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权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如何助力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
金融时报· 2025-07-01 11: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 -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推出全国首张"草票",牧民呼和将5000亩草场经营权流转给当地国企,获得流转租金、劳务费和增值分红 [1] - "草票"制度未来可扩展为草原碳票、草原沙票等"草票+"产品,促进草原生态价值全面转化 [2] - 金融力量成为撬动生态价值变现、赋能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 [2] 生态资源金融化创新案例 - 湖州银行投放7400万元全国首笔水生态产品经营权质押贷款,用于安吉县梅家堂小流域水生态项目 [5] - 贵州单株碳汇项目覆盖9个市州33个县668个村,1.2万林户参与,户均增收1475元 [6][7] -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在商业银行广泛应用,地方政府将林业碳汇与扶贫结合 [6] 试点地区创新实践 - 全国设立10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8] - 江西抚州构建政银企担保机制,浙江丽水以GEP核算为信用支撑创新金融产品 [8] - 山东蒙阴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机制,福建三明通过碳资产开发实现生态价值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瓶颈 - 全国缺乏明确碳资产属性的法律文件和业务规范,限制林业碳汇金融产品推广 [9] - 各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不统一,缺少全国统一信息发布平台 [9] - 生态产品变现周期长、收益有限,资金支持不足 [9] 未来发展建议 -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标准化,建设全国性核算和信息发布平台 [10] - 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发展特色生态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10] - 将生态产品总值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实行经济与生态"双考核"机制 [11] - 构建生态资源管理应用服务体系,提升居民生态价值认知 [11]
四川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印发 可依法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四川日报· 2025-06-26 11:36
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出台 - 四川省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四川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于8月1日起试行 [1] - 用水权包括区域水权、取用水户的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公共供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权 [1] - 用水权交易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的流转 [1] 水权交易实施情况 - 2022年初四川启动水权水价改革以来累计完成水权交易1394宗 [1] - 交易水量达9766万立方米 [1] - 实现跨省区域水权交易、跨省取水权交易等多个全国首单 [1] 管理办法具体内容 - 明确用水权交易应在国家和地方用水权交易平台进行 [1] - 灌溉用水户用水权等小额交易可通过水权交易App便捷开展 [1] - 取用水户通过节水措施节约的水资源可在取水许可有效期内依法有偿转让 [2] - 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用水需求原则上应通过取水权交易解决 [2] 管理办法实施目标 - 规范省内用水权交易 [2] - 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 [2] - 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2]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创新落地新疆首笔绿色矿山取水权质押贷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14:48
绿色金融创新业务 -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为新疆某民营矿业企业成功办理以取水权质押的绿色金融项目贷款业务,标志着新疆首笔"绿色矿山取水权质押绿色金融创新业务"正式落地 [1] - 该业务采用创新"取水权质押+传统质押"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并为区域矿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金融解决方案 [1] - 该行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和项目特点后,将企业的合法取水权纳入贷款担保组合,有效盘活企业的"绿色"无形资产 [1] 业务模式创新 - 该行创新性地将"取水权"这一环境权益和资源使用权引入质押范围,是此次业务的核心创新点 [1] - 新模式将企业水资源使用的规范性、效率性与其融资能力挂钩,为矿业企业拓宽绿色融资渠道 [1] - 该模式得到了人民银行新疆区分行和企业的支持与认可 [1] 战略发展方向 - 近年来该行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 [1] - 将信贷资源精准导向绿色矿山建设领域,助力企业降低环境影响并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 [1] - 下一步将通过金融力量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法合规使用,将水资源管理效率内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2]
责任驱动变革 合力共促转型——江苏银行出席UNEP FI亚太圆桌峰会
江南时报· 2025-06-19 14:41
