 2025-09-11 10:15
"请及时了解暴雨最新消息,必要时停止配送,可通过'小哥码'就近寻找小哥驿站躲避。"9月10日 13时54分,杭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随即,"小哥码"平台向杭州全市的骑手们也同步发出 了气象预警和专门提醒"小哥"们的灾害防御指引。 "现在有气象预警的话,平台会跳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如果天气太差,就会少抢几单,也会注意 要带好雨具,小心骑行。"滨江区的美团快递小哥说。 杭州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气象部门在前期调研后发现,传统天气预报在满足户外劳动者 需求方面存在短板,难以提供"精准到街道、分钟级响应"的贴心服务。为了填补这一服务空白,杭州市 气象局依托全市1800多个自动气象站、杭州"数智气象"系统以及雷达卫星等多源数据,构建"骑手专属 气象服务模型"。 据了解,此次新上线的杭州"小哥码"版本中,除了实时更新显示天气实况和预报,还有许多"智 慧"服务——比如推送精细化到镇街的暴雨、雷暴大风等15类预警信息,且更新频率达到"分钟级"。预 警信息发出的第一时间,"小哥码"定向推送至受影响区域的骑手,为他们争取宝贵的避险时间,提前做 好应对准备。同时,针对骑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灾害性天气场景,平台还精 ...
9月6日新闻夜览
搜狐财经· 2025-09-06 20:50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依托高水平智能化技术、全方位安全保障与开放合作生态持续迭代进化[1] - 重庆智博会展示一系列汽车产业创新成果并受到各界关注[1] 低空经济与气象保障技术 - 非管制空域航路端到端危险天气短临预警技术取得突破 可提前15分钟准确预警无人机颠簸[7] - 中国气象局边界层气象重点创新团队在高精度航危天气智能感知和预警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7]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首个主塔封顶 主跨达1768米[3] - 双屿门特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 连接舟山六横岛与佛渡岛[3] 深空探测国际合作 - 中国科学家在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提出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构想[4] - 我国向国际伙伴发出小行星探测防御合作倡议[6]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弱于市场预期 导致美股和美元指数大幅下跌[11] - 就业数据恶化强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 分析预计9月开启新一轮降息[11] - 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 部长职衔相应改为"战争部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