可持续金融亚太区域圆桌会议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在苏州召开"可持续金融亚太区域圆桌会议",聚焦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金融发展,涵盖实体经济转型、金融监管与政策发展、气候风险和机遇、可持续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议题 [1] - 会议汇聚30余国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探索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1] - 江苏银行作为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理事代表受邀出席,党委副书记、行长袁军发表主旨演讲 [1] 可持续金融全球共识 - 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使命,可持续金融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2] - 中国以"五篇大文章"为核心的金融战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负责任银行原则高度契合,致力于实现经济外部性的内生化与价值化 [2] - 中国已有29家银行签署PRB,总资产占全球PRB签署机构总资产的30% [2] 江苏银行可持续金融实践 - 公司构建"识别影响-设定目标-披露进展"的管理闭环,将宏观战略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行动 [2] - 自主研发碳核算系统,完成全集团"范围三"的碳排放核算 [2] - 连续三年发布PRB自评估报告,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独立鉴证 [2]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体系 - 公司构建以ESG和PRB"双轮驱动"的可持续金融集团化发展战略 [3] - 形成以特色化经营、精细化风控、低碳化运营、专业化研究、体系化信披为"五大支柱"的可持续金融发展体系 [3] - 创新推出"ESG低排贷"、"绿电贷"、"绿色工厂贷"等产品,落地全省首单"环基贷"、全省最大单"水权贷" [3]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成果 - 全行绿色融资规模已突破6500亿元 [3] - 未来将进一步深化负责任银行建设,构建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可持续金融服务体系 [3] - 目标是为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3]
湖北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
水资源资产化改革方案 - 湖北省水利厅印发《湖北省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方案》,旨在盘活水资源资产,推动水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 [1] - 方案以"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为主线,分三大部分系统布局改革任务 [1] - 改革任务包括全面清查水利资源资产资金、创新资源资产转化路径、建立动态智能的"三资"管理体系 [1] 改革实施路径 - 方案按照六大类16种典型模式开展试点,包括直接交易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绿色金融模式、股权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模式和其他融资模式 [2] - 试点要求各地分阶段精准施策,7月10日前制定实施方案,11月30日前完成试点实施阶段任务,12月5日前汇总成果 [2] - 省水利厅将成立改革工作组,开展案例指导、专业培训和工作调度,督促各地制定个性化方案 [2] 资源盘活机制 - 遵循"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原则,创新资源资产转化路径 [1] - 重点梳理可盘活资源,核实数据真实性,在明晰权属关系并科学评估市场价值基础上推进转化 [1] - 建立"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反哺一批"的机制,探索构建市场化运营体系 [1]
水利部印发意见 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5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进行总体部署 [1] - 目标是用2—3年时间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1] 用水权交易具体安排 初始分配体系 - 细化明晰区域水权,严格核定取用水户的取水权 [1] - 明晰灌区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的用水权 [1] 跨省区交易机制 - 鼓励区域间对结余、预留或闲置水量开展交易 [1] - 支持取用水户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1] - 允许水资源配置工程管理单位转让工程达效前暂时结余的取水许可指标 [1] 交易平台建设 - 强化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应用,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 [1] 监测与监管体系 - 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共享 [1] - 实行用水权交易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日常监管 [1] 组织实施要求 - 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作 [2] - 国家用水权交易平台需做好服务保障 [2] - 将用水权交易作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重要举措 [2]
乌海“法治+诚信”双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内蒙古日报· 2025-06-14 08:56
法治+诚信融合发展模式 - 乌海市创新推出"法治+诚信"融合发展模式 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以信用激励优化营商环境 [1] - "电能通"贷款产品以企业信用记录为核心依据 实现1.4亿元专项贷款受托支付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1] - 信用挂钩金融产品体系持续扩容 包括"水权贷"等创新工具 形成守信受益的市场导向机制 [1] 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 全市6万余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入四级信用评价体系(A/B/C/D) 评价结果每日动态更新 [2] - "信易贷"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0家 发布85个金融产品 实现28亿元线上授信 覆盖7014家认证企业 [3] - 建立752个部门信用查询账号 对黑名单企业实施招投标限制 同步完成2147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 [3] 司法保障机制 - 检察机关开展"两项监督"规范执法 法院执结406件涉企案件 执行到位2.34亿元资金 [4] - 涉企民商事专业化法庭使纠纷上诉率下降13.7% 通过45场法治体检活动审查60份企业合同 [4] - 公安机关累计发布19期执法巡查通报 保持重点执法环节零超期 [4] 政务诚信创新实践 - 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实行"一案一复盘" 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维持100% 下发91份应诉提示函 [5] - "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将审批时限压缩93% 累计办理9162件 归集2.2万条行政公示信息 [5] - 政府合同备案机制审核46份合同 消除170个法律风险点 实现全流程监管 [5]
中办、国办发文定调后,水利部积极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新京报· 2025-06-13 16:11
黄河流域用水权交易制度推进 -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目标在2-3年内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1] - 中国水权交易所成立以来累计成交2.8万单,交易水量超60.5亿立方米,显示用水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1] 跨省区用水权交易机制 - 明确以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及调水工程批复文件作为各省区用水权利边界 [2] - 鼓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或授权单位对结余、预留水量开展省际间交易,支持同一调水年度内结余水量的交易 [2] - 取用水量超标的地区需通过交易满足新增需求,应急调度除外 [2] 交易规范与生态保护 - 下游向上游转让用水权需分段实施且限于同一河段,交易前须经生态环境影响论证并获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 [3] - 对取用水户从严核定许可水量,支持其通过节水措施有偿转让取水权,鼓励地方政府回购节余水量用于跨省交易 [3] 监管与市场建设 - 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共享,避免交易制度成为"空中楼阁" [4] - 建立用水权交易负面清单,禁止向水资源超载区域、政策限制类项目及失信主体交易 [4] - 严格管控向外流域转让用水权及新增引黄灌溉用水量,符合《黄河保护法》要求 [4] - 重点监管交易水量真实性、程序合规性及负面清单情形,对违规行为纳入信用评价 [5]
工商银行百色分行成功办理百色市首例取水权不动产权融资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0 20:13
工商银行百色分行创新融资案例 - 工商银行百色分行成功落地百色市首例取水权不动产权融资业务 为靖西古龙泉天然山泉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万元 [1] - 该业务以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作为抵押物 属新型融资担保方式 为轻资产或特定行业企业解决传统抵押物不足问题 [1] - 案例标志着公司在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开辟了合法取水权企业的新融资渠道 [1] 业务落地过程 - 公司组建专业团队研究法规并评估取水权价值 与靖西市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等政府部门协同梳理操作流程 [2] - 从企业申请到贷款发放全程仅用1个工作日 高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2] - 专职客户经理全程服务 需求对接、资料收集、流程上报等环节紧密衔接 [2] 绿色金融价值转化 - 案例成功激活"水权"金融属性 体现绿色金融在推动水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2] - 工商银行百色分行未来将深化政银企合作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以支持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多地推进用水权改革——变水资源为水资产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8
用水权改革核心观点 - 用水权改革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举措 [1] - 水资源正逐步变为水资产,通过初始分配、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和监管完善取得积极进展 [1] - 改革不仅是节水问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需持续推进高效节水工程和再生水利用 [3] 区域实践案例 宁夏吴忠市 - 通过滴灌技术推广使石家窑村亩均用水量从600立方米降至240立方米,节水超300立方米 [2] - 利通区建成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用水精准管理至每一立方米,并引入宁夏水发集团推进"投融建管服"一体化 [2] - 目标将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强制配置工业园区再生水置换新鲜水资源 [3] 甘肃省 - 黄羊河农工商集团通过跨区域用水权交易解决48.04万立方米地下水需求 [4] - 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实现张掖抽水蓄能电站线上交易零突破,完成6.05万个取水口信息比对和5.7万个计量建档 [4] - 2023年全省用水权交易超900单,协调解决省列重大项目68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 [5] - 民乐县园区水务公司以取水权质押获兰州银行500万元贷款,系省内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 [7] 河北省 - 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1632单,交易金额6377.13万元,激活3亿多立方米水资源流转 [6] - 元氏县农户刘树芬通过节水灌溉交易3992立方米取水权获400元收入,县供水公司借此扩大再生产 [8] - 入选全国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2024年交易水量128万立方米,金额13万元 [8] 创新机制与成效 - 甘肃以疏勒河流域确权试点为突破口,制定16项改革任务并启动分类试点 [5] - 河北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水权流转机制,计划打通跨行业流转通道 [8] - 各地探索用水权收储、水权贷等模式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 [7